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庆市北碚区三个行政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比较了重庆市北碚区三个行政村土地流转模式,指出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只要适宜当地条件、满足项目发展需要、能够促进农村土地的高效利用,就可以大胆实践,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在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政策主导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长健  徐丽峰 《桂海论丛》2010,25(2):106-1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严重影响着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担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功能,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角度来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提倡农村土地流转,一直是中央农村政策的重要内容。在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及对土地经营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赋予农民完整意义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及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近年来,湖北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积极探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诸如土地流转不规范、保障机制不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快土地流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快土地流转的法规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体系,制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民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兆江 《群众》2012,(7):31-3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农业竞争力、释放农村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纵观当前农村基层发展现状,土地流转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有偏差,总认为进行土地流转是要收回或调整他们的承包权因而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劳动力“三多三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呈现女多男少、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由于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土地流转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跟不上形势、流转行为不规范及土地流转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必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选择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选择是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基础。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行为选择各不相同;阶层意识和阶层特点是影响农村社会阶层土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选择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土地流转的有序性,从政策层面来看:一是要区分阶层特点,遵从不同阶层土地流转意愿,实现土地流转的自愿性;二是要区分阶层特点,合理选择土地流转形式,实现土地流转的多样性;三是要区分阶层特点,明确土地流转参与主体,实现土地流转的高效性;四是要区分阶层特点,转换村级管理者阶层角色,实现土地流转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枣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状况,揭示了我国当前土地流转进程加快、非农资本开始介入、土地流转的范围不断拓宽等积极趋势;同时指出由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立法滞后,农地权属不清,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土地流转呈现农户之间自发转包为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总体偏小的特征;提出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培植核心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板块,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配套机制等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吉萌 《当代广西》2010,(9):33-33
土地耕作由分散到户到连片开发,土地流转由典型带动到遍地开花,全县有9.6万多农民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富川,正是立足农民增收致富这个支点,利用土地流转这根杠杆,撬动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大球,农业、农村、农民正悄然改变!  相似文献   

10.
困境与出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流转是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制度创新。当前,我国农地流转面临诸多困境:农地产权关系不清晰,土地流转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民工社保真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切实保障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不断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和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专业型农业种养大户,加强农地流转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则是破解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困境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怀明 《创造》2003,(4):25-26
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在坚持长期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包括荒地、果园和鱼塘等)的使用权(又称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限时、有序”的原则让渡给其他人使用,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渐达到农民之间、农工商之间收入水平趋同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土地流转推动农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无疑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夯实流转的基本前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正>应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规范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的大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再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流转工作非常重视。"土地流转对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但也仍存在一些需要适应新常态的问题。"全国  相似文献   

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前提,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科学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是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农村繁荣稳定、农民有效增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历了自发流特、逐渐规范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呈现出鲜明特点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是:保护耕地资源,坚持土地流转“三个不得”的原则不动摇;加强立法,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落实;构建市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搭建平台;加强管理与服务,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保障;完善配套措施,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价值认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价值认知是农村社会各阶层进行土地流转的心理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农村社会各阶层对待土地的态度与行为、土地流转的速度与规模。农村社会阶层对土地价值的认知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农村整个阶层体系来看,不同阶层对同一种土地价值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从土地价值的类别来看,农村社会阶层对不同土地价值的认知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社会阶层对土地价值认知的差异是由不同阶层的构成特征所决定的。因此,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要区分不同阶层的构成特征,选择不同的土地流转方式。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促进土地流转的有序化。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4,(12):1-1
目前,在我省部分地区,土地纠纷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出现土地纠纷,有税费改革后农民种田负担大大减轻的原因,有粮价上涨、土地收益增加的原因,也有农村土地二轮延包走了过场的原因。土地承包权是农民最重要的物权。完善土地二轮延包,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农民的承包权,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紧迫需要,是合理流转土地的基础和规范农村经济秩序的关键,是对农村发展起长远作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给每个农户发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农地非农化建设、农民难以得到入股土地经营的股权和农地土壤质量遭到破坏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农地流转、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入股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以及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陈先发  包永辉 《半月谈》2003,(11):34-36
记者最近到苏、皖、豫等省农村调查时发现,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自愿、有偿进行,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基层组织越俎代庖,操按土地流转,有的甚至动用警力,威逼农民就范。在一些地方,土地纠纷已取代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农村群体事件的主要“导火索”。  相似文献   

19.
媒体搜索     
农民可多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新华社10月19日受权全文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  相似文献   

20.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破解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滕州市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