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2018年6月4日至5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深入贺州市调研,对贺州工作提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目的在于打造新时代扩大开放新高地、对外合作新平台,本质是要提升贺州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以新一轮开放合作推动  相似文献   

2.
正开放合作、向东开放,地处三省区交界的贺州,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的重要通道。2018年,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到贺州调研时,对贺州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了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向东开放,始终伴随着贺州发展。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为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贺州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提供  相似文献   

3.
正贺州市毗邻粤港澳,是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增速排广西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继续跑出东融加速度。今年4月20日至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到贺州调研时,对贺州工作给予"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变化很大、成效显著,势头很好、潜力很大"的高度评价。2018年6月,自治区对贺州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贺州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先后出台《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贺州先行先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广西贺州市长寿环境调查和评价报告》提出"贺州是中国第一个长寿市"。次年10月19日,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认证贺州为"世界长寿市"。贺州市充分利用"世界长寿市"这块金字招牌,创新宣传理念,打出"组合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宣传推介"世界长寿市"。运用新媒体传播"世界长寿市"贺州市树立"借助外力、提升内力"的  相似文献   

5.
陈斯雅 《当代广西》2013,(19):11-11
做好心态和意志的准备,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吃苦和奉献的准备,作风和自律的准备。9月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广西2013年定向选调生座谈会上勉励广大选调生做好四个准备。"广西正在为加快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努力奋斗,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地方。"彭清华娓娓道来,全面介绍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语重心长地勉励  相似文献   

6.
在瓜果飘香、充满丰收喜悦的美好时节,2011年12月7日,第六届广西贺州农产品展销会在贺州市开幕。围绕“循环农业与质量安全”这一主题,贺州市充分利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积极邀请区内外广大客商参展,以展示贺州和广西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推动贺州及广西现代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发展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8月20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来到了贺州这个新兴城市,把一块写着“中国水电电气化市”的牌匾送到了贺州市领导手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写着上述八个大字的牌匾。由此,贺州市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水电电气化市。创造一个“里程碑”我们不妨把历史的车轮倒转,来追溯贺州办水电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上个世纪40年代,贺州在八步区西湾镇建起了广西第一座水电站——广西光明水电站,从而拉开了贺州水电事业的序幕。到了50年代,由于大电网不能覆盖当时的梧州市和梧州地区,当时的梧州地委、行署毅然决定自力更生,自办水电。这期间,民间也掀起…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党政代表团赴安徽学习考察并举行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座谈会6月3日至5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率广西党政代表团赴安徽学习考察,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分别陪同考察。在其间召开的广西·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座谈会上,彭清华、李锦斌作了讲话,陈武、李国英分别介绍了广西和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是事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提出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创新成为引领广西发展的第一动力",点燃了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创新驱动,一马当先。自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以来,"创新"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党政代表团赴河南学习考察并举行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座谈会彭清华谢伏瞻讲话陈武陈润儿介绍情况带着学习收获的喜悦和加快发展的期待,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率广西党政代表团离开安徽,于6月5日至7日前往河南学习考察,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分别陪同考察。在郑州举行的广西·河南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1.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3,(18):46-46
最近,《贺州市创建广西循环经济示范市实施方案》顺利通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评审。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将选择100个左右城市(县)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贺州市作为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确定的全区唯一的申报城市,成为我区第一个获批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地级市。发展循环经济,是贺州市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质量的一项战略举措。近年来,贺州市以确保实现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循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国与东盟合作等机遇,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在新形势下,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如何处理好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记者:2013年以来,广西在全区开展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这对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彭清华:党的十八大确立"建设美丽中  相似文献   

13.
正青山绿水间,贺州市大健康产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作为中国首个"全域长寿市",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森林覆盖率高达72.9%,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广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和窗口,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色"后花园"。近年来,贺州市紧扣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总体要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市场,  相似文献   

14.
半月速览     
《当代广西》2013,(5):4-5
2月1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中央驻桂主要新闻媒体、部分境外新闻媒体驻桂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上表示要真诚接受舆论监督,希望新闻媒体更多聚焦广西,凝聚加快发展的"正能量",全方位展现广西开放合作的新形象、新成就,为广西跨越发展给力加油。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2,(24):36-37
瑶族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多彩多姿的贺州文化犹如一座富矿,不断地被挖掘保护、创新传承、发展壮大,伴随贺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激荡出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6.
<正>"我坐上高铁去贺州,碧碧的水来绿绿的山,那是贺江水那是姑婆山,那里有瓜花酿和豆豉香……"2015年,一曲《坐上高铁去贺州》横空出世,创下上百万的搜索量,一跃成为"广西本土神曲"。随着贵广高铁的开通,贺州到广州只需1个小时,正式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成为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后花园"。高铁牵线,贺州紧抓"生态"优势,采用先进科技,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渐成现代农业发展的"特长生",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相融合的精品、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17.
<正>历添新岁月,春意满山河。伴随收获的喜悦,满怀奋进的豪情,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0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共贺州市委、贺州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20万各族人民,通过《当代广西》向一直关注、关心和支持贺州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18.
10年,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循环经济引领新型工业化。10年,生态农业提升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生动践行。10年,"幸福贺州"折射出党委、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信心和决心。…………十年聚变,科学发展。贺州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后发崛起之路——"越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越要科学发展、越要注重民生、越要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与建市时相比,2011年贺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分别增长了  相似文献   

19.
正加快交通强区建设是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近年来,贺州市提高政治站位,抢抓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全力东融、产业优先、乡村振兴"三大中心工作,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全面加快交通强市建设,让交通建设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在3月19日召开的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指出,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对广西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做好对外开放大文章,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面向东盟,将广西建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了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门户新枢纽,广西以东盟国家为重点,打好"五通"牌。一是政策沟通,充分利用中国-东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