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9,(2):43-43
问:徐大妈和丈夫在32年前收养了还在襁褓中的刘某,但是在10年前,刘某知道了自己的养子身份,总是询问自己的出身情况,与徐大妈老两口发生争执。徐大妈看见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儿子与自己形如仇人,一怒之下,与刘某解除了收养关系。现在,老两口年岁已高,生活困苦,又无其他子女赡养,需要刘某尽赡养义务,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徐大妈想问,刘某是否应该对他们老两口尽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年》2008,(1):50-50
问:2007年6月,刘某在摆地摊时,捡到郑某的钱包。刘某打开钱包查看后发现内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各种银行卡,并且建设银行卡的背面写有密码。刘某随即持卡到附近自动取款机处,提取现金共计人民币5500元。请问,刘某构成盗窃罪还是诈骗罪?  相似文献   

3.
余军 《工友》2009,(11):23-23
案例回放:刘某于2007年7月20日到湖北某汽车销售公司工作,在售后服务部任机修工。其每月工资为1400元。双方没有签定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刘某办理各项社会保险。2009年1月23日,刘某以单位拖欠工资、未办理社会保险为由,向单位提出书面辞职申请。2009年2月,刘某向湖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4.
工友 《工友》2009,(9):45-45
《工友》编辑部: 刘某因涉嫌一起团伙诈骗案,被拘留。十天后,公安机关调查后证实,刘某跟这起团伙诈骗案没有任何关系,是举报人误将刘某指认成了犯罪嫌疑人,于是,公安机关作出将刘某释放的决定。刘某回到公司上班后发现,这个月发给他的工资比以前少了,经向人事部询问得知,公司将他被拘留的十天算作了旷工,因此扣发了十天的工资。于是,刘某找到经理要求公司不能记他旷工,被要求支付其被拘留期间的工资。请问公司是否应支付刘某被错误拘留期间的工资?  相似文献   

5.
于郡 《工友》2011,(10):29-29
案例回放:刘某于1996年开始到某设计院从事保洁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6年,设计院将院内保洁等后勤服务人员转为劳务派遣,刘某于当年9月1日与某劳务派遣中心签订了有效期截至2010年8月底的劳动合同,刘某继续在设计院工作。2010年5月底,设计院认为某劳务派遣中心与刘某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决定不再继续聘用刘某。某劳务派遣中心于2010年6月初向刘某送达了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某劳务派遣中心支付刘某工资至2010年5月底。  相似文献   

6.
开宇 《工友》2010,(4):36-36
案例回放:刘某是某公司的财务总监,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内,刘某又在其他公司找了一份兼职财务工作,每月只要请两天假去兼职单位工作,就可以得到一笔额外收入。刘某兼职一事很快被公司的人事经理黄某知道了,黄某认为:公司对刘某委以重任,并支付其高额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14,(3):55-55
案例: 刘某于2009年9月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2010年10月该公司提前与刘某解除劳动合同。理由为,刘某未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与考勤规则履行正当的请假手续,仅经副总经理批准即回家倒休。依据公司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工友》2009,(7):43-43
《工友》编辑部: 从2007年起,我与村里的其他农民工跟随包工头刘某外出从事水电安装,刘某没有工程承包资质,但却通过关系从总承包公司那里承建了某大楼水电安装工程,2008年刘某仅仅付给我们部分工资,还有部分工资至今未付。我们多次找他索要,他却说没有钱。请问,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找总承包公司索要刘某拖欠的工资?  相似文献   

9.
罗君 《工友》2014,(3):28
正案例回放:刘某系甲公司装卸车队队长,2010年9月10日,由于甲公司仓库传送带的电机出故障,刘某在甲公司仓库传送带的电机上安装三角带时,右手拇指末节指骨被三角带挤断。2011年5月7日刘某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刘某的工作职责是装卸物料和产品,甲公司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生产组机器发生故障的,必须由修理组专业人员修理。另查明,在实践中装卸队的机器出现故障时,由于修理人员短缺不能及时到位,往往是由装卸工人自己先行简易处理,为此,甲公司给装卸队配备了必要的维修工具。对于刘某能否认定为工伤,出现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基本情况:申诉人:刘某,男被诉人:某学校案情简介:刘某原系某甲中学数学教师,双方签订了自2000年1月13日至2006年1月12日的聘用合同,月工资3700元。2004年2月,某区教委作出关于某甲中学合并到某乙中学的决定。某甲中学于2004年7月起开始进行善后工作,该校按每月3700元的标准向刘某支付工资至当年8月底。2004年9月,某乙中学与刘某签订了外聘教师岗位聘任协议书,协议有效期为200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8,(7):49-49
问:张某将一件皮衣送到刘某的洗衣店做清洁护理,交了100元洗衣费,可没想到,3天后自己送去的黑皮衣变成了“花衣”。张某认为洗涤后的皮衣发皱、色花、外观变形,已经无法穿着。因双方未能协商解决,张桌到消协投诉,并由消协委托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进行检测,结论为:该件上衣未按洗涤标识进行洗涤,洗涤工艺不当造成衣物目前状况,洗涤后未做后整理工艺。可刘桌却说,张桌单方进行鉴定,即使告到法院,法院也不认可鉴定结论。请问,他说的对吗?  相似文献   

