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科技创新意味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利用能力的改善与提升。科技创新及其所引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通过生产方式更新,导致国家实力消长、力量对比改变和规则调整,最终引发国际格局转型甚至重塑。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国际格局。如何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国际格局变迁,已成为世界各国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主要大国都把科技创新视为国家兴衰成败的标志,纷纷采取有力对策,强化科技创新.如何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增强中华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经济上的挑战,而且是政治上的挑战,是一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盛衰兴亡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大国”在不同时期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有地区大国和世界性大国,有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等。本文所论述的“大国”,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国家在人口、领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综合国力在世界各国的对比中占有靠前和领先的地位;其二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二者的结合就构成了决定一个国家的大国地位的主要因素。那么,中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7)
正中国在国际场合,以政府的名义公开倡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且跟进迅速,除体现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外,凭借全球能源互联网抢占世界未来经济先机,或是另一层不言而喻的考量。伴随科技与产业领域"大数据帝国主义"的嬗兴,以及全球范围内低碳发展和生活在道德层面获得的优势,能源互联网在能源界正推动一场"革命的旋风"。这与油气、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行业悲观表情形成鲜明对比。不少人不吝最好的赞誉,认为能源互联网可能不只是观念的革命、技术的革命,还是产业的革命。能源互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印度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亚洲许多国家,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贫困、落后、依靠大量外援的国家形象,与尼赫鲁的“有声有色的大国”理想背道而驰。但在80年代中期印度较早地抓住了世界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拉·甘地总理号召  相似文献   

6.
重视"蓝色"国土维护海洋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马汉、孙中山等众多世界名人和战略家部曾指出并阐述过海洋的重要性.海洋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蓬勃发展,各国对国家安全观、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纷纷把重视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安全提到空前高度.中国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主权权益、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世界在变!这是当今时代人们的强烈感受,也是各国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东西方关系的实质性缓和、军备竞赛意义的衰减、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经济实力的上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所有这些,汇成了当代国际生活中的主导潮向。面对新形势下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各个国家,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都在纷纷调整内外政策,修定未来发展计划。以经济实力为主体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国发展战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8.
苏格 《当代世界》2021,(1):4-12
2020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入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使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局势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各国人民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经济低迷不振,大国关系加速调整,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治理持续失衡.特别是中美博弈加剧,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迎难而上、稳健前行,既为国家和民族担当,也为处于多事之秋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期,在那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明国际战略形势,思想保守,战略因应失当,中国错失了战略机遇。而美国作为新生国家,具有全球视野,战略因应得当,抓住了战略机遇。战略机遇把握上的差异,给中美两国带来了不同的命运:一个在屈辱中迅速衰败,痛苦地体验了大国地位的失落过程;一个在国力剧增中迅速崛起,完成了大国梦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丰富的实践中形成新的理念和观念,并逐步整合成为系统的大国外交理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源于中国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和优秀的国际外交思想理论。中国集世界文明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和发展中大国三位于一体,这代表了历史的继承、当代的创新和发展的方向。外交理论同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国家特色通过国际交流而更具世界意义,中国为此需要在增强理论自觉和自信、超越传统思维局限和确定国际交汇合作方向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展望未来,中国需要全面和辩证地处理好机遇和挑战、特色和共性、目标和能力这三对关系,从而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外层空间条约》所确立的太空"全球公地"性质正遭到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日益依赖太空;另一方面,太空技术也正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军事实力的倍增器,国家军事和安全战略的赋能器,国家软实力的展示器。随着太空活动的日益频繁,太空呈现出"公地悲剧"的特征,太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太空环境恶化、太空资源稀缺以及面临太空武器化威胁,急需国际社会进行治理。为此,国际社会也提出了多项治理倡议,并进行了相当努力,也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实现全面太空安全治理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由于太空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质,一些国家希望利用太空技术提升军事实力,作为维护霸权和反对霸权的基础,无法就太空安全治理达成共识。国际合作是太空安全治理的唯一途径,不仅可以缓解频轨资源短缺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太空环境问题,更有助于禁止太空武器化,实现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确保太空的可持续性利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塑造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及国际秩序的变迁。国际太空事业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太空技术在将人类的活动空间拓展到太空领域的同时,它本身也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手段,对国际秩序的发展演变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受到太空技术和国际局势的双重影响,太空秩序呈现出明显的冷战期间和冷战后两个阶段,具有强烈的军事和战略属性。冷战结束之后,由于太空技术的扩散,太空秩序由美苏两家垄断转向美国太空霸权下的"多极化"趋向,太空秩序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太空技术的扩散和发展,也加重了太空治理的难度,严重影响着太空秩序,给未来太空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增添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期,在那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明国际战略形势,思想保守,战略因应失当,中国错失了战略机遇。而美国作为新生国家,具有全球视野,战略因应得当,抓住了战略机遇。战略机遇把握上的差异,给中美两国带来了不同的命运:一个在屈辱中迅速衰败,痛苦地体验了大国地位的失落过程;一个在国力剧增中迅速崛起,完成了大国梦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国际地位及世界军事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表明 ,美军自 2 0世纪 90年代推进的军事革命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通过军事革命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军事转型” ,美军已经将其技术优势真正转化成了能力优势和决策优势 ,使其军事能力与以往相比又有了大的跃升 ,不仅具备了打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而且确立了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军事优势。像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爆发的历次局部战争一样 ,伊拉克战争也将极大地促进美军新军事革命的进程 ,加快其军事转型的步伐 ,进一步拉大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军事能力差距 ,强化其世界军事霸主地位 ,并对世界军事格局和大国军事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玉刚 《当代世界》2014,(10):12-15
<正>大国是国际关系的关键,大国影响在国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如何处理与大国的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大国决定着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变革,世界的和平与战争以及世界大战打不打得起来主要看大国。大国的体量占世界经济大部分的比重,大国的经济表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好与坏。大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产品在世  相似文献   

