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3月18日以来,《遵义日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专题调研方式,就新时期地市级党报如何增强影响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地市级党报在本区域内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影响力的程度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只有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继续改革创新,地市级党报的影响力才可能不断增强;只有地市党报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其舆论引导力和自身发展能力才可能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2.
党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但党报不会因为是机关报而自然成为主流媒体,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权威性报道来显示自己是主流媒体,并受到受众认同。地市党报需要不断创新,需要有名牌栏目的支撑,通过打造名专栏名版面乃成就名记者名编辑的捷径,增强报纸可读性与影响力,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负有重任。《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和机关刊物,《四川日报》及其农村版《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党的建设》杂志是省委的机关报和机关刊物。中央和省委的党报党刊是  相似文献   

4.
品牌体现了媒体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是媒体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竞争力的物化力量。媒体只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保持强大的舆论影响力,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在我国主流媒体中,党报是报业的"旗  相似文献   

5.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负有重任。《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和机关刊物,《四川日报》及其农村版《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党的建设》杂志是省委的机关报和机关刊物。党报党刊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工具,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省委指示精神的重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地市党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读者,赢得更大的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三贴近”上做好文章。本文论述了落实“三贴近”是增强地市党报权威性和真实性的需要,也是扩大地市党报影响力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了落实“三贴近”提高地市党报竞争力的若干途径,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晚报、晨报等都市报纸的兴起,地市党报的发行越来越难,因此地市党报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发行市场,找出自身的“卖点”,在稳定发行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在发行市场的夹缝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党报姓党”仍是竞争优势和强势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耳目。党报作为主流报纸,其政治优势是非主流报纸不可比拟的,它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地市党报作为党的地方性机关报,其特性和任务决定了它只能姓“党”,必须围绕地市党委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新闻报道。这一特性和任务既规定和限制了地市党报的服务定位,也赋予地市党报生存竞争的优势和强势,使之具有都市报等休闲报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1947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央决定在华北解放区新创办履行中央机关报职能的党报。在新的《人民日报》定名前,毛泽东、刘少奇称这个即将创办的党报为"大党报",以区别于其他解放区的党报。就是这个"大党报"通过刊发社论,引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舆论。从农村编辑部走向国家首都,《人民日报》主要通过刊登新华社社论引导舆论,胡乔木是社论的主要撰写者"大党报"《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创办于河北平山县里  相似文献   

9.
汪家驷 《党建》2013,(9):31-33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要多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作为党的宣传主阵地和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党报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在办报实践中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肩负起党报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党报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能够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够在读者中产生更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是为适应其受众需要而办的;如果一种媒体不能适应其受众的需要,不被其受众所认可,它就不仅没有市场,而且连存在的必要都没有了。由于各种媒体的性质、特点、定位不同,其受众构成、受众需要也有所不同。以报纸为例,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不同,党报与晚报、都市报不同。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报纸,都只有对自身受众的需要有所了解,并针对自己受众的实际需要采取对策,才可能赢得受众的认可。本文仅就地市党报的受众需要及适应对策谈一点浅见,以期得到行家指教。一、地市党报的受众范围从理论上讲,地市党报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它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和耳目,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它应该是面向全体人民群  相似文献   

12.
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地市党报应如何迎接挑战?目睹国内报业的分化组合,地市党报该怎样谋取发展?把握趋势,方能冷静应对。只有关注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只有了解大局,才能更好地处理微观;只有前瞻将要发生的,才能更好地确定现在要做的。一、报业发展的形势从地市党报的角度看,面临的形势是挑战大于机遇。这至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察: 经济全球化,境外媒体将随之进入。中国加入WTO,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由政策性选择转变成战略性走势,如果说上一个世纪我们的对外开放更多地是出于政治性考虑的话,现在我们的对外开放则是战略性的调整;另一方面,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同时,外来文化,包括新闻信息的冲击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真实。2000年10月,丁关根同志在上海新闻出版广  相似文献   

13.
新论摘编     
主流新闻是党报参与竞争的优势《传媒》上刊文说,正确引导舆论是党报的神圣职责,也是党报参与报业竞争的最大优势。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政务新闻必须是党委机关报的主流新闻。如何把主流新闻写好、传播好,是实现舆论引导的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对主流新闻的应付,既违背了党的意志,又会失去党委机关报的最大优势。过去我们会议新闻过多,领导活动的报道太多,群众不够满意。这正是要改进的。这种改进,不是应付或者放弃,而是要将会议新闻、领导活动的新闻、工作性新闻写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报纸跨区域创办政策的放开,加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报到地市抢占市场,地市党报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的报业市场中,地市党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传播优势,其区域影响力是垄断性的。然而,近几年来以市场为指向的一批批都市报迅速崛起,其市场覆盖率、绝对发行量不少都超过了当地党报。那些走向成熟的晚报、都市报,功能定位正,努力从“拾遗补缺”、“茶余饭后”向主流报纸转变,向地市党报的“老大地位”提出了挑战。另外,随着网络对生活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15.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促进社会合谐,推进科学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才能把好舆论导向关,提高引导舆论的能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  相似文献   

16.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仅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党报尤其是地市报的新闻宣传创新明确了重点和目标。新闻宣传创新,突破口在“三贴近”。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想走出低谷,有所作为,必须围绕“三贴近”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湘潭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坚持“三贴近”,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党报要闻版是整张报纸的“门面”,是发挥党报主流媒体作用、正确引导舆论的“龙头”,更是党报工作者倾心以待、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前沿阵地。可以说,一张党报的整体办报质量和舆论影响力,最直接、最集中体现在要闻版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上。  相似文献   

18.
李萍 《党的建设》2007,(12):45-45
地市党报是地方党委、政府引导舆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反映群众呼声的主流媒体。在激烈的报业竞争  相似文献   

19.
为做好2010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日前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通知》(津党厅[2009]16号)。文件指出,《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机关刊物,《天津日报》、《支部生活》杂志作为市委机关报和市委主办的党刊,是中央和市委指导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0.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往党报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了,受众有了较之过去更多的选择空间和选择自由,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加强对报业市场竞争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