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正>六月的姑苏,烟雨朦胧,凉风送爽,18日,来自江苏省内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苏警官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的20余名从事法律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苏州,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参加江苏省法律史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大会选举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等。会议选举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艾永明教授为会长,南京大学张仁善教授等为副会长。会议还特聘南京大学钱大群教授为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2.
2015年4月17日至4月18日,由苏州大学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和《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国家所有权性质与行使机制完善”专题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出版社、《中国改革》以及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等科研院所、高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于2006年10月20-24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主办,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承办,与会代表200名,收到论文120多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法治与社会公平”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现将本次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  相似文献   

4.
发表在"华东政法学报"第三期的杨兆龙先生的"法律的阶级性和继承性"一文,有不少值得讨论的问题.杨先生从法律规范的本身来分析其阶级性,把它大别为四类,即:正义的、不正义的、有反抗性的、不一定表现出具体的阶级性的,他说:"法律中有许多规范的阶级性不表现在规范的本身,而表现在谁运用它们或用它们来对付谁的","法律也有反映不同阶级的立场的",有的"却反映着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性",因而认定"法律的继承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生活》2013,(7):64-64
案情——妻子离婚,留下幼女病父;哥哥签约,监护弟弟生活杨先生早年患有精神分裂症,婚后病情加重,多方治疗不见好转,严重的时候,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杨先生的爱人对婚姻失去了信心,在其女儿年满一岁的时候,发生婚变。经法院判决,杨先生的爱人与杨先生离了婚,女儿判给杨先生的爱人抚养。离婚再一次打击了杨先生的精神,其精神分裂的症状更为严重,连最基本的生活起居都得有人照顾。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会2001年年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家》2001,(6):125-126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于2001年10月18日至10月21日联合主办了2001年中国宪法学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会议主题是宪法学理论创新与21世纪中国宪法发展。来自全国各政法院校、法学研究单位及地方人大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共110人参加了研讨。本次会议主题明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讨论热烈,各种观点频繁交锋。现将会议论文及研讨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1年年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于2001年10月18日至10月21日在苏州联合主办了2001年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来自全国各政法院校、法学研究单位及地方人大的专家、学者共11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年会围绕着宪法学理论创新问题,宪法与人权,宪法与司法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与宪法等重要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各种观点频繁交锋。现将会议论文及研讨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宪法学的理论创新问题  (一)宪法学理论要不要创新与会者普遍认为宪法学理论应该创新,但有的学者认为,宪法学家是通过发…  相似文献   

8.
《法学》1957,(1)
"华东政法学报"编辑部最近邀请了上海市法学界和哲学界人士40余人座谈"刑法科学中的因果关系问题".会上发言的有郭卫、杨兆龙、洪文澜、祝华平、梅尔和、徐顺教、刘焕文、周原冰、王文昇、俞承修等同志.杨兆龙同志认为哲学上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4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中日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修改研讨会”上亮相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首次设定了行政公益诉讼类型。此前,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美国律师协会亚洲项目委员会、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东昊比较法研究所于2005年10月15日至16日在苏州大学联合召开了“公益诉讼、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通过了《公益诉讼苏州宣言》,并提出倡议:全国律师同行积极参与公益诉讼实践、推动公益诉讼发展,身体力行,讲究策略,强化正义感、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关心弱势群体,维护公共利益。本文拟对律师参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律师参与行政公益诉讼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胡艺 《江淮法治》2012,(16):1-1
7月29日,武汉市民杨先生到银行取款,由于金额较大,未清点具体数目。近日,杨先生的妻子发现网银账户无法登录,杨先生找到银行询问原因,被告知他上次到银行取钱时,银行柜员多给他400元,由于找不到他,银行只好将他的账户冻结。  相似文献   

11.
解庆利 《中国公证》2014,(12):34-37
正一、强制执行公证的起源及比较法研究强制执行公证是大陆法系公证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些学者认为:"公证书得为执行名义,源于中世纪意大利债务人执行承诺约束制度。"~①据杨兆龙先生考证,古代意大利利郎巴德民族的法律给债权人以特别保护,凡以书面证据证明成立的债务,债权人得取得债务人之财产为执行之担保,即这样的债务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而且这种执行权不  相似文献   

