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俊 《群众》2021,(2):33-34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新基建”的关键支撑,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推动化工、钢铁、纺织、机械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江苏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化工产业具有大耗水、大运量、大进大出的特点,江苏2/3的化工产能集聚在沿江地区。近年来,全省上下大力实施“263”减化、化工企业“四个一批”、“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沿江化工园区和企业整治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十四五”,我们要进一步破解“化工围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化、安全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从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化工产业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全省沿江区域化工产业带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整合,成效显著,沿江化工园区经济规模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化工产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大局意识,对沿江八市协同保护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沿江化工产业转型发展。2019年4月,《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  相似文献   

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保障化工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效防范环境等风险,规范和引导全省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沿江是化工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类化工产业园。当前,江苏沿江化工产业亟待转型升级。首先,江苏沿江化工企业数量南多北少,南岸分布密集且发展较快,北岸分布散乱且发展滞后。其次,江苏中小化工企业半数以上都散布在化工园区之外。这些零散布局的化工企业普遍面临能源、用地和公用工程等要素供应方面的刚性约束,面临环境容量指标日益收紧、安全生产措施要求日益提升的压力,面临企业技术  相似文献   

5.
长江航道作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重要水路运输大通道,在流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长江航道是流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江航道的间接生产性,不仅影响着直接生产部门的成本和利润,而且为其他产业创造发展机会,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正效应。因而,长江航道对沿江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岸线土地增值、沿江城市化进程、自然环境的改善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12)
<正>江苏沿江和沿海地区是化工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化工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江和沿海,形成了4家国家级、6家省级、30多家市级化学工业园分层集聚的格局。总体来看,江苏的化工产业结构和布局仍然存在多个问题。一是统筹谋划不足。多年来,长江南北两岸的化工产业发展缺少统筹谋划。南岸的化工企业分布较为密集,发展较快,而北岸的化工企业分布比较散乱,发展也比较滞后。有些地方在上马石化项目时,虽事先进行了园区规划、环境评价、安全评估,但主要是单个  相似文献   

7.
朱乃新 《群众》2007,(6):21-21
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全球产业体系重组和转移加速,国际分工深化,启动了发展中国家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并与发达国家的结构“调轻”和产业“升高”交融互动。审时度势,江苏新一轮沿江开发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沿江基础产业带产业发展定位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沿江地区在原先的产业基础上发展起了新材料、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而且产业规模和集中度、产业  相似文献   

8.
郭胜伟 《政策》2011,(9):49-51
长江岸线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水域、陆域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武汉沿江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条件优越、发展环境优良,具有不可多得的港口岸线资源。合理规划、布局武汉沿江产业发展,科学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沿江产业发展体系,对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鄂政办发[2018]8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支持全省沿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8年12月17日支持全省沿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等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相关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8]24号)、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10,(5):F0003-F0003
鄂州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与武汉毗邻。近年来,鄂州市秉承良好的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沿江经济,推动产业沿江集聚。目前,《鄂州市沿江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发展定位是: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高端、绿色先进制造业走廊,规模经济显著、专业化分工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带。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15)
正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破"化工围江",治"长江病痛"。如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相关单位的行动自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长江大保护,千秋之大计。化工产业愿意做先锋队、主力军。"在春回大地、绿满荆楚之时,来自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政府、园区、科研院所、典型化工企业的代表近300人,  相似文献   

12.
李安妹  刘丽娜 《群众》2020,(6):64-66
大型化、集群化、基地化是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趋势,如美国的墨西哥湾、日本东京湾、新加坡裕廊岛、沙特朱拜勒和延布石化工业园等地都形成了世界级石化基地。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的位于美国墨西哥湾区内的休斯顿化工产业集群,是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化工产业集群,约85平方千米的产业区内吸引着近130家炼化和上下游化学品生产公司驻扎在此,堪称化工产业的“航母集群”,仅大型化工企业就有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巴斯夫等国际知名行业巨头。这使得休斯顿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能源和石化工业中心、世界第二大石油化工集聚区,被誉为“石油之都”。  相似文献   

13.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我省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依托煤炭、磷矿、水力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煤炭、电力工业和煤化工、磷化工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产业体系,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省人民政府已将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确定为重要支柱产业,促进煤电化产业协调发展对于将我省资源优  相似文献   

14.
卞彬  李柱 《重庆行政》2014,15(6):67-71
正纵观世界各国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区,几乎都布局在主要江河流域,流域经济区已成为各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带和城市密集带。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四项战略定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有利于挖掘中上游腹地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  相似文献   

15.
张家炯 《群众》2023,(8):18-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为发展主战略的连云港,正在经历着从“制造”到“绿色智造”的蝶变,且在转型升级中走出了一条转出新优势、重塑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连云港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坚决关闭退出环保安全水平不达标的化工企业,加大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壮士断腕的短期阵痛换取化工产业的长远发展。2017年以来,累计关闭退出不达标化工企业266家,整治投入总额超100亿元。  相似文献   

16.
5月22日下午,市人大代表虹口团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赴上海中远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就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开展视察。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7,(23):35-42
前言 造纸产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造纸产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规模效益显著的特点,其产业关联度强,市场容量大,是拉动林业、农业、化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造纸产业以木材、竹、芦苇等原生植物纤维和废纸等再生纤维为原料,可部分替代塑料、钢铁、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梧州不缺好的产品和产业,真正缺乏的是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梧州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梧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内生型增长的发展模式,必须走集聚吸纳之路,而集聚吸纳的载体就在沿江。优化沿江工业布局,有利于梧州承接东部产业的梯度  相似文献   

19.
当下,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化工生产却伴随着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化工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是化工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化工生产的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的生产管理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0.
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明志 《前沿》2012,(10):173-174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有时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时,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化工方面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有关科技工作者有必要熟悉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掌握其翻译技巧。作为一种特殊用途英语,化工专业英语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本文在分析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