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 "珍珠港事变"当时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意想不到的,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2月8日上午(夏威夷时间是12月7日),日本飞机轰炸了香港九龙。12月25日,日军终于攻陷香港。党中央  相似文献   

2.
凌德 《廉政瞭望》2014,(2):62-63
2013年12月26日,香港激进团体“香港人优先”在添马舰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外示威时,4人趁站岗军人不备,突然闯入闸内。站岗军人立即上前制止,将闯入者推到闸外,并落下铁栏和关上大闸。但闯入者之一的招显聪却得意洋洋,表示这次只是行动第一波。  相似文献   

3.
吕坪 《广东党史》2005,(3):48-52
“虹虹歌咏团”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3个年代,她也培育了3“代”人:从1939年2月9日成立起到1941年12月25日日军攻占香港止,被人称为抗日战争年代的“虹虹”;从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香港恢复活动起,到1950年被港英当局无理禁止活动止,被人称为解放战争年代的“虹虹”;从1984年6月在广州恢复话动起到现在,被人称为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虹虹”(简称当代“虹虹”)。  相似文献   

4.
凸香港特别打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为董建华。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400名推委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吴光正、杨铁梁、董建华三位行政长官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结果董建华获得320票,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由港人自己来选择最高行政首长,在香港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凸中国海员工人的第一个工会组织——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简称“海员工会’,)1921年3月6日在香港成立。次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英帝国主义压迫的海员大罢工。凸香港总商会(也称“香港…  相似文献   

5.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在重庆、桂林、韶关等地的不少著名文化界、进步人士流亡到香港.同年12月,日木侵略者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向在香港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和广东东江抗日游击队发出紧急指示:"为了保护我国革命文化界的精英,必须不惜牺牲,立即竭尽全力,把围困在香港的文化人秘密抢救出来:"大规模的抢救工作是在1942年1月上旬开始的,到2月下旬,大约两个月时间,成功地抢救出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其家属800余人.其中有茅盾、邹韬奋、胡绳、戈宝权、张友渔、黎  相似文献   

6.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瓦胡岛西岸的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8日9时左右,日本空军开始袭击香港,向九龙的城南道投下第一颗炸弹,接着启德机场、太古船坞、九龙城外均遭轰炸。日军经过18天的攻势,港督杨嘉传于12月25日竖起白旗,亲自渡海到九龙半岛酒店向日军统帅酒井隆中将签字投降,日本即在半岛酒店设立军政府,统理一切。从此,九龙半岛、香港陷入了日寇铁蹄的躁路之下。陷入魔窟的“田治时期”1942年2月ZO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香港为日本占领地,正式设立占领地总督部,酒井隆调离香港,赴太平洋进攻班丹岛…  相似文献   

7.
去年在香港,听到有人说,“香港是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的”,“英国把一个荒岛建成了都市,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给了中国”等,似乎英国侵占香港是为中国人做了一件大好事。事实果真如此吗?1841年4月,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当时的香港岛为“几乎没有人烟的荒岛”。他这种说法流传甚久、影响极大,以至当代研究香港史的英国学者安德葛也说:“香港历史的实际开端是在1841年英国到来的时候。”然而,据1841年5月15日《香港公报》公布的人口统计资料称,当时香港岛已有人口7450人,村庄15个、市镇1个。港岛的赤柱县是全岛的…  相似文献   

8.
《求是》2004,(5)
三面环海的香港,历史上淡水奇缺,对于上了年纪的香港人来说,水荒如同瘟疫,谈之色变。尤其是在1963年,香港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水荒,水贵如油,繁闹街头每天挤满了等水的人们,不少人甚至外出逃避水荒。香港大旱惊动了祖国人民,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1963年12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  相似文献   

