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杰  徐瑞 《当代世界》2018,(1):34-37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巴基斯坦官方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意义重大,应全力予以支持;部分英语和乌尔都语主流媒体的评论相对谨慎;极少数地方党派和分离势力则批评"中巴经济走廊"未使巴基斯坦获益。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应采取深化全方位合作,促进两国媒体深入交流以及驳斥错误言论等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快速推进。同时,在中国的支持下,埃塞—吉布提和乌干达—肯尼亚经济走廊逐渐成型。加强三大经济走廊的互联互通逐渐成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拓展中巴经济走廊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然而,中国在三大经济走廊地区仍然面对发展基础差、安全风险高、政局动荡、西方国家竞争及合作机制缺失等挑战。面向未来,应立足三大走廊既有优势,逐步构建中国—印度洋经济圈。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自2013年启动以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合作项目逐步落地。然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也面临巴安全形势不佳、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地缘因素影响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巴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才能使走廊建设取得更大效果和更好惠及中巴两国及周边地区人民。  相似文献   

4.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连接中国、南亚、中亚的重要枢纽国家.随着美国军队逐步撤出阿富汗,印度加大对阿富汗问题的介入,该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不确定因素,地缘战略格局也将受到重大影响.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顺利推进的背景下,"中阿巴经济走廊"的设想应运而生并展现广阔前景.但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阿富汗的推进也面临阿巴矛盾、美国余存势力和印度深度介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应以安全合作为基础,以政治对话为突破口,以经济合作为主要途径,推进中阿巴三国人文交流,密切三国联系,打造新的三国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5.
黄河 《国际展望》2014,(3):68-87,156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跨国经营。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经济体,在境外形成了若干个原油和矿产资源生产基地,获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油气、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风险性无疑是跨国公司经营中的一个突出特征;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必然会遭遇两类风险:经营性风险和国外政治性风险。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现身于国际商业和资本市场,国外政治风险已成为影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国家经济安全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实施,中国与周边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海外利益也显著增加。无论是经贸关系还是境外投资,抑或是人员往来,中国在周边地区的海外利益都日益凸显,周边地区在中国海外利益中的分量也与日俱增。但是,周边地区海外利益面临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四大风险,而且在海外利益维护方面面临不干涉内政与建设性影响的"原则困境"、安全问题频发与海外军事支援受限的"力量困境"、依法保护与法律缺失的"法律困境"。对于周边海外利益的维护,要划分海外利益的层次与领域。总体上,海外利益可以划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层次,同时可以区分为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四大领域。对于不同层次和领域的海外利益,要针对性地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五大手段,积极建立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多元力量参与的"四位一体"海外利益维护模式。  相似文献   

7.
杨晓萍 《当代世界》2015,(11):46-49
<正>作为一个正由区域性走向全球性的大国,中国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实力的增强上,更反映在对观念的引导上。"命运共同体"的出台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中国对亚洲区域秩序的长期构想。在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中,明确提出把"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BCIM)两大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有益补充,这从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从最初的理论设想发展到目前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阶段。南亚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其中不少项目和规划已经逐步开始实施、落地,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得到了快速推进,瓜达尔港修复并开港使用,基础设施、能源、产能合作方面都进展顺利,即将进入早期收获阶段。与此同时,由于印度的地缘政治担忧,给南亚"一带一路"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启动后后继乏力,中尼印经济走廊无果而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斯里兰卡的发展也是经历曲折后得以恢复。未来南亚"一带一路"的推进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印关系的整体发展;二是印度的区域互联互通工程能在多大程度上冲击"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9.
土耳其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地带的关键节点国家,区位优势明显,地缘辐射广泛,土方明确希望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中方企业参与土耳其港口开发起步较晚,投资项目十分有限。与邻国的区位重叠、港口配套基础设施滞后、较高的融资与经营性风险等是阻碍土耳其港口开发的重要因素。中国应从合作开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逐步加大投资力度,以陆促海;与周边国家港口开发建设错位发展;重视经济与非经济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0.
艾平 《当代世界》2015,(1):42-44
<正>中巴情深一、初访近邻在一般人眼中,巴基斯坦算得上中国的"铁哥们"。巴基斯坦举国上下也常说"巴中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我第一次踏上巴基斯坦这个友好近邻的土地,是2006年2月作为王家瑞部长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成员往访,那已是我担任中联部一局局长近一年之后。王部长这次访问,是应巴外交部长邀请,由巴政府负责接待。这同我以往出访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及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穆沙希德: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共同经历过时代考验的"铁哥们"。中巴友好关系已持续50多年,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在世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此后,中国的外  相似文献   

