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识座谈会"由共识网策划、筹办,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某一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争论,以期达成"小范围共识"。本刊将挑选适合杂志的话题,与共识网合作,摘要刊登座谈会的文字整理稿。反腐为"治本"争取时间周志兴:这次"共识三人谈",每个人有几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展开讨论,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反腐能不能起到破局的作用"。李永忠:反腐能不能破局,为什么选择反  相似文献   

2.
正老是忍不住想换新手机?放心,你并不是一个人。如今消费者使用一款手机的时间越来越短,原因无他——总有更新、更快、更美丽的手机在"诱惑"着我们。不过十余年的时间,手机就从曾经的"奢侈品"变成了"快消品",在我们身边如走马灯一般来来去去换个不停。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新厌旧。比如我的父母,在他们的观念里,手机仍然属于"家用电器"的范畴——"坏了?换个零件,修好继续用嘛,为什么要换新的?"这种"不抛弃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拥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李克强在国内外众多场合给出他对中国经济的核心判断。"全力支持。"——2016全国两会大幕拉开,新华社客户端重磅推出"‘码'上反腐"新媒体报道,诸多代表委员在留言板上写下反腐宣言。全国政协委员霍震霆留言,凸显他对反腐工作的支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做好反腐的利剑。"——全国人大代表洛桑旦巴留言。  相似文献   

4.
议题十反腐败难题:最优选择在哪怎样才能有效反腐是中国学者和普通百姓热议最多的话题之一。综合各种讨论,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反腐对策: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虽然当前反腐败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腐败形势仍然严峻,这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怎样的反腐才是最优选择?反腐败斗争是邓小平始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曾指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重温邓小平关于反腐败谈话,对反腐倡廉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     
正经常洗碗的人难免会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有人把它归结为"洗碗效应"。当前,"洗碗效应"成为一些想干事又怕出错的干部内心的真实写照。——《人民日报》手机界真是新闻不断。一大堆相干或不相干的人都往手机行业挤,一个比一个的嗓子大,人人都说自己正在颠覆这个行业。——财经评论员吴晓波表示,这样的戏码之前已经演出过很多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     
正"不换思想就换人""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只要结果""上面政策都是好的,都是下面的和尚念歪了经"。——《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这三句在基层颇为流行的话,让广大基层干部感到很受伤,同时也记录了基层干部"夹缝生存"的真实状态反腐红线面前,没有"功过相抵"。——2019反腐硬核成绩单发布,《新华每日电讯》对触碰反腐红线的行为表态,一定会严惩不贷,绝不存在"功过相抵"  相似文献   

7.
对于"情妇反腐"之类的民间说法,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表示:"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吸引眼球。反腐依靠社会力量,大家都支持,我们也非常重视。但是,我不太主张说什么‘情妇反腐’,如果反腐都靠情妇,现在取得不了这么大成绩。"  相似文献   

8.
匿名诬告、制造谣言,形式上花样百出,动机千奇百怪,是一些不讲政治规矩、缺乏道德底线的人为了个人一己之利的非组织活动,是反腐高压下的"浑水摸鱼",毒化了政治生态,误导了反腐方向,损害了党的权威和团结。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6)
正"互联网+"即为"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理念和模式"和"互联网+融合+创新"。如今,"互联网+"大潮已经到来,看不见、看不懂,就会来不及。互联网界、传统界应该顺势而为,这才是我们的战略选择。V微博摘登1现在我的手机上,"淘宝""美团""滴滴"……满满的App应用让人眼花缭乱。不过也多亏这些App,即便对大陆不熟,我也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在家解决一切衣食住行!——新浪微博彼岸花  相似文献   