12.
蔡枢衡与杨兆龙两位教授是中国著名的法学家。两人同受民国时期教育之熏陶,故国学功底扎实;又曾留洋国外,受新式教育,并师从当时法学大家,故深谙西洋法学。融中西教育之背景,学识广博,见解高远。两位先生虽已作古,但其著文、其观点,于当世法学研究而言,仍具启发与教示意义。本期《研究生法学》特设“名家重读”栏目,择摘两位先生旧作,既是为重温我国老一辈法学家之治学风格,也希冀为吾等后生晚辈之治学态度提供一种负责任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记述了国际着名法学家杨兆龙先生光辉而悲壮的一生。杨兆龙博士曾是《联合国宪章》最早的中文翻译者;1945年日本受降後,曾受命主持起草《战争罪犯审判条件》;1949年任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检察所代理检察长时,曾帮助中共释放南京“五&#183;二0”案申诸多共产党人及全国近500名政治犯。他是在国内率先提出“法治治国论”、“无罪推定论”的有良知卓识的法学家。1957年他被错划成右派,“文革”中又惨遭迫害,但他始终未放弃在中国推进法治建设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仅有的几篇支持无罪推定的文章显示了诸多学术意义:极端意识形态对法律理性和法治进步的阻碍和迟滞影响未受到充分的理性批判,法学研究之法律逻辑学术基础薄弱,无罪推定的逻辑困惑仍未消除,杨兆龙先生关于无罪推定原则的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尚未被超越,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否能充分吸收无罪推定和沉默权原则,可能的保守倾向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5.
<正>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古城苏州,其前身为蜚声海内外的东吴大学法学院。1915年 9月3日,时在东吴大学任教政治学的美籍律师查尔斯·兰金,为能在中国培养法律人才,以苏州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因而又称“中华比较法律学院”。国内现代法学大师中,王宠惠、吴经熊、盛振为、丘汉平、董康、孙晓楼、杨  相似文献   

16.
邓正来先生话中国法学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学术自由人著称的著名学者邓正来先生于 2 0 0 3年 6月接受吉林大学的聘任 ,正式加盟吉林大学 ,成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在邓正来先生发表就职演说后 ,本刊记者臧彦就中国法学的重建、施教工作计划等问题采访了邓正来先生 ,以下是访谈录。  相似文献   

17.
旧的法的遗产能不能继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中国法学界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并展开热烈的争论,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在这个问题的争论中,显示了"百家争鸣"的气象,这是近来法学研究方面可喜的现象.在我研究了李良、刘焕文、杨兆龙诸先生有关本问题的文章以后,愿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以上诸先生商榷.一、新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和旧法(指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以前的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它们之间无丝毫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1月25日——2014年12月25日)11月25日至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测绘成果管理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等。11月28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了宪法专题报告会。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王健受邀作了宪法专题辅导报告,常委会副秘书长邵向农主持会议。12月3日,全省十一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联席会在延安市召开。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唐俊昌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于 2 0 0 2年 1 1月 2 1 - 2 3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2 0 0 2年环境资源法学高级研讨会” ,会议的主题为“环境资源法律实施机制研究”。本次会议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环境资源法学学术会议 ,环境法研究所重点基地专门邀请了对会议主题内容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学者近 50人出席会议。会议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并得到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等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会议征集论文 2 0…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1 0月 3 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法国驻华使馆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以“环境法与经济”为主题的研讨会 ,会议由法学研究所张若思教授和法国驻华使馆科学教育合作处官员沈天瑞主持。与会中外代表逾百名 ,包括政府官员、学者、律师和企业代表。兹将会议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简述为二 ,以飨读者。一 多角度审视环境  与经济的关系  会议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夏勇教授、法国驻华公使燕保罗 (PaulJean Oritz)先生、中华法国工商会副会长林碧溪 (SybilleDubois Fontaine)女士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