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人文荟萃     
人文荟萃相国寺的“酒色财气诗”相传,苏东坡有一日在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酒意兴致,佛印和尚便挥毫题写起“酒色财气诗”来。酒色才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席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  相似文献   

2.
《南方周末》记者对近年来一系列囚言获罪案件调查后发现,从重庆“彭水诗案”、山西“稷山文案”、山东“高唐文案”,到河南“灵宝帖案”,当事官员被“问责”后,纷纷继续升迁,而被他们追捕的当事人,至今仍生活在恐惧之中。而就整体而言,“地方官员违法成本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3.
成克杰案、胡长清案、广东湛江案,这些大案一度震惊中外,然而却很少人知道查办这些著名案件的幕后指挥者,在他的办案生涯中,曾创下了中纪委办案史早的“四个第一”。李善有诬陷案,是中纪委办案史上成功办理的第一起诬陷案;  相似文献   

4.
赵客 《廉政瞭望》2021,(6):58-58
为东坡居士做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早从语文课本上了解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苏轼,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我们吃着东坡肉,吟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笑千年前的大文豪是这样的吃货。苏东坡在普通人眼里不是一个一千年前的陌生人,人们的心中眼中已经有了他大概的轮廓。另一难题则是史料的选择。北宋虽然迄今已经千年,但苏东坡毕竟一时豪杰,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中,都留下了关于他的史料。如何梳理这浩瀚的史料,将其称为自己的写作工具?如何在这些史料中筛选出“正确”的内容?这些史料是否为真?还只是后人牵强附会,用名人效应来讲的小故事?再者,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珠玉在前,影响范围直达海内外。如何不重复林氏之路,写出更精彩的东坡传记?  相似文献   

5.
《党建文汇》2002,(11):31-31
原山东省水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程震(已故)因雇凶杀人,“性质极严重,影响极恶劣”,近日,被山东省纪委开除党籍。这起发生在8年前的厅级干部雇凶杀害厅级干部案,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查实的最高级别党政干部雇凶杀人案。  相似文献   

6.
近一段时间,从习水“嫖宿幼女案”到杭州“飙车案”,从深圳“金首饰案”到湖北“女服务员刺官案”,再加上湖南的“罗彩霞案”,多起个案在舆论的强烈关注下迅速演变成轰动全国的“影响性诉讼”,汹涌的舆情对承办案件的地方司法机关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朱岩 《党史纵横》2012,(8):44-45
阿垅(1907-1967),原名陈守梅,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七月派”代表诗人,也是卓有贡献的文艺理论家。1955年因“胡风案”被捕,并于10年后被判12年徒刑,1967年死于狱中,1980年获得平反。一生著有长篇小说《南京》(《南京血祭》),诗集《无弦琴》,文艺论集《人和诗》、《诗与现实》、《作家的性格和人物的创造》等。  相似文献   

8.
世人都知道齐白石的画好,而不知齐白石的诗好,这是因为齐白石的画名太响,画名压倒了诗名。其实,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按照齐白石自己的说法:“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相似文献   

9.
轰动一时的“彭水诗案”主角《沁园春·彭水》中所指的“华仔”、彭水县原县委书记蓝庆华被免职后,于2007年2月14日被任命为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对“彭水诗案”的处理结果很有意见。  相似文献   

10.
关于喧嚣一时的因“宜黄拆迁案”8名官员被问责,而引起的“当官有风险,从政须谨慎”的讨论,这几天在我脑海里又泛起了些许浪花。  相似文献   

11.
隆尧县梅庄村是冀南平原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却实现了10年来仅发生过3起离婚诉讼案、1起轻伤害案,连续20年没有发生群众信访案的“壮举”。成为全省“平安建设”的典型,多次被评为省级“村民自治示范村”、“文明村”。因为治安好,附近群众都愿意与梅庄人打交道、结亲家。梅庄村平安和谐,风景独好,凝结着当地干部群众对平安和谐“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2.
雪飞 《党课》2014,(10):87-89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的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轼不仅文采飞扬,在家庭教育上也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9,(7):59-6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接连曝出几起典型案件——湖北巴东“服务员刺死官员案”、贵州习水“官员嫖宿幼女案”、黑龙江通河“48户农民状告官员与恶势力霸占耕地案”和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人案”。这些起初本来是很小、很偶然、很个别性的事件,由于种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很快扩散为某种群体性公共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7,(5):76-77
王仲,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因贪污腐败襁怆毙的县委书记,其腐败行为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王仲一案被人称为“改革开放第一案”。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不是“唐僧肉”——壶关县辛村学区乱收费一案剖析龙义新科“辛村学区各年级每个学生收费都在90多元,比邻近乡镇学区每个学生多收30余元。乱收费给农民造成严重负担,部分学生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离开校门……”这是1997年3月一封封来自辛村学区家长反映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山野里。虽有雾,因了空旷,还是亮堂了不少。何况还有金碧高挑的银杏树,齐刷刷披挂起金甲。金灿灿的落叶,躺了一片,与高枝上的叶片,相互对称,营造出一派镀金般的梦幻氛围,煞是诱人。唐人王安石有诗云:"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是也。他咏的是,菊花被西风摇落的情景,更有东坡与王安石,"黄州菊案"的趣事在里面。而眼前的这番景致,则是金色银杏叶的飘落情致,与王  相似文献   

17.
随着陈水扁境外洗钱案曝光的深入发展,昔日低调、隐匿的“境外天堂”(指为境外储户开设隐匿账户的银行——本刊注)被揭开神秘面纱。“境外天堂”因帮助权贵洗钱、企业逃税,对国家和社会造成负面;中击而变成世界公敌。  相似文献   

18.
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赏析]《咏风》一诗,不仅是王勃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千古传诵,绝非偶然。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  相似文献   

19.
骚乱因枪杀而起,但只是“蛋糕上的樱桃”而已,问题在于政策以及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0.
城管贪腐链     
陈翔  王婧 《廉政瞭望》2012,(16):34-35
因“暴力执法”备受争议的城管,近年又相继曝出腐败问题。目前,广州官方曝光数起城管腐败系列窝案。据广州市纪委通报,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张建国在2009年至2012年间受贿300多万元,被立案查处,并牵出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花都区另6人,形成系列案。张建国应是目前中国城管系统落马级别最高的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