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公安队伍中一些人利欲熏心、权欲膨胀、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尤其是有的名为“治乱”实为“乱治”,败坏了公安队伍形象,以致成为一些地方治安状况不好的重要原因。乱治的根源,一是私欲作祟;二是管理不严;三是部分民警素质不高、法律知识欠缺;四是监督不力;五是体制不顺;六是后勤保障不力。反对乱治,坚持法治,必须抓好依法治警,全面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柯桥老街     
金雪泉 《今日浙江》2010,(13):60-60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不会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浙江绍兴柯桥,这座高楼耸立、人流如潮的商贸之城,柯桥老街却完好地保存着历史的风貌。青石街面,粉墙黛瓦;倒影小桥,枕河人家;河埠乌篷,石阶雨廊……  相似文献   

3.
依托得天独厚的纺织产业集群优势和长三角区位优势,由纺博会裂变而成的柯桥会展业,短短十几年问从冠名“国际”到晋升国家级展会,从全年一个展到一月两个展,从展地办展到销地办展、“非地”办展,凸现着强烈的“全城效应”.柯桥也由此大踏步地迈向了“会展之城”。  相似文献   

4.
绍兴柯桥是一个高度动态、开放地区,外来人员犯罪已成为左右柯桥治安局势的最主要因素,犯罪向柯桥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以"两抢"为主要形式的动态型街面犯罪不断增多,犯罪成员的区域性特征比较突出,一些犯罪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从柯桥地区社会治安和犯罪活动的实际出发,从战略层面考虑,构建动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须坚持和贯彻"打防控"一体化原则、立足社区原则、以动制动原则、科技强防原则、依靠群众原则,并从社会治安预警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网格化"巡逻机制、警务协作机制、市场调节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柯桥曾被列为全国17个“毒品问题严重地区”之一 ,也是最早摘掉“毒品问题严重地区”帽子的4个地区之一。柯桥地区的毒品违法犯罪 ,总体上呈现起伏波动中发展变化的态势和“两头在外 ,零包为主 ,分销严重 ,区域性强”的特点 ,且以1999年7月为界线 ,明显区分为重点整治之前和重点整治以后两个阶段。特别是重点整治以后 ,柯桥地区的毒品违法犯罪在主体、组织结构、活动方式、活动区域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必须引起我们的严密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完善城市预防犯罪机制的起点在于在已有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完善城市预防犯罪机制的决定性因素或曰要素,抓住了这些要素就抓住了城市预防犯罪的基本点,从而也就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将《孙子兵法》中关于“道、天、地、将、法”五大要素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分析当今的刑事犯罪斗争情势或曰治安情势,更为接近而且具有概括力。一曰“道”,这是哲理要素,这里明确了预防犯罪的三个基本点:根植于群众;把握规律性走向;发展“内功”。二曰“天”,这是时间要素,包含了顺应时机适时地防范和打击犯罪;延伸时间跨度对治安形势作中长期推估和预测;造势等内容。三曰“地”,即空间要素,包括:犯罪高发点、高发区的具体环境位置;城市的总体环境结构;犯罪的地域分布特点。四曰“将”,指领导要素,可延伸为队伍素质。三曰“法”,即法制要素,就是依据依法治国方略加强政法工作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7):4-5
近日,省委召开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对全省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全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同时结合江苏实际,提高解决“四风”问题的针对性,突出抓好“四查四治”:一查宗旨意识牢不牢,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之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查工作作风实不实,治急功近利、不负责任之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三查精神状态振不振,治睛懒满散、贪图享乐之病,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四查廉洁自律严不严,治挥霍奢靡、铺张浪费之病,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有效防治有组织犯罪,要针对性地施策。一要强化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责任意识,坚持“严打”,注重策略的运用;二要加强反腐蚀措施,铲除有组织犯罪的保护伞;三要制订专门惩处有组织犯罪的法规条例,建立证人保护机制;四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让黑社会势力无处藏身;五要加强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汉正街以其市场的繁荣号称“天下第一街”,人民日报曾于1982年8月28日发表专题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使汉正街成为商品市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浙江义乌市,原本是一个小县城,因得市场繁荣之势,兴商建市;柯桥,几年前也不过是个小镇,在市场发展的带动下为绍兴县所在地。而今,义乌、柯桥两大市场呈现产销一体化、营销品牌化、贸易国际化的特征,正建设成为国际性(小商品/纺织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直取全球最大的小  相似文献   

