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农 《党员文摘》2006,(12):45-45
《党员文摘》今年第八期“社会缩影”刊登的小说缩写《老范》,是一篇反映现实生活、针砭时弊的力作。小说紧贴生活.反映现实。作品所讲的故事真实.人物形象鲜明,思想性强。文中的那些人和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所折射出的道理,令人信服.发人深思,读后让人久久难忘。  相似文献   

2.
赵瑜 《当代党员》2008,(6):68-68
我在一幅摄影作品前凝思,它拍摄于1996年3月22日,照片的旁边有这样的文字:这是一个21岁的母亲面临的痛苦选择。两年前,她从山区农村来到城市,在一个批发市场卖菜.与一菜贩子同居,有了一个私生女。不久,那个男人锒铛入狱,这使她和孩子的生活失去保障。此时,孩子醒了,哭声让她揪心;睡了.她又倍感生活的无奈。她迷惘地说:“我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留下,然后把她给人……”  相似文献   

3.
“蝴蝶迷”是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中的女土匪.读过这本小说的人,估计对她的长相印象不浅。  相似文献   

4.
余玮 《党史纵览》2011,(9):19-23
“男同志能干的,女同志也能干!为什么不让女同志参加参谋训练队?”17岁的陈慕华站在了毛泽东的面前.她那纯真坚定的要求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于是.她被正式批准进入延安抗大参训队。  相似文献   

5.
明红 《党史文苑》2006,(3):44-46
杨绛先生的家在北京西城南沙沟.杨绛先生是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翻译<唐·吉诃德>).2004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杨绛文集>8卷本,计240余万字,分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翻译作品等卷.  相似文献   

6.
孙其勇 《世纪桥》2009,(24):31-33
苏童的小说内容和场景总是离不开故乡苏州,在作品中经常将青少年时期的看到的场景写入作品,将作品打上苏州地域的烙印,苏州的老街、苏州的内河、苏州的水以及游走在街头的市侩的小市民们,在苏童的笔下,都作为特有的苏州地域特色的风景呈现出来,展现苏州古城迷人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7.
闺密小美有句至理名言,她说:“五年后,我们都会很好.”大一的时候,她把这句话作为QQ签名,从此一用就是好多年.  相似文献   

8.
季文君 《世纪桥》2013,(5):121-122
乔治·爱略特(1819—188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百余年来,爱略特以及她的作品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文学评论界虽然从伦理学、文化研究、女性批评等诸多视角对乔治·爱略特的众多小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这些小说所体现出的帝国意识主题却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她的作品中白人和有色人种、男权与边缘化的女性、文明和野蛮等二元对立比比皆是,帝国意识贯穿于爱略特的文学创作始末。本文以帝国的自我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爱略特小说中的帝国意识。  相似文献   

9.
爱的奉献──记万涛烈士夫人冉启秀向同伦“她的心灵最美,她的感情最深,她的品德最贤淑,她的为人最可敬……”这是1984年,中共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在落实烈属冉启秀的政策时对她的评价。一时间,冉启秀誉满武陵山,到处都在传颂她那纯真的爱情所表现出来的高尚...  相似文献   

10.
他日重逢     
肖遥 《廉政瞭望》2014,(23):75-75
行为艺术家Marina在纽约发布新作品“凝视”,1400名观众排队进入,与之对视。有人对着她大喊大叫,有人现场向她求婚,有人在她面前突然脱下衣服赤身裸体……都不能令冰雕般的她动容。但当她22年前分手的情人、她的灵魂伴侣、德国行为艺术家Ulay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时,她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伸出双手,十指相扣……有人解读称:“若他日与你重逢,我该如何向你问候?以沉默,以眼泪。”这也许是旧日情侣久别重逢里最诗意的场景。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12,(18):39-39
本期推出李焕民的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创作于1963年,作品规格54.2×49cm,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并作为封面,  相似文献   

12.
钟芳 《理论与当代》2011,(10):52-52
《一问一世界》是资深节目主持人杨澜写下处女作《凭海临风》之后的最新传记作品。在这本书中,杨澜以温馨隽永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她从1990年~2010年的岁月故事中,通过采访500多位世界精英人士,立体地展现了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本名张焕.祖籍河北唐山丰润.1920年生于上海。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长女李菊耦。早年,她曾随父母寓居天津,后定居美国.1995年病逝。其一生创作有大量小说、散文、电影剧本及文学论著等。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2,(18):39-39
本期推出李焕民的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创作于1963年,作品规格54.2×49cm,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并作为封面,  相似文献   

15.
朱伟光  朱伟华 《党建》2010,(7):29-30
孩子们的需要胜过一切 1995年,22岁的她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迈上讲台,内心充满憧憬和希望,窗外,蓝天、白云、杨柳;窗内,一张张纯真活泼的脸庞,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她被医生诊断为右肾癌,要求她尽快赴京治疗。  相似文献   

16.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9):99-100
小时候爱听相声,对常宝霆先生说的一个“小段儿”印象很深.作品讽刺了一部分说话不讲究艺术的人,结果在生活中闹了笑话并引起他人不快的例子。记得作品里有一个负责上菜的服务员,张嘴就喊:“谁的肠子?”顾客无奈,只得回答说:“我的肠子。”服务员接着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女运动先躯蔡畅是党内外知名的红色大姐,她的家庭也是公认的革命家庭,哥哥蔡和森、嫂子向警予都是中共早期著名的领袖人物。蔡畅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对革命的绝对忠诚与对亲人的深沉爱恋交相辉映,凸显出她热烈纯真的个性特点。随手掬一捧历史长河之水,透过水之清澈,我们仿佛触摸到这位“巾帼领袖”忠贞不渝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8.
如果要问张玲,当大学生村干部最让她感动的是什么,她会不假思索地说:“看见留守孩子的纯真笑脸。”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的张玲,2007年参加了成都市新都区“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经过公开选聘,成为了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9.
胡建玲。中共党员,河北区育婴里小学英语教师。从教20年来,她辛勤耕耘,用爱心呵护每一颗纯真幼小的心灵,用真情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她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男同志能干的,女同志也能干!为什么不让女同志参加参谋训练队?”17岁的她站在了毛泽东的面前,她那纯真坚定的要求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于是,她被正式批准进入延安抗大参训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