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洋 《南风窗》2010,(15):68-71
泡沫破裂是否就是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真正原因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泡沫的形成和破裂都属于短期宏观波动范畴,很难想象它们可以解释日本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20年的停滞。我们必须从长期因素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全球金融危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期性金融危机的延伸,其结构性原因是全球货币流动性的过剩和泛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浮动汇率制下的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机制。21世纪以来,发达经济体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制度的过度创新,大大促进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球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可能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产市场的价格泡沫,但资产泡沫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出现流动性黑洞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崩溃,导致经济衰退。中国可根据全球流动性过剩与国际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防范未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3.
袁剑 《南风窗》2007,(16):60-62
中国与日本等东亚经济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在泡沫开始腾升的时候,中国正在经历严重的贫富悬殊。而反观日本等经济体,彼时却是公平分配方面的模范生。虽然一样是泡沫,但泡沫崩溃之后的结果却可能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1.世界经济现状 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开始发生了地壳式的变动,即欧美经济的停滞与亚洲经济的隆起。 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在2001年1月达到最高值之后,其泡沫开始崩溃,世界股票同时开始下跌,IT不景气深深笼罩着世界,世界贸易减少,阿根廷不履行债务引起了中南美的经济危机,国  相似文献   

5.
王小广 《南风窗》2010,(16):76-78
支撑房地产泡沫的因素仍然十分强大,调控政策如果不坚持的话将会前功尽弃,而且会导致报复性上涨,最终导致灾难性后果。房地产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将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抑制作用甚至使中国遭遇日本式泡沫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郎咸平 《法制博览》2011,(12):34-34
最近你们看到了吧,到处都是泡沫,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如今,物价也存在太多的泡沫。  相似文献   

7.
解开央行货币政策的“手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 《南风窗》2007,(19):65-67
由于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注意力的中心应放在如何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上,汇率政策应服从抑制通货膨胀这个中心目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汇率稳定。而中央银行不得不不断干预外汇市场、以至无法放手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局面,需要尽快结束。  相似文献   

8.
媒体     
《南风窗》2008,(2):7-7
中国股市为何不影响中国经济?2007年10月创下高点时,中国股市比2005年低谷时上涨整整5倍。亚洲历史上,只有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股市曾有过类似的表现,其中台湾有过大盘在两年内暴涨600%的记录。在如此疯狂的涨势和明显的投机气氛下,任何理性的分析师都会认为,中国股市充斥着泡沫,而且这个大泡沫必  相似文献   

9.
股票泡沫帮助制造了其他泡沫,特别显著的是房地产市场和消费支出泡沫。泡沫的继续存在对经济扩张的持续构成威胁。很有理由相信地产和消费泡沫不久就会破灭。如果是那样,美国在未来几年  相似文献   

10.
陈淮子 《南风窗》2010,(17):68-69
不是危言耸听,日本经济由盛而衰,从腾飞年代到泡沫破灭再到滞胀这几十年的历史会不会在中国重演,至少是经济学界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人·声     
《南风窗》2007,(21):18-18
如果股市下跌一半,中国家庭会损失相当于GDP20%的账面财富,与美国股市下跌15%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差不多。——经济学家谢国忠称,中国资产泡沫的破裂对经济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幸运地避开了金融风暴,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没有金融泡沫。不必讳言,近几年由房地产、股票过热产生的经济泡沫中,最大的一个泡沫无疑在广东。不过,务实的广东有勇气来面对现实,有气魄来与中央联手挤泡沫。5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南下广东,中国金融人士的目光在此聚焦……  相似文献   

13.
读者     
《南风窗》2008,(22):10-10
楼市泡沫必须挤干净(2008年第21期《阵痛中的民生突围》)美国金融危机的总祸根是高房价,是房地产泡沫。中国必须汲取美国的沉痛教训,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中。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是"纸里包火"、"打止痛针"的观点。即:拿中国经济、银行、百姓做"人质",抛出房价下跌经济滑坡论、银行先死论、百姓负资产论、农民工失业论等,要挟政府救助房地产,目的在于维护高房价,维护自己的暴利,根本不考虑造成金融风险的后患。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结成强势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14.
陈和午 《南风窗》2013,(23):66-69
不管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态度的迥异,还是投资依赖症的难题,以及楼市泡沫、产能过剩、影子银行、地方债务等风险,无不指向中国经济背后的深层问题,也即体制改革。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反弹至7.8%,这使得中国政府完成全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几乎无忧,至少从数字上看起来是如此。10月汇丰中国制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在进行汇率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泡沫,其中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最为突出。当今中国大陆的资产泡沫也正逐渐扩大,两者之间的态势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研究台湾处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资产泡沫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相当的现实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和午 《南风窗》2010,(25):66-68
流动性"洪水滔天"和物价四处冒泡沸腾,中国进入防热钱、防泡沫、防通胀的新时期。国内现有的监管体系能否真正有效阻挡住热钱快进快出的脚步尚难乐观。中国面临一场严峻的高通胀挑战。  相似文献   

17.
祁京梅 《南风窗》2008,(23):77-78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短期不景气,其实质是在房地产泡沫的制造过程中阶段性受阻。此时如果政府在金融、信贷等方面放手进行所谓的"救助",那就意味着支持房地产业可以继续吹大泡沫。  相似文献   

18.
中央高层领导最近一直在苦口婆心提醒各地房地产泡沫问题。仔细分析房地产开发商的赚钱之道,你会发现,房地产泡沫实际上是连环三次给吹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叶檀 《南风窗》2007,(11):64-65
李扬直言,“中国公司债市场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股市的红火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和钱包,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于资产价格是否过热,中国经济是否会重蹈日本与泰国等国资产泡沫崩溃覆辙。在这样的追问中,  相似文献   

20.
妙招     
肥皂可减少洗衣机里的泡沫洗衣粉去污能力强,但有时泡沫太多令人发愁。其实,只要在放洗衣粉时,将少量肥皂碎屑一起放进洗衣机内,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