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容本镇 《当代广西》2014,(18):56-57
正近年来,从官方到学界,都十分重视被视为"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的文化建设,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性成果。尤为可喜的是,对广西文化的研究,已从以往那种零散性、点状性、专题性的研究,逐渐拓展为综合性、系统性、系列性的研究。钟文典、刘硕良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的出版,是广西文化研究的又一重大收获,从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2.
正读《当代广西》第14期《折射出太阳光辉的水珠晶莹剔透》一文,可以感受到当前广西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极具壮乡韵味的广西本土文化品牌逐渐打响。如今年8月顺利公演的大型历史题材话剧《压舱石》,就极具贵港地域性、特有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新时代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文  相似文献   

3.
正它收藏悠久的历史,传承千年的文化;在发扬民族文化的阵地上,它壮志前行。它就是广西民族博物馆。青秀山下,邕江之畔,有一座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它就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在悠悠的八桂历史长河中,广西民族博物馆甘当拾贝者,将八桂大地上的民族文化明珠呈现给世人。10年来,广西民族  相似文献   

4.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吕余生等著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是一本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相吻合的非常及时的书。这本书是继《环北部湾文化研究》之后,系统地研究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篇章。它标志着广西北部湾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显示了广西地域文化研究从山到海的新跨越,体现了广西文化发展面向海洋、面向东盟、面向世界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之于民族,犹如民族文化之于世界。生成于“化外”之地的岭南文化,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开放性、进取精神和平民色彩,博采中西之长,成长为中华文化的独特支流。当传统遭遇现代的撞击,岭南文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在  相似文献   

6.
李河 《长白学刊》2014,(5):120-123
《文化多样性公约》是以法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二集团与美国在文化政策方面进行博弈的成果,是法国等国将其文化诉求转化为国际文化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公约》设立的"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其主旨是按照"地域均衡原则"资助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项目。但从四年来的项目评审结果来看,获得资助的项目多半来自与法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这表明,《公约》评审背后不乏国际政治运作的因素。中国需要认真评估"文化多样性"观念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后果,从国情出发,构建一个明确的、态度积极的对外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苏星 《当代广西》2014,(3):F0003-F0003
《博物志》有云:"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所谓巢居者,说的正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先民——百越祖先们的居住方式。巢居,就是在树上筑巢而居。这种居住方式可去地湿、通风遮阳、趋避蛇虫猛兽,这一居住方式最终演化成极富地域特色的建筑——干栏式楼居。今天在广西各地看到的壮族干栏房、侗族民居和苗瑶等各族的居房,都是干栏式楼居的各式体现。广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各族民居,既是广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广西民族文化的表现和社会历史的见证。原生态的广西民居,蕴含着亲切的乡土风情、质朴率真的品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富于创新的精神,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深入,钢筋水泥玻璃的现代建筑已大量落户广西乡间,围堵和威胁传统民居文化,一些富于特色的民居及村落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我们从本期始开设"广西民居"栏目,向读者介绍广西民族特色民居,希望籍此将人们审美的目光从钢筋水泥中拉回,并梦想着"诗意地栖息"的文化景观一直留存在美丽广西的乡土之间。  相似文献   

8.
陈学璞 《当代广西》2009,(19):56-56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近期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文化研究丛书》,就是广西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宏大工程。从1998年至2006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文化、历史、民族、经济等方面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历时9年,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桂北文化研究》(吕余生主编)、《红水河文化研究》(唐正柱主编)、《环北部湾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西江文化研究》(李俊康主编)、《刘三姐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花山文化研究》(唐华主编)共六部著作,合计264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在陆续单本出版之后,又将这六本书汇编成《广西文化研究丛书》整体推出,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防城港市的发展,由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广西华侨历史学会、广西防城港市委宣传部、防城港市港口区委、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政府、防城港市侨联、防城港市文联、中华文化促进会、《八桂侨刊》杂志社、钦州学院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协办的"明乡人故里文化论坛暨《西海斜阳》图书发布会"于2015年4月25日在广西民族  相似文献   