10.
魏明 《公安学刊》2004,(6):79-84
近10年来,柯桥地区外来人口中的犯罪问题、毒品问题、黑恶势力问题、市场秩序问题成为左右和影响绍兴全县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2000年9月,绍兴县城迁址柯桥,通过集中整治和综合治理,柯桥城区的社会治安有了较大改观.近几年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构建市场化县城动态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过程中,绍兴县公安局以防控和打击街面犯罪为重点,全面拓展侦防-体化巡逻机制;以专项行动为抓手,探索建立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以技术防控为新的增长点,加速推进科技强警机制;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着力创新联托运市场和娱乐服务场所现场监管机制;以居住地管理为落脚点,努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月服务机制;以毒品"千人县"整治为契机,大力强化禁毒工作机制;以情报信息引导打防控为理念,不断健全信息警务工作机制,并已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经济热土”绍兴柯桥的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人员大区域流动频繁。本着平安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念,绍兴县公安机关在大力推进情报信息主导打防控体系建设的同时,坚持科技强警、加强专业防控、优化资源配置、争取党政支持,使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和谐社会形态。2005年,柯桥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9.7%,其中“两抢”案件下降33.19%,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使得绍兴柯桥变治安“荒漠”为“绿洲”,当地公安机关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一幕“柯桥现象”。  相似文献   

12.
当前浙江刑事犯罪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高位阶段、交织性、此消彼长、“双流入”、侵财性、职业化、地域性、“四难”等八大特征。对此,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破解科学评估打击工作实绩的问题;二要强化打击,破解打击不够及时有力的问题;三要严密防控工作,破解打不胜打的问题;四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破解外来人员犯罪不断增多的难题;五要深化区域协作,破解联手打击跨区域犯罪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柯桥地区的毒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毒品违法犯罪案件持续上升,涉毒人员迅速蔓延,贩毒活动升级,呈现出集团化、职业化的特点,因毒品而引发的各种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为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禁毒宣传,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加大整治力度,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大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控制住柯桥的毒情;深化综合治理,把各类涉毒活动拒之于门外。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乡警务一体化建设,这是城乡统筹、全面提高“挤压犯罪”工作成效的需要,是补漏填洼、防止因“挤压”引起犯罪向农村转移的需要,是立足长远、切实增强“挤压犯罪”工作可持续性的需要。针对“三个误区”和“一弱一强”现象,在城乡警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挤压犯罪”工作,一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统揽全局的主导优势,推进综合治理格局形成;二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强烈的主体意识,发挥群防群治的威力;三要科学调配公安机关建设城乡警务的主力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体制的根本转换和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暴露出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诱发各种治安问题的因素大量涌现:一是农民利益冲突增多,社会矛盾复杂化;二是农民犯罪诱因增多,刑事犯罪严重化;三是农民人口存量增多,治安隐患多样化。完善防控体系,落实综合治理措施要进一步强化四项机制:一是以预警为内容的灵敏信息机制; 二是以110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三是以打击为主要形式的整治机制;四是以创安活动为载体的管理防范机制。深化农村公安工作改革,建立系统、高效的管理体制,要合理设置机构,变“倒金字塔”为“正金字塔”;改革人事制度,变“铁饭碗”为“双聘制”;实行量化管理指标,变派工式管理为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乡村医生治大病李富根创办了一所专科医院;诊治了一万多名国内外患者;入选“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国特色专科名医”;先后三次接到美国中华医学会、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赴美参会讲学的专函邀请……上述业绩似乎很难与一名乡村医生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却是。...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英国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成果较丰。[加]曼克尔·普莱克先生的《比较青年文化》一书,对英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亚文化特征作了简单概述,对我们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英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亚文化特征,曼克尔·普莱克先生是从四个方面进行概述的:一、社会生态学与工人聚居区的青少年犯罪;二、反学校文化与青少年犯罪的集群性;三、道德恐慌与青少年行为异常;四、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治吏”是韩非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认为臣与主、官与民的利益都是根本对立的 ,君主必须用法律武器惩治贪官、恶官 ,以术和威势来预防官员犯罪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下乡检查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工作中,发现一些村将“依法治村”的形式概括成‘”村民自治’”的内容,他们拿出不少依法治村的章程条款和有关资料,来汇报不规范的村民咱治工作。笔者认为,这是包括某些民政干部在内的乡、村干部对“村民自治”与“依法治村”政策不清、概念模糊的表现。村民自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村民群众依法自己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即:自己的干部自己选,依法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自己的事情自己定,实行民主决策;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进行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开展民主监督。通过开展村民自治的一系…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历史系的著名教授,陈寅恪的治学风格与蒋廷黻所倡导的“三个并重”的清华“新史学”取向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陈寅恪的治史取向和方法特征体现在:具有中西兼综的学术视野和多种语言文字能力,能够广泛使用中外史籍材料和各种语文工具来研治历史,强调史料是治史的基础,反对脱离史实的“微言大义”;既精于考据,又善于会通和综合,主张在史实中求史识,能够在考辨史实的基础上提出通识性见解;既能以哲学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的发展演变,对以社会科学方法治史持肯定态度,同时又强调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反对以西方的理论假说对中国历史作任意解说。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陈寅恪既是清华“新史学”取向的同道者,也是“新史学”方法的践行者,陈寅恪及清华史学共同体的治学取向与方法,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