12.
地缘政治风险由地缘因素引发,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对海外特定地理空间的开发、塑造、竞争或控制造成该地区既有地缘利益结构发生变化而引发的国际政治风险。其生成机制主要包括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海权与陆权力量的斗争、地理敏感地带引发的博弈、地缘经济竞争等。海外重大项目也会改变各种地缘因素,打破原有地缘利益结构的平衡,从而引发地缘政治风险。其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观念、思想之争,以及时代变迁所引发的时代精神、国家心态的变化。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地缘政治风险已对中国和平崛起和企业"走出去"构成实质性障碍,为此亟须提升地理安全意识,要客观评估地缘政治风险,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设立地缘政治风险评估标准,制定防范和管控地缘政治风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笔者随"中国媒体与学者代表团"访问了巴基斯坦,有幸拜会了巴总理阿齐兹,面呈了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给巴地震灾区的捐款,阿齐兹总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表示感谢,对卓有成效的民间外交给予了高度评价.访巴期间,笔者明显感受到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对巴政府和社会致力于建设文明、理性、和谐的穆斯林国家努力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巴反恐和宗教改革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瓜德尔是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一个港口小城,靠近伊朗边境,是中巴拟议中的能源走廊的开端,也是中亚地区通往印度洋的最近出海口。早在1964年,巴政府就产生了建设瓜德尔大型深水港口的设想。贝·布托执政以前的历届巴政府都试图和美国大公司共同开发该港口,可惜不顺利。1998年南亚核试爆后,巴印同遭制裁,之后巴国发生政变,印度却迎来克林顿访问,倍感孤立的穆沙拉夫将军遂请求中国援建瓜德尔项目。中国于2001年同意援建,目前已开工建设第二期。前不久,美国出于军事目的欲出价30亿美元接手瓜德尔港项目,但这一企图在穆沙拉夫访华深化中巴能…  相似文献   

15.
李克强总理新任出访首选巴基斯坦,既反映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对中巴友谊的珍视与传承,又透视出中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加强与西部周边地区合作的战略需要。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好关系,在两国新一届领导人的推动下,将步入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中巴在经贸、能源、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和巴西同是金砖国家和二十国集团成员,又是所在区域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领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国际事务中也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1993年中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  相似文献   

17.
言论     
围绕伊朗的反单边主义阵营虽然巴基斯坦明确表示支持我们的阿富汗政策,但是对于武力解决伊朗问题,巴基斯坦依旧认为必须得到中国的认可。美国海军情报中心的分析报告指出,来源于中国的伊朗岸基导弹就是通过“巴基斯坦走廊”进入伊朗的。自然巴基斯坦也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利益。中国对于巴基斯坦一向十分慷慨。中国武器机构、私人军火商在巴基斯坦建立了至少7家办事机构,而且巴基斯坦对于来自中国的军事消息,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制度。  相似文献   

18.
媒体     
《南风窗》2010,(13):10-10
<正>1中巴核协议的波澜【美】《外交政策》6月中国将在近期正式宣布向巴基斯坦出口两座民用核反应堆。一旦这一协议成为现实,它就给奥巴马领导的美国政府造成一个两难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马来西亚政府大力推进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企业投资提供了市场机会,也契合了"一带一路"倡议关于互联互通的目标,中马双方在铁路建设方面合作潜力巨大。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企业在马投资铁路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主要包括马来西亚的土地征用问题、马来西亚复杂的国内政治以及来自日本的激烈竞争等。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给予非洲的援助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中国的企业与各类人员也越来越多地走进非洲,中非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同时,中国对非援助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对非援助的水平,应从以下方面考虑21世纪对非援助工作:与非洲国家加强磋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对非援助中,继续加强文化教育合作;熟悉和了解非洲文化,本地化经营是发展方向;树立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建立企业非洲投资宏观环境评估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