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 《前线》2023,(11):66-69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平台优势,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加速构建现代化航空城,在重点项目、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紧抓大兴国际机场这个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赋予的极好机遇,围绕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打造重点协作平台,发挥提升首都功能和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毕娟  王鹏 《前线》2022,(6):62-64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京津冀在数字经济生态、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存储处理、数据内容开发、数据加工挖掘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为核心,天津、河北双轮助推的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格局。通过强化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共建共享新型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合力打造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3.
宣宇  王月红 《前线》2023,(2):66-68
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综合引领—特色开拓—潜力提升”梯次发展格局,数字梯度明显、互补性强,三地在技术创新、场景开发及规模应用上具有明显协同优势。基于数字经济梯度发展特点和各自比较优势,强化互补性创新,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文旅、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赋能“双碳”治理五大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数字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京津冀在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潘鹏  张贵祥 《前线》2017,(4):60-66
公路运输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掌握着地方经济的命脉,对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京津冀地区由于环绕北京、天津两座中心城市,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京津冀地区道路的发展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路建设对于京津冀地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崛起都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小溪 《前线》2022,(2):64-66
投资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带动经济结构调整、驱动技术进步、刺激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研究京津冀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通过投资引导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探索和新实践。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严谨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体现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借鉴了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明确其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春市临空经济作为长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推动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意义深远。释放长春航空、高铁、公路的区位优势,制定和实施临空经济产业集聚战略,应重点突破临空主导产业,打造新兴高端产业群;积极培育临空特色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临空经济可持续发展,把长春市打造成东北亚区域现代化航空城。  相似文献   

8.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展却十分缓慢。本文将对其原因及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现状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唐少清 《前线》2014,(6):55-57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关注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指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刻理解北京的"舍"与"得",提高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深刻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涵京津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具有较强的二元经济特征,京津强烈的"空吸"作用和较差的辐射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撑能力,反映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需求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承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共同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生态承载力的不断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表明,从2001年到201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在不断恶化。为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三地合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1.
赵继敏 《前线》2023,(6):71-74
新时代以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高水平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在承接疏解、改革创新、经济动能培育和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副中心着力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和数字经济转型三大战略机遇,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向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以及张家湾、台湖、宋庄等特色小镇集聚,引领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军  李晔 《世纪桥》2009,(7):76-78
目前河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加强交通和电信等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密切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参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更好地开发沿海地区和更有效地吸引外资。  相似文献   

13.
武义青  姚连宵 《前线》2023,(4):61-64
衡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虑。从经济增长的源泉看,既源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也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把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抓手,引导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范资本运营、提高资本产出率,以数字技术赋能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临空经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临空指向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大城市加强与全球经济联系的必然趋势。湖北发展临空经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质量,是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机遇、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特别是对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尽快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三地的命运,正史无前例地紧密联系在一起。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强调,京津冀“完全能够相互融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随后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三地的代表委员纷纷围绕协同发展建言献策,相关话题占据主流媒体重要版面;3月下旬,中央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重要文件,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并列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确立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7):9-9
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不断破解难题,推动海港空港实现更大发展,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要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相互借重、整合对接多式联运,实现空铁、空陆、海空、铁水等联运一体化,吸引各类资源要素聚集;加强铁路规划,扩大运力安排,打通港口直通西北部的重要货运通道;推进机场地下交通中心建设,实现多种方式“零换乘”,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异地城市候机楼,延伸机场服务,增强服务辐射能力。二要加快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姚永玲 《前线》2022,(6):59-61
建设首都都市圈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核心任务。建设首都都市圈,可以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共同构建多中心复合型都市区,缩小地区差距,避免“三区四地”分割的客观制约,强化首都“四个中心”功能,为解决核心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有效方案。以小空间谋大格局,打破现有行政界限构建京津冀协同大构架;以“三圈”推动“一圈”,产城融合渐进式推动京津冀协同;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建设开放式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相似文献   

18.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展却十分缓慢。本文将对其原因及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现状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祝尔娟  ;杜梅萍 《前线》2008,(9):37-39
目前,京津冀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北京奥运使首都经济发展走上快速车道: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使天津发展如虎添翼;国家对河北曹妃甸港的建设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曹妃甸港的启动也为河北的发展构筑了巨大引擎。为在更高层面上认识和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我们以如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题,采访了多年从事京津冀发展理论和战略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下面将专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依托“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产生并成长,是北京市“两区”建设的重要片区。作为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核心平台,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以党建赋能,做好港城一体设计、产业促进和人才发展三篇文章,从高标准完成“保大兴机场通航”到临空区经济建设工作任务,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临空区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