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制博览》2008,(7):9-10
大凡乱国枭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李辅国是此中圣手。阿谀奉迎,溜须拍马,他不学就会。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他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己,他从不手软。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无用了则手起刀落,痛杀干净。  相似文献   

2.
叶兆言 《法制博览》2010,(14):18-19
小说家马丁来我家做客,他在德国很有点名气,年龄比我略大几岁。交流都要通过女翻译,我们不断点头,不断微笑,不成不淡地说些什么。谈文学有时候就是指名道姓,为了表示对德国文学的尊重,我报了一堆德语作家的名字,从古典说到当代,从正宗的德国佬,譬如歌德,譬如格拉斯,说到用德语写作的非德国人,譬如杜伦马特,譬如卡夫卡。  相似文献   

3.
执拗     
罗西 《法制博览》2010,(2):36-36
章太炎大骂袁世凯的故事,曾经一度被传得神乎其神。为了讨要办公经费,章太炎到总统府找袁世凯,一言不合,在总统府掀了椅子,踹了桌子,砸了花瓶。袁世凯派人把他拉走,软禁到北京钱粮胡同一所新居。但软禁归软禁,给章太炎送吃送喝,还允许他的朋友和学生前来探视。章太炎憋得难受,天天靠骂袁世凯消愁解闷。他常常一边嚼花生豆一边咬牙切齿地喊,杀了袁皇帝!  相似文献   

4.
李秋 《法制博览》2009,(17):65-65
京剧《草桥关》中姚期有一句嘱咐姚刚的唱词,“天威莫测儿要多加小心”,这是他一生政治经验的总结,是一点也不错的。专制君王特别是秦皇汉武朱元璋这类“雄主”,舍得杀人,尤其舍得杀自己人,其“天威”之“莫测”,有时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比如说,朱元璋杀了自己的亲家、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却又向李的儿媳、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承诺,216年之后,一定给李家平反。  相似文献   

5.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10,(17):35-35
在非正常死亡的中国文人中,屈原、蔡邕都排在前列。提到蔡邕的死,必然要涉及到的两个人,就是《三国演义》开篇时的董卓和王允。这两位,一为武将,一为文臣,一为丘八,一为书生。按道理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蔡邕有一百个理由应当死在董卓手里,董卓也有过要杀他的意思。然而,杀人如麻的军爷,却对这位大师,表现出一个大老粗干部,对于知识的莫大尊敬和言听计从;相反。同为知识阶层、而且也不大精于杀人的王允,却下令将蔡邕杀了。  相似文献   

6.
王国华 《法制博览》2009,(14):35-35
现在看来。包公铡包勉的故事,基本属于投诉无门者的自慰,但是人民需要这个。试想想,这个清官连自己的亲侄子都敢铡,光棍到如此程度,还有什么顾及的。有事去找他,肯定没错。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假戏真做,人们又编出了续集《包公赔情》。包公赔情的版本也各不相同。我看过这样一个比较顺理成章的版本:包拯上来就说明自己把侄子杀了。  相似文献   

7.
包公的年薪     
李开周 《法制博览》2009,(11):48-49
包拯一生干过好多工作,最开始做天长知县,后来做端州知州,再后来做户部判官,再后来做京东转运使,再后来做陕西转运使,再后来做河北转运使,再后来做三司户部副使。从三司户部副使的岗位下来以后,他又回到地方任职,先后在扬州、庐州、池州、江宁等地做第一把手。到晚年,他重新杀回京城,做开封府府尹,做御史中丞,做三司使,做枢密副使。  相似文献   

8.
佚名 《法制博览》2010,(8):79-79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那种自己厉害的人,而是使厉害的人为他工作的人。刘备这样的领导是真正厉害的人,曹操这样的人不行,嫉妒杨修,就把杨修给杀了,以曹操的才华,他如果有刘备的胸襟的话,三国根本就没有,只有一国。  相似文献   

9.
叶树浓 《法制博览》2009,(11):45-45
《三国演义》里冤死的武将不少,尤为典型的是魏延,这么智勇双全、身经百战、忠心耿耿(起码对刘老板是如此)的一位猛将,最后却挂在自己最信任的伙伴马岱刀下,落得个身首异处、夷延三族的下场。魏延的死,是被他那倒霉的后脑勺所害。他第二次出场杀了韩玄,救了黄忠投刘备。谁知诸葛亮这家伙不但不念其功,反而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18世纪叱咤欧洲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他因为修建王宫挡住了一旁的风车而被磨坊主诉至法庭,最终被判赔偿磨坊主损失,国王竟也乖乖地支付了罚金。直到今天这个风车还伫立在腓特烈大帝的宫殿外,作为德国法治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正是这位皇帝,以奉行“强权即公理”的原则为世人所知,他的一生都和权力、欺诈、杀戮纠缠在一块,曾多次将战火烧到别国的土地上,而他本人也成为德意志军国主义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