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对湖南省浏阳县以及岳阳县进行调研的371份有效问卷数据,从农户视角对当地的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农户对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评价,得出每个农户的政策效果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对大部分农户而言,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而对粮食生产补偿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的自身素质、耕地亩数、生产补贴标准以及对政策的了解途径会影响政策的效果。建议提高农户教育水平、增加土地流转速度、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和加强政策的宣传渠道,以此提高粮食生产补偿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
韩红梅  王礼力 《求索》2013,(4):9-12
利用2011年6月份河南省的447份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的评价很高,满意度高达95.75%;小麦种植面积变化情况、对粮食补贴政策的了解、补贴政策能否调动农户积极性、对小麦最低收购价评价、粮食补贴效果评价、对政府耕地流转调控评价对农户评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出打工经历、对农机补贴政策评价、对政府信贷政策评价却对其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文化程度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性别、年龄、小麦种植面积以及农户对农技部门技术指导的评价对其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民老谈,从2000年开始坚持对自家每年的收入和开销情况逐笔记账。从老谈家十余年的账本来看,农民种粮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惠农政策、规模经营和粮食价格是农民增收的主要贡献因素。但是农资成本、土地流转费用增长过快,种粮补贴增长缓慢,农机补贴水平偏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制约了农民种粮收益的持续增长。今后应进一步健全粮食补贴政策,强化对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的支持,保持粮价合理持续上涨,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使粮食  相似文献   

4.
龙方  卜蓓 《求索》2013,(2):18-20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法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的效应,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主要是通过两条路径即播种面积扩张和技术进步实现粮食增产的,而且后者的增产效应要大于前者。要充分发挥粮食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就必须继续稳定、强化和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补贴政策和购销体制的建议。粮食补贴实施以来,在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中国粮食补贴仍然存在着补贴目标不明确,补贴标准偏低,扭曲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等问题。研究认为,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粮食补贴政策,应明确粮食补贴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目标,加快推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同时应加强粮食补贴的信息化管理、法治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王楠  张军 《中国发展》2015,15(3):32-38
中国的惠农政策,尤其是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四项直接补贴政策,为保障中国粮食总产"十一连增",以及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即使这样,与美国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相比,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在政策目标、补贴标准、补贴对象、补贴力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完善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2002年开始,在安徽省天长市、东安县和吉林省东丰县试点粮食直接补贴,2004年推广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近8年来共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500多亿元(含地方财政补贴),使6亿多农民从中受益,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北咸宁市为例,对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发现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是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国实施了对粮食主产区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减免农业税、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多项新的财政农业补贴方式。其中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是中国财政农业补贴方式的重大改革与调整,有其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的局限性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农户共同富裕则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实施了多项农业补贴政策。基于微观层面定性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共同富裕可能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提出相应假说,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这些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表明,农业补贴政策虽然在不同收入农户、不同区域农户和不同种植规模农户之间存在多重异质性影响,但是其能够有效增加农户收入,缩小了农户收入差距,促进了农户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2003,我国开始对农民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得到农民的广泛赞誉和好评,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尤其对促进我省粮食生产意义重大。政策实施之初,我省采取的是售价折扣补贴方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不足点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1.
正为支持"三农"发展,保障粮食供给,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各地高度重视对农业的支持,补贴政策力度越来越大,补贴范围越来越广,包括种粮补贴、种子补贴、生产资料补贴、农机补贴等有几十项。国家层面每年给予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每亩150元左右,苏州市及各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又给予粮食价外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生态补偿等专项农业补贴,各种支农专项资金更是名目繁多。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补贴政策长期以来是WTO成员国进行多边贸易谈判的焦点。发达国家一直对农业实行强大的支持和保护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加拿大的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形式 ,它们的政策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有如下启示 :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在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时应强调环境保护问题 ;扩大一般农业政府服务的投入 ;要有选择、有主次顺序的对农业实行补贴。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8,(3):44-45
3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出更加明确、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信号,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他指出,国务院在对当前形势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今年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采取十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4.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今年  相似文献   

15.
刘蜀山  高攀 《公民导刊》2008,(11):32-33
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补贴多少仅根据农民承包地面积计算,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如何让国家直补政策真正惠农,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6.
豫政办〔2006〕2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河南省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和综合直补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六年四月七日河南省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和综合直补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财政部有关精神,为降低农民种粮成本、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省政府决定2006年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含国有农场职工,下同)粮食直接补贴同时,对农民种粮用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政策。为做好补贴政策落…  相似文献   

17.
豫政〔1999〕54号(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最近,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全面、客观地总结回顾了一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情况,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形势,在坚持“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重点是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完善粮食价格政策和实行粮食超储补贴包干等,以减轻财政负担和企业压力,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1999]11号)精神,特作如下通知:一、适当调整粮食…  相似文献   

18.
<正>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广大职工的实际收入水平不下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收入补偿的方法在通货膨胀中,对职工收入补偿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方法之一:在对商品价格作较大调整时,给每个职工等额补贴。这种补偿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在价格调整时宜于采用这种补偿方法的,是那些消费量不受收入高低的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消费品。例如粮食、食盐、肥皂、生活用煤等等,收入高的人和收入低的人消费量都差不多。当这些产品调价时,按人头发放等额补贴,既方便又不影响职工的实际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19.
试论粮食销区如何掌握调控市场主动权叶道荣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和经营,并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新的粮食购销政策,可简单概括为稳购、放销、限价、补贴。并要求国营粮食部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掌握粮源,掌握批发,...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06,(6):4-5
3月26日,根据国务院石油综合配套调价的精神,不按单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算账,而是统筹考虑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及全年预计增支因素,综合测算,一次性拨补。补贴直补种粮农民,年内不再随后期农业生产资料实际价格变动而调整补贴。这项措施实施后,国家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包括两部分:一是现行政策既定的粮食直补,补贴资金继续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资金要达到本省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