10.
钟振 《当代广西》2015,(1):26-27
<正>由广西电影集团出品的中法合拍电影《夜莺》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消息甫出,立刻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电影《夜莺》是中法两国2010年签订电影合拍协议后联合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广西电影"走出去"的第一部影片,有着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广西民族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广西作为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同样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揽全区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民族地区发展思路,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自治区最近提出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重大战略举措,正是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宁的前提下,形成的具有指导广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工作思路。同时,我们还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具体实践,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本刊现转载《求是》第19期刊发的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一文,供广大读者特别是全区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共勉。  相似文献   

12.
正她塑造的刘三姐形象家喻户晓,成了广西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成了广西一张响亮的名片,让世人从此认识了广西。刘三姐的山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撑起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1961年,广西正在打造精品彩调剧《刘三姐》,黄婉秋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从众多"刘三姐"中脱颖而出,17岁的她一扯歌喉,那清丽脱俗的形象让观众惊为天人。那时候的黄婉秋,仿佛就是一个唱着  相似文献   

13.
正拿到4卷本的《广西现代文化史》,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不仅是因为这套书的部头大,而且因为这是一部非常厚重的精品图书。笔者对本书的出版有几点印象:这是一部精心策划、高效组织、厚重大气的学术力作,彰显了广西学者书写中国地域文化历史的新认识、新境界由李康任编委会主任、刘硕良任主编的《广西现代文化史》,洋洋150万字、2000余幅图片,无疑是近年来广西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生动展示了广西人的"文  相似文献   

14.
壮族人民从广西迁入贵州以后,受当地苗侗文化的影响,与其文化源头—广西壮族产生了不少的区别,从而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州壮族风俗风情文化。通过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壮族文化来揭示一个民族如何在迁徙的过程中,在经历不同区域、接触不同民族后,文化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的区别,从中探讨文化"源"与"流"的发展与变异,以思考文化的采借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11)
文化建设视阈下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地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促进地域民族文化产业和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推进地域民族文化走向东盟、走向世界。以广西柳州市为例,在分析柳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与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大连,也亟须从地域历史文脉中汲取养分,以城市文化复兴推动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征鸿 《创造》2020,(2):4-7
《大义觉迷录》是雍正帝处理文字狱案的产物,雍正帝在其中大力驳斥了"夷夏之防"的固有思想,表答出"华夷一家"的民族大一统观念,在此基础上,雍正帝进一步提出不应以地域或民族来作为评判君主的标准,而应当以"德"作为评判政权正统性的准则。但雍正帝的民族思想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以君臣伦理作为基础,无法消除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歧视以及自身的民族优越感,美化清朝的统治。《大义觉迷录》从根本上说,是雍正帝借以发动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并巩固清朝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正>7月15日至19日,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举办的"融媒体+民族团结进步——全国民族媒体云南行"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活动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指导,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与民族画报社主办,文山州民族宗教委和今日民族杂志社承办。邀请到了《民族画报》、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民族报》《云南信息报》《民族时报》、学习强国、抖音、今日头条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12-13日,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震撼首演,如诗如画的壮乡风情、浪漫美丽的民族文化情怀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如痴如醉。本剧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精品项目立项、广西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排演,是我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精品项目的重要剧目,也是我区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之一。舞剧《花界人间》根植壮族传统文化,以花神信仰中"从花界来、到花界去"的生命哲思为创作基础,演绎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感人故事:女主角达棉和男主角布壮是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诗人汤松波的诗集《东方星座》为中国56个民族各写一首诗,构思和立意是独特的。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和隔膜,这一题材是极富挑战性的。一般地说,面对这种"泛政治化"的命题,很容易流入空疏、浮泛的政治抒情的窠臼,缺少诗美。《东方星座》避免了这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