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佳薇 《今日浙江》2021,(20):44-45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转发了《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法治宣传教育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先导性作用."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说,"'八五'普法既具有时代特征,又贴合浙江实际,将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7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指出,当前,我省已开启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新征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24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出台《条例》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要求,将有力促进我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厘清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和重点群体,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省,建设法治福建。一、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普法工作的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行政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七五"普法规划据《检察日报》4月18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健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民政部印发《全国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规划明确,到2025年,民政普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显著提升,民政服务对象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和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民政相关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网·4月18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七五"普法规划),学者认为,规划更加突出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七五"普法规划提出五个工作原则,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创新发展、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7.
2016年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位于杭州市北山街84号大院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式开馆.该馆通过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生动展现了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间,毛泽东同志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起草宪法草案初稿的过程,全方位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真实历程和光辉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陈列馆作出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顶层设计方面为法治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通篇闪耀着法治理性的光辉,尤其是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列为六大重点任务之一,详细阐明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地位作用、总体目标、基本方法,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为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转型升级作出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4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11年至2015年,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法治宣传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体公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萍 《新疆人大》2009,(12):32-33
为突出法治实践,推动依法治区工作由"虚"变"实",自治区在总结、借鉴过去20年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家提出"法律六进"拓展和延伸为"法治六进",即:法治进机关、法治进乡村、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学校、法治进企业、法治进单位的"法治"活动。开展"法治六进"活动,使自治区的普法宣传教育工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8月27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年-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让我们一图看懂福建省"八五"普法规划。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主要目标: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基本形成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陶爱萍 《前沿》2007,(3):124-126
法治信仰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必不可少的精神基石。但是由于文化传统中的消极因素、特殊的历史原因、法律运行的失调以及法治宣传教育的重心偏离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公民尚未普遍具有法治信仰。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应该把国民法治信仰的构筑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确保法律的高效运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良好行为示范以及调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心,帮助国民尽快树立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禁毒宣传教育第三章毒品管制第四章戒毒措施第五章禁毒国际合作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  相似文献   

14.
《公安教育》2021,(10):79-79
公安部队伍教育整顿政治轮训班第四课于2021年9月29日举办,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徐显明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题作专题授课。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钊主持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法治文化难以养成,以至于法治模式难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困境长久地困扰着国人,阻扰中国法治发展的深化.理性的法治文化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内在核心动力,是推进我国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在需求.在寻求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寻求打破法治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乃是今日之中国法治建设的不二主题.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07,(8):9-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已经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2007年5月2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  相似文献   

17.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是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的基层工作联系点,是连续六任省委书记的基层工作联系点.2003年至2007年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曾4次到下姜村实地考察,为下姜村的发展指明方向. 从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从传统治理到民主法治,从原来远近皆知的"穷乱差"变身为现在全国闻名的"绿富美"……多年来,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紧紧围绕"法治浙江"建设总体要求,始终将"民主"和"法治"作为助推重点工作的两驾马车,通过依法完善民主法治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倾力建设法治乡村,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宁党发[2016]26号各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区直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中央驻宁各单位,各大型企业:现将《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区进程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提升干部法治素养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支撑和可靠保障,关系到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全局。当前干部的法治素养尚不能满足优化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其背后既有干部内在的人治思想影响,又有外在的宣传教育、考核评价、监督问责等因素的制约。全面提升干部法治素养应从强化自我提高和创造良好条件两大方向同时发力、内外联动。一方面,每个干部个体应抓牢法治素养提升的主要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另一方面,应通过完善组织领导运行机制、"关键少数"示范带动机制、法治宣传教育机制、法治考核评价机制、法治监督问责机制等,形成干部自觉提升法治素养的压力、动力和活力,培育良好的法治文化和浓厚的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面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存在的不足,需要树立法治思维,提升法治文化教育队伍战斗力,增强法治意识,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创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