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是199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人们关注的经济矛盾主要将集中在下面10个问题上:(1)通货膨胀是否还会反弹?(2)国有进济总体经济效益下降的趋势能否缓解?(3)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能否得到缓解?(4)新经济增长点在哪里?(5)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完善?(6)粮食和对物价上涨的预期;(7)股票证券市场中的投机行为能不能得到有效遏制?(8)消费者权益能否真正得到保护?(9)民族工业的名牌要不要得到保护?(10)外汇储备和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公众关注的十个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通货膨胀,已为事实所证明。因此,从理论上弄清通货膨胀的基本涵义,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制止通货膨胀的对策,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通货膨胀,一般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量而出现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属  相似文献   

3.
黄少明 《法人》2004,(9):36-38
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明显上升并不是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开始,只是结构性的价格变动现象,且涨势温和。对于这样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并不需要动用利率上调机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
李郁 《政府法制》2011,(4):24-25
最近一段时间,农产品及一些相关产品陆续涨价,引起了社会对通货膨胀的忧虑。一些经济界人士直言不讳地说这就是通货膨胀,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物价上涨远没有到达通货膨胀的程度。因为,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物价全面、持续和大幅度上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明后年工作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为重点;价格改革的步子将放慢。重视稳定物价,并不意味着停止价格改革,恰恰相反,是为逐步理顺价格创造更为充分的条件。本文就治理通货膨胀和价格改革的关系提出几点思考。物价上涨与价格改革近几年出现的大幅度物价上涨,有人把它归究为价格改革,也有人把它归究为货通膨胀。其实,这里要分清两种不同层次的物价上涨,一种是由于价格改革,调整和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升多于降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例如,为了改变基础产品价格偏低的状况,逐步  相似文献   

6.
张溶溶 《经济与法》2002,(7):20-21,23
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金融深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实行金融体制改革,采取适当措施消除金融压制现象(政府当局未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或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将利率和汇率人为压低所造成的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领域缺乏活力的现象)才能促使经济增长。其中之一就是政府应该解除对存贷款利率的控  相似文献   

7.
谁都知道,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价格体系改革,而价格体系改革中最困难的课题是生产资料的调价。改革十年中,每当生产资料价格调整措施刚刚出名,甚至还未出台,人们就会看到一场市场物价的大波动。国家如何操作生产资料调价,才能既理顺价格体系,又控制住物价上涨指数,稳定住市场?这始终是一切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难题,这里就笔者思考一得与大家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8.
“鉴定证据”时代的来临——一个社会学进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诉讼证明经历二次重大嬗变,第一次是由神证转向人证,第二次是正在进行的由有人证中的普通人证言向以专家证言即科学证据的转变.这种转变是通过科学证据对其他证明方法替代功能以及科学证据在其固有领域的扩展功能两种方式而实现.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政府 市场 公共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政府、市场及公共政策三者间的关系,不仅是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共政策分析中迫切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是政治学也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正如林德布洛姆所说的那样,撇开专横残暴的政府与主张自由的政府之间的区别不说,一个政府同另一个政府的最大不同,在于市场取代政府或政府取代市场的程度。所谓市场失灵,从经济学的角  相似文献   

10.
柯静 《行政与法》2014,(4):25-30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其成立的意义绝非在于短期刺激经济之举,而是在于推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继而为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积累宝贵经验,最终目的则是使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正在构建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充分说明,现代政府只有具备充分的应变能力,才能在法治国合法性的要求之下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逐步确立和发展;然而,我国市场上的交易欺诈、市场主体诚信度下降等现象并未杜绝,甚至有蔓延之势.鉴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其具有自主性、契约性、竞争性等特征,故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市场信用体系基础上.于是,人们逐渐形成共识:建设市场信用体系,①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是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报考公务员成为众多高校学子的首选。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是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和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压力的加大造成的,但实质上是就业市场上价格信号的扭曲导致了高校学子择业价值观的偏离,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和政府的改革与经济社会改革不同步所致。  相似文献   

13.
略论我国国家赔偿的立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的进展,国家赔偿责任及其立法问题开始受到注意和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确立国家赔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立法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已着手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对国家赔偿制度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拟以本文对我国国家赔偿的若干立法原则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经济形式的商品生产者——经济实体或企业的资不抵债现象,从而破产与破产立法问题突出地表现出来。目前,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理论界探讨和争论的对象,而争论的焦点在于国营企业可否破产。本文拟以国营企业破产问题为主,联系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对我国制定破产法的客观必要性作一些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包含着完备的各类市场体系。人才市场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要素市场。伴随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才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得到了培育和发展,目前全国人才市场生机盎然,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总战略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特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和突破口,寓政治体制改革于经济体制改革之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改革的初衷和原动力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本身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也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在内的政治(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其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不同利益地区和不同利益群体日趋多元化的过程,从而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正在全力反通货膨胀。由于法律手段不力,经济手段不灵,在宏观经济失控的情况下不得不强化行政手段。这在整治时期是非常必要的,但并非长远之计。因为行政手段的强化是与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的。从长远看,在商品经济、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反通货膨胀将是长期性、经常性的任务,应该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健全法制、培育市场,逐步建成控制通货膨胀的法律机制和经济机制,以适应新经济体制的需要。从法律机制看,当前的通货膨  相似文献   

18.
回扣、手续费是伴随商品市场的发育、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回扣、手续费现象,由“地下”转入公开,由个别走向普遍,愈演愈烈。针对这个问题,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际部门曾进行过激烈的讨论,许多专家学者和司法实际工作者在深入分析回扣、手续费现象后,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观点和司法对策,然而仍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当前,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精神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贯彻、实施,回扣、手续费问题如何从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经济行为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是指政府依据市场经济固有的运作规律,运用调节手段影响微观经济活动并使之纳入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目标,使市场经济得以正常有序运行的宏观调节和控制。确定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关键是看这种行为是否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其行为目标是否通过市场来实现。象政府直接投资兴建某项公用事业工程的行为,虽然也属于政府经济行为,但这种行为从总体上不是通过市场实现,因而它不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具有驾驭全局的宏观性特征,而且又因其经过市场才能影响市场主体的…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们一直把投机倒把罪作为打击的重要对象。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投机倒把罪与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市场经济矛盾日趋尖锐,因此,在修订刑法时取消投机倒把罪名已势在必行。第一,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僵化的统制市场管理秩序,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市场机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已向全社会经济生活渗透。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行债券、股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任何一个商品经济社会必然发生和发生作用的现象。这样原来作为投机倒把罪处理的诸如坐地批发、黑市经纪、居间牟利、转包渔利已不再认为犯罪,就是期货交易、私营企业雇工剥削收入也视为合法。因此我们在修订刑法时应以保护社会主义新商品市场机制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