9.
<正>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郑重向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同日把香港交还中国。作为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主要标志之一,人民解放军将进驻香港,这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1年4月,中央军委成立"香港驻军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位行政长官的产生和临时立法会的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架构已基本形成。当1997年7月1日香港这颗明珠回到祖国怀抱之时,这个崭新的、’独特的政治体制的横空出世,将成为实践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里程碑。设计香港特区政体的法律依据香港特区的成立是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站。现行的香港政体中浓重的殖民色彩必须被清除;在筹组新政体的实践未全面展开之前,1984年12月19日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对香港1997年7月1日以后的政体,作了简要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1月2日、12月11日和21日,举世瞩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以下简称推选委员会)、第一任行政长官和临时立法会终于相继选举产生。这三项选举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进入全面落实的新阶段,意味着外国对香港的殖民主义统治即将结束,一个由“港人治港”、实行高度自治的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开始。从1842年英国强迫清廷签订《南京条约》,占领香港,到现在的150多年间,英国委任28个港督,全部是英国人,他们从来也不经过咨询或选举,香港立法局的议员长期都由英国人出任,只是到了19世纪80年代才有一名华人担任立法局议员。现在由港人选举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最高行  相似文献   

12.
彭建新 《党史文汇》2012,(12):54-56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并任保盟中央委员会主席。保盟向海外华侨和各国知名人士积极宣传抗日,争取海内外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保盟在香港的活动一直坚持到1941年12月香港被日军占领。  相似文献   

13.
吕坪 《广东党史》2005,(3):48-52
(五)“虹虹歌咏团”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3个年代,她也培育了3“代”人:从1939年2月9日成立起到1941年12月25日日军攻占香港止,被人称为抗日战争年代的“虹虹”;从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香港恢复活动起。到1950年被港英当局无理禁止活动止,被人称为解放战争年代的“虹  相似文献   

14.
梦白 《世纪风采》2009,(1):7-10
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和英国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困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此之前,邓小平与英国前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交锋。以下是那个重大事件的几位见证者的回忆述说,其史实的可信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5.
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这是载入史册的大事,必将有力地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现在,香港人心稳定,社会持续繁荣发展。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人把“九七”看作“大限”,出现过移民潮。现在,大批移民返回香港,他们当中不少都是专业人士;近年的香港资金流入比流出的多,香港最大的500家企业都决心留在香港发展。绝大多数人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信心,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方针下,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使香港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之前,香港暂时成为一个战争"避风港"。这一特殊的条件,遂成为一批文化人用不拿枪的方式参加祖国抗战的良好阵地,使香港变成抗日救亡运动的特殊文化据点。大批进步的团体和组织相继成立,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香港的抗日文化运动是香港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内容。此外,香港同胞还以其他形式组织和参与救亡运  相似文献   

17.
从1949年10月17日深圳解放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半年多时间,应该说是解放香港的最佳时期,但是毛泽东却主张“暂时不动香港”。上世纪60年代初,当印度用武力从葡萄牙手中收回了果阿时,国外就有人借机讽刺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国内也有些人说怪话。难道毛泽东真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胆小怕事吗?  相似文献   

18.
正1941年12月25日,港英总督杨慕奇向日军投降,香港沦陷。日军马上封锁了香港至九龙的交通,大肆搜捕抗日人士,勒令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前往"大日本报道部"或"地方行政部"报到,否则"格杀勿论"。如果不能及时地把这批重要人物营救出来,那将造成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巨大损失。获得这一重要信息后,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在12月7、8、9三日连续致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要求其迅速做好应变准备,想方设法保护好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不惜任何代价,把他们抢救出来,转移到后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和九龙半岛,枪杀无辜群众,搜捕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为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保护人民群众,保卫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按照中共中央“敌进我进”的指示精神,决定由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各派出精干人员组成武工队进入香港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07,(6):F0002-F0002,I0001-I0004
【一;‘j,月............口.目~....几~.一’“一刁‘:~j一二11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国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并把解决香港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982年9月24日,又卜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曾说:“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