16.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高潮逐渐转入低潮的原因和教训,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国际大环境的深刻变化缺乏清醒认识和有效对策:认为资本主义矛盾重重,却忽视了西方国家最大限度地联合起来,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统一的政治军事体系;重视同西方国家的军事对抗,却忽视了它们的和平演变政策;认为帝国主义是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却忽视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民主化三大浪潮的兴起;认为资本主义处于总危机中,却忽视了它长期稳定发展;看到战争危机,却错过了和平发展的机遇。苏联模式难以持续解放生产力,调动人们的政治积极性,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闭关锁国,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苏联东欧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探索徘徊不前,国际共运的分裂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从高潮转向低潮。  相似文献   

17.
欧亚区域秩序、中美俄博弈和全球转型三者紧密纠缠在一起,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进程.全球转型指的是在经济科技推动下,以制度、观念和力量对比变化为基础,国际秩序、关键国家的体制与发展态势以及国家间关系在相互紧密关联中所发生的总体性变化.中美俄博弈,是世纪之交全球转型进入新阶段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国间互动.欧亚区域秩序构建虽远未成形,却聚合着全球转型与大国博弈之间的张力,透露着未来全球转型的若干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能否把握住国际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列宁在帝国主义危机加剧、世界大战爆发的新形势下,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胜利论"等革命理论,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战争的性质,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坚持统一战线;把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冷战时期,由于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力量对比判断不够准确,应对冷战的战略和策略出现了偏差,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估计不足,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致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9.
美、中、俄分别是世界头号强国、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唯一可以和头号强国进行军事对抗的军事大国。这三个地缘政治大国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发展都会引发举世关注,而无论哪对双边关系紧张都会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国家利益至上的铁律下,大国之间必然存在博弈与合作。博弈固然不可避免,但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相互依赖越来越深的前提下,大国之间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更是必然选择。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前后,中、美、俄三边关系经历了几度起伏。面对国际政治史上少见的这种情势反转,中、美、俄大三角会有一个怎样的走向?这种走向有多大的恒定性或变动性?处于美、俄之间中国如何自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否有望延续?本文约请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撰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一、东亚地区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苏联东欧的巨变,"冷战"结束,不仅没有加速国际一体化的发展,相反,却加速了以各国利益为核心的分散化趋势,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争夺未来国际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加强了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与过去有显著的不同,仅凭一国的力量无法取胜,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领头建立区域集团,企图以集团对抗集团。目前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