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反腐败论》是一部系统探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学术理论专著。田心铭教授主编的这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于今年3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立足于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研究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全书按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腐败,讨论腐败的特征和实质,提出了腐败的定义,着重论述了腐败的根源。第二部分论反腐败,阐述了反腐败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性质和基本思路,并分别论述了反腐败的思想教育、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反腐败史论,阐述了中国共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中国反腐败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有三种:寻租腐败论、现代化腐败论和马克思 主义反腐败理论。前二者具有独到的解释功能,但是,寻租腐败论混淆了我国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区别、社 会主义条件下的政府人与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人的区别,亨廷顿的腐败根源论不科学、其"腐败有益论"对我 国反腐研究更没有解释力,因而,寻租腐败论与现代化腐败论都不能成为我国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只有马克 思主义,才能成为我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腐败及反腐败问题研讨综述宋觉在人类社会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中除了那些亡朝末代外,反腐败的正气始终是压倒了邪气的,腐败难治、但并非不可治。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见诸报刊的研究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的撰文越来越多。现将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疏缕综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理论面面观(上)张仲华腐败与反腐败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四大以来,不少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撰文,对腐败的概念、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反腐败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思路。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一、关于腐败...  相似文献   

5.
吕海春 《河北党风》2003,(11):36-36
开展反腐败工作,普遍的观点和通常的做法是:开展思想教育,构筑牢固的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堵塞可能产生腐败的各种漏洞;严惩腐败,震慑腐败分子。从“不想腐败”到“不能腐败”,再到“不敢腐败”,应该说,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反腐败工作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文丽 《奋斗》2001,(12):26-26
正确认识腐败的本质与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性质,是科学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健康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理论前提。因为,只有弄清腐败的本质与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性质,才能使人们正确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源并科学地制定反腐败斗争的方针,原则与战略,不断提高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域外     
《廉政瞭望》2010,(18):9-9
国际反腐败学院正式成立 国际反腐败学院9月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立。学院将通过提供反腐败教育和专业培训、进行和促进对腐败的学术研究、提供打击腐败其他相关形式的技术援助、促进打击腐败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网络建设,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8.
中国反腐败的五个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反腐败斗争呈现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五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从总体上说,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反腐败方式,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质的飞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是腐败的滋生、蔓延期,九十年代是腐败泛滥的高峰期。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反腐败斗争对执政党来说属于一个全新的课题,所以,此时的反腐败斗争方式只能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比较被动,防御性强,因而腐败的“出生率”大于腐败的“死亡率”。十六大后,我们摸索出一套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还…  相似文献   

9.
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切实提高对反腐败斗争的理性认识:一方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增强斗争的信心;另一方面,要从腐败产生的条件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从腐败发展的趋势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从执政环境的变化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相应的心理预期,增强人们对反腐败斗争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查处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数额越来越大,其犯罪手段和情节越来越让人震惊。这一方面昭示了我们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显示了我们反腐败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今后一段时间腐败的严重性和反腐败的艰巨性。如何根治腐败这块毒瘤?我们认...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 ;依法治国是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依据我国国情建立和健全反腐倡廉体系 ,确定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战略 ,制定多管齐下有效防治的系统对策 ,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才能真正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四个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包括以改革精神推进制度建设,以创新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建立健全惩防并举反腐机制,更加有效地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新步伐;以思想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契机,重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3.
行政伦理在规范行政人员行为方面具有规范约束、教育导向、激励调节等独特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腐败。当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从行政伦理视角来看主要表现为:行政个体存在伦理矛盾,行政伦理监督不到位,行政伦理制度化滞后。要想使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切实取得实效,一要加强行政人员廉政教育,使其不愿腐败;二要完善对行政人员的伦理监督,使其不能腐败;三要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建设,使行政人员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14.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晋城市近年来惩防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防范重点突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监督制约形成机制,改革推动坚定有力,纠风矫正成效明显,惩治追究形成合力,科技防腐积极探索。但惩防体系建设目前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单一,失之于“弱”,制度落实执行难度大,失之于“虚”,监督渠道不畅缺乏手段,失之于“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突出,失之于“律”。为进一步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必须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增强教育效果;加强制度执行力,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和完善监督体制,拓宽监督渠道;继续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网络反腐。  相似文献   

15.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反腐败大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校腐败案件频繁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加强高校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性。当前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思想认识缺乏全面性、施教主体缺乏协同性、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新闻发布、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高校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是对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 ,也为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找准源头 ,抓住重点 ,就要加大对人权、财权、事权的改革步伐 ,就要大力推行“事务公开”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委统一领导与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等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当前,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从抓思想教育入手,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二是从完善监督机制入手,营造廉洁自律的“小环境”;三是从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入手,自觉塑造廉洁勤政的领导干部形象。  相似文献   

19.
目前 ,腐败问题是令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要彻底惩治腐败必须充分依靠群众 ,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为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 ,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群众的参与热情 ,以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反腐败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反腐败思想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腐败现象长期斗争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对于腐败的现象、本质与成因有深刻认识,指出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强调标本兼治,提出了以教育为基础、以法制为保证、以监督为关键、以改革为出路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