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艳新 《党课》2010,(3):82-84
2009年12月19日,被称为“二战后最重要国际会议”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曲终人散,但13天的漫长谈判只换回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该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一个环境问题,它事关人类的生存;作为一个经济问题,它事关人类发展;作为一个政治问题,它事关国家主权和全球治理;作为一个道义问题,它事关发展伦理和价值观。正因如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最终促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如何看待《哥本哈根协议》,中共中央党校朱虹在《从哥本哈根会议看国际气候政治博弈》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党课》2020,(2):52-61
作为一种典型的全球公共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经历了一个从科学到政治的政治化进程。“今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之年”——这是各界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共识,世界上并不缺少阻止气候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技术和经济手段,但真正缺乏的是政治意志。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之后,国际社会更加认识到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威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近100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受到了广泛关注。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通过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其主要内容为:发达国家在今后3年内每年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100亿美元资金支持,不迟于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本哈根会议以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演变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成为促进国内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证 《党员文摘》2009,(11):44-44
今年5月.我随团去丹麦考察.在哥本哈根短短三天的旅程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哥本哈根人的低碳生活。当地接待我们的官员纳什先生说.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2008年.哥本哈根在英国《Monocle》杂志所评的“世界20个最佳城市”中.以生活质素高和重视环保等因素排列榜首.  相似文献   

9.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2015年12月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协议》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议,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0.
谭扬芳 《党建》2010,(4):62-62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会议期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激烈对抗,并最终因意见分歧严重未能达成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和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仅由美国、中国、印度等五国签署发表了一份未获大会全面通过的备忘录《哥本哈根协议》,所有相关问题不得不延至2010年的墨西哥会议再做讨论。  相似文献   

11.
谌力 《求实》2010,(Z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简称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贝拉中心开幕.会议重点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会议很快在两大阵营互不相让的交锋对峙中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与欧洲提出的“全球治理”,是当今世界两个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全球性话语体系.“和谐世界”讲求“和而不同”,在承认并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平等对话、相互协商,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而“全球治理”则要求以人权为武器来解决全球及有关国家的国内问题,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两大话语体系虽然有本质的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二者应当取长补短、求同化异、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现行国际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与中国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去年底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根据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决策,温家宝总理出席领导人会议并与有关方面合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始终以积极的建设性态度,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遗余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14.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民间称为“岳州班”。1953年始定名为巴陵戏.是湘北人们喜爱的地方大戏剧种。  相似文献   

15.
哥本哈根谈判为何如此艰苦?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各国为何矛盾重重?作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哥本哈根会议的参与者,潘家华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争议焦点与反思》一文中,对哥本哈根会议的背景、主要成果、争论焦点等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并对会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话题背景 《联合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围气候变化大会。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2):14-15
全球气候变化,南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这些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总还有一点距离。但专家提醒,全球气候变化已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要遏制这一趋势,每个人都应选择“低碳生活”。何谓“低碳生活”呢?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世界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锦涛首次提出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主张既是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新时期全球战略的总结。“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的全球战略的主要标志,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以这一战略指导的中国外交是一种“和谐外交”。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治理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和谐外交的根本目标、国际规制、行为主体、重点领域、主要策略等方面,既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反映了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上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从而使其成为自1997年产生《京都议定书》的京都大会后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一次有关气候变化的会议。  相似文献   

20.
哥本哈根大会结束了,最终也没能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让我们看看,早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前,主要国家公布的各自的减排目标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