12.
罗君 《工友》2014,(3):28-28
本人认为,刘某所受伤害应认定为工伤。首先,基于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本案中刘某在甲公司仓库传送带的电机上安装三角带时右手拇指末节指骨受伤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这两项要素。刘某从事的劳动虽然与其岗位职责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同样属于甲公司正常生产工作的一部分,且从甲公司给装卸队配备了必要的维修工具来看,刘某的维修工作可以认定为得到了公司的默许,故是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属于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11,(5):24-24
《工友》编辑部:去年8月,我公司招聘了一名设计师刘某,当我们要求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时,刘某拿走了劳动合同样本说回家商量后再签。时间久了,刘某没有提及、我们也忘记了签订劳动合同的事。今年1月,刘某因不满其主管的工作安排向公司提出辞职,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13,(8):41-42
问:2005年,王某想在北京购买一套住房,因经济能力有限,刚好朋友介绍有一处承租公房,价格比产权房便宜,但房管所表示承租公房只能转让给北京市户口的居民。王某想到有一位远房表姑是北京市户口,王某便去拜访表姑,表始刘某答应王某先用自己的名字购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5,(2):57
案例:应届毕业生刘某201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期限自2011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的劳动合同。2014年,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由于三年内刘某从未休过年休假,公司也没有支付相应的工资,刘某提出公司应当予以补发。在要求遭到拒绝后,刘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每年5天三年共计15天年休假的200%工资。仲裁裁决支持了刘某的请求,公司不服,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刘某最多只有9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9,(7)
《工友》编辑部:从2007年起,我与村里的其他农民工跟随包工头刘某外出从事水电安装,刘某没有工程承包资质,但却通过关系从总承包公司那里承建了某大楼水电安装工程,2008年刘某仅仅付给我们部分工资,还有部分工资至今未付。我  相似文献   

17.
【案情】1997年11月20日,哈尔滨市A证券营业部职工刘某、郑某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A证券营业部恢复其原工作,或解除劳动关系,并依法支付申诉人经济补偿金、奖金以及交纳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经查,申诉人刘某、郑某原系该市某信托公司第二证...  相似文献   

18.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20,(3):45-45
在家加班突发疾病死亡,能视同工伤吗?案例:刘某在A公司担任销售总监,加班熬夜是刘某的日常工作状态。为了让公司的产品销售业绩再创佳绩,刘某和他的团队成员在半年前就开始讨论、制定各种营销方案。去年10月15日下午3点多,刘某感觉身体不适,便请假回家休息,并通知其部门员工,原本下午5点在公司会议室的会议改为他在家中和他们召开视频会议。  相似文献   

19.
赵国民 《工友》2006,(7):30-30
十堰,某国企出售,民营。原总经理受聘。因只知“秦时”而无论“魏晋”,遂与“资本”相克,遭解雇。为释疑惑——十堰顺利制造公司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是为襄渝铁路、第二汽车制造厂加工一些五金配件和为农民加工耗具。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东风汽车公司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资产过千万元。然而,近期公司发生的董事会解除总经理刘某劳动关系的事件,使原本平静的企业波澜起伏。刘某16岁来到该企业,从工人干到副总经理、总经理。上世纪90年代刘某任企业副经理时,与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虽然后来当了总经理,工…  相似文献   

20.
莫华 《农村青年》2008,(2):50-53
广西桂林一家物业公司的保安刘发龙,勇斗抢劫储户的歹徒壮烈牺牲。他的义举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向他的家人捐款近30万元。正当人们为英雄的家属生活有了保障而欣慰时,心又提了起来。因为英雄的家属之间为这笔巨款产生了纠纷。为此,英雄的母亲将她的儿媳黄荣珍告上法庭。 2007年9月7日,这起特殊的官司在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黄荣珍给付原告刘发龙的母亲刘某69634.33元,并在判决生效10天内,向原告刘某公布所有捐赠款的数额和人员名单。 这场纠纷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这笔善款该如何分?如何避免这类让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九泉之下寒心的纷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