10.
"习式反腐"是当前备受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中国政治生态新气象,意在实现"中国梦"长远战略目标。其主要措施包括防微杜渐、强力推进、标本兼治、法治反腐,呈现出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查到底、不停步等多个特点。作为反腐的新模式,它虽然打上了领导者个性特征的烙印,但本质上不属于"人治"的范畴,而是制度反腐、法治反腐的新典范。完善和优化"习式反腐",需要进一步强化集中统一领导、实行地方垂直管理、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挥公民和媒体的监督优势、适度提高公务员待遇等。  相似文献   

11.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3,(3):59
反腐斗争要"惩防结合",在"防"字上大做文章,实现从被动反腐到主动防腐的转变。有人打比方,不是干部掉进坑里,我们把他抓起来,而是在他掉进去之前,我们把坑填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     
《当代广西》2014,(16):9-9
正党内决不能搞封妻荫子、封建依附那一套,搞那种东西总有一天要出事。——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自中共中央对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公开宣布"审查"后,全国舆论对反腐首破"刑不上常委"红线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反腐败的论述清醒而有力。重温和研读邓小平有关反腐败的著述,我们发现他对领导反腐败斗争进行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深刻思考:不为反腐而反腐,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不唯利害考虑,重视反腐的是非判断;不简单计算反腐成本,重视反腐手段选择的成本收益;不搞毕其功于一役,重视以反腐成效取信于民:这些闪光的见解是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指导思想。面对当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邓小平反腐败思想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4.
尽管周久耕的"人肉搜索反腐第一案"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触动了各级官员,显示了网络监督的力量,但笔者却并不看好这一反腐方式。一方面,人  相似文献   

15.
<正>破除质疑四:反腐斗争只是一阵风、摆摆姿态,吹吹就过了在反腐新常态下,有人误以为反腐终于"转向""终于等到这一天",于是社会中流传着"反腐斗争只是一阵风、摆摆姿态,吹吹就过了"的传言;也有人说,反腐已取得成效,可以鸣金收兵了;还有的人说反腐败已经差不多了,再进行下去就过头了,要见好就收。  相似文献   

16.
王萍 《中国人大》2013,(6):42-42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消息的发布者;微博、博客、微信传播‘快‘’广’的特点,也成为揭露腐败的一个重要途径。网络反腐是检察系统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机遇。"3月9日,徐安代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结合反腐工作的新形势,和记者分享了江苏省检察机关在工作中收获的反腐心得。反腐是近几年"两会"上人大代表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发声反腐败,鼓舞和振奋了民心。1月22日,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相似文献   

17.
网络反腐:蓬勃中呼唤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出了一个新名词——"网络反腐",把网络的功能扩展到反腐败领域:官员收入排行榜,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甚至出现了"反腐中心"……网络监督似一张无形之网,以小搏大,以柔克刚,时刻警醒着位高权重者,让逾矩者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     
《当代广西》2014,(17):9-9
正在反腐这个问题上,"力度"比"态度"更重要,"效果"比"信念"更重要。——8月21日,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到来之际,伟人在改革开放之初关于反腐的思想和言论引发学习热潮,《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5成。——中秋将至,由于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狠刹公款送礼的举措密集出台,稻香村、全聚德仿膳等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由于团购减少,今年月饼市场消费将低于去年,主流月饼礼盒的价格比去年下降近5成  相似文献   

19.
网民们的恶搞基本上没有带什么功利色彩,最多也就是娱人娱己,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些网民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2012网络问政:从薄熙来到雷政富——官民互动提速,反腐成为社会政治背景板上的主色调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公民社会日渐成熟。2012年注定要成为网络反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从薄熙来、王立军等"大人物"的纷纷倒台,再到表哥、房叔、车爷、房婶、雷冠希等的纷纷落马,既有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又有网民借助社会化媒体的热情参与,反腐成为2012年的  相似文献   

20.
微观天下     
正我国反腐"国际天网"正在织就12月9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反腐败日。中央纪委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已从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2442人,追赃金额85.42亿元,大批外逃分子被缉拿归案,一张反腐"国际天网"正在织就。(据新华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