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社研究》1982年第4期刊登了徐维尧《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吗?》一文(以下简称徐文)。文中提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观点,即二三等帝国主义的反霸斗争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徐文说,“二三等帝国主义国家也开展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这给民族解放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接着,徐文论述了卷入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二种类型:一种是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现在取得民族独立的一大批民族主义国家;另一种是已经衰落了的二三等帝国主义国家。徐文并把“欧洲共同体同第三世界的各种国际组织相提并论。对于这些看法,我是不能同意的。首先,我们通常说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有特定范围和特定内容的,具体地说,民族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2.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所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后,民族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必将进而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第一节民族民主革命的地位和作用民族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近代殖民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是近代民族压迫的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文明正是建筑在对殖民地附属国的掠夺和奴役上的。到了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产阶  相似文献   

3.
宪法1982年第1条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规定,与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它根据我国国情,用“人民”代替“无产阶级”,极大地拓展了国家政权主体的范围,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尚未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其社会成员的现实状况。尤其是它改变了“无产阶级专政”中只提到“专政”一词的情况,在“专政”前面加了“民主”,使“民主专政”并列,这在当时对结束文革时期的“大民主”状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和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笔者认为,我们应进一步思考“专政”和“…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李维汉同志提出来的。1979年3月16日,李维汉在中央统战部召开的统战系统干部大会上说:“统战工作,包括民族、宗教工作是一门科学……”根据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的定义,统一战线无疑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二、自有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就有统一战线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某君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了弄明白什么叫“社会主义革命”,他翻阅了不少辞典,摘录两段如下: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逐步消  相似文献   

6.
(一) 毛泽东同志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曾经指出: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①这里所说的“觉悟”就是指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革命问题。眼光远大,思想进步的革命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中,起了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而外,尚有55个少数民族。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既不同于拉美及欧洲一部分被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国家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有别于帝俄国家列宁、斯大林所领导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是发生在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生在一个受许多帝国主义争夺、侵略和奴役的具有众多民族的东方大国里。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相似文献   

8.
列宁开拓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两种策略》,确立了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原则,但对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却语焉不详,反映了民粹主义的某些痕迹.而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现了民粹主义的许多理想.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回答了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和策略,摆脱了民粹主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党的阶级基础,准确的提法应该是“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但是,我们还经常从一些理论文章和政治教科书中看到另一种提法:“我们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 首先,与《党章》规定不符。《党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的历史大变动时期。人类历史进入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以来,本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战争的浩劫。帝国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冲突,造成了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欧亚等十几个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汹涌澎湃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冲跨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世界巍然崛起。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潮流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产生了两个显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大家对这样一个命題,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理论,从未发生过疑问,并把这一理论视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著名公式;直到帝国主义时代,这个公式才由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新公式所代替。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并沒有从理论上形成一个“同时胜利”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一些文章就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其中有的文章对长期流行于我国理论界的一个传统观点,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命题提出了质疑。可是,这些文章没有联系马恩的世界革命理论,只是孤立地去谈“发生”和“胜利”的问题,把问题局限于“同时发生”、“同时胜利”,还是“单独发生”、“一国胜利”。这就不仅使问题无法搞清楚,甚至会出现某些混乱。因此,阐明马恩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设想,即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06,(4):59-59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的世界谁怕谁。”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号角吹响了。这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于1990年10月10日至10月14日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了为期5天的学术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南开大学、东北师大、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共43位。其中有老一辈专家,也有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青年史学工作者。大家济济一堂,互相切磋、畅所欲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世界近代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大家一致认为,民族问题在整个世界近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普遍性,不仅包括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也是欧洲北美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5.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打破了社会形态由一种剥削代替另一种剥削的延续更替,建立了世界上首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与格局。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用血的教训,证实了背离马克思主义,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悲惨结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充分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纵览十月革命至今一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历程,就是要总结经验教训,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为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推进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质疑了学术界惯用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提法,认定这是国内占主流性的“唯科学主义”思潮所致,并提出了“社会学科”和“人文精神”的提法,对两类提法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随着这一胜利,在非洲的思想家和非洲人民面前,出现了一个迫切需要回答并实际解决的问题,即选择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道路问题。非洲各独立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条件虽然各不相同,但是要求独立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的目标是一致的。非洲人民普遍厌弃资本主义,认为它是一种“源于殖民主义的政体”;他们向往社会主义,确信社会主义才是非洲“赖以摆脱贫穷和殖民主义经济的唯一道路”。因此,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来,已经有一系列国家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口号,宣布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种思想意识,“社会主义”在非洲正处于复杂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之中。有关“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流派纷纭,千差万别。本文仅就“非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流派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的世界谁怕谁。”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号角吹响了。这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1979年3月,法共召开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法共总书记乔治·马歇在其政治报告中,建议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提法代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作为党的理论依据。马歇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一套完善的学说;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国家都无需进行重大的变动而能运用的戒律。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又经过一些卓越的革命家。首先是列宁已经总结出其主要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无论在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世界政治“风云突变”,昔日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走上了现代国家之路。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开始赢得了第三世界的称号。第三世界发展前途何在,既成为东西方政治家注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