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地了解和总结了边区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调动了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加强了各级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而且,"三三制"的实行,使党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权的作用,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2.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地了解和总结了边区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调动了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加强了各级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使党转变领导方式、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权的作用,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成功领导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此期间,聂荣臻同志站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角度,以改造旧社会,建设新制度,解放农民为前提;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巩固扩大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为依托;以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为目标,形成了独特的群众工作思想。聂荣臻群众工作思想在晋察冀边区的成功实践,对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在华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了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基于对晋察冀根据地社会阶层状况的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以民族抗战为契杌,以乡村社会整合为内在源动力,以经济整合、政治整合、思想文化整合、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整合机制,整合了边区各种资源,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以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在华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了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基于对晋察冀根据地社会阶层状况的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以民族抗战为契机,以乡村社会整合为内在源动力,以经济整合、政治整合、思想文化整合、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整合机制,整合了边区各种资源,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以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了广泛的对敌斗争,创建了大小19个抗日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建立了包括各党派、各阶层及一些爱国人士参加的民主政权。抗日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给广大人民群众以充分的抗日民主自由权利。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抗日战争初期即遵照中央指示,改造旧政权,建立抗日政府。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前后,又致力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创立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形式,开展了广泛的精兵简政运动,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推进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根据地的影响下,抗日根据地范围逐渐扩大,中国共产党也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配合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晋察冀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问题,在党的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以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制胜法宝。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依托。"三三制"政权与协商民主的实践,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13年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局部执政的历史。所谓局部执政,就是共产党在局部地区和局部范围内掌握政权,它是通过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建立民主政府来实现的。这些根据地有的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并保存下来的,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后来称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先后领导创建了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和华南等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并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这些政府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但实际上由共产党统一领导;这些政府的行政区划和机构名称,基本上执行国民政府的统一规定,但政…  相似文献   

11.
"三三制"政权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民主联合政权,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在中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三三制"政权的创建与实践,适应了当时国内社会各阶级、阶层关系发展的深刻变化,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各抗日根据地的生存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有效化解抗日根据地的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夺取抗战最终胜利、促进新中国的诞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新时代改善党对政权的领导、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党协商民主萌生于中国共产党为求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开展的党派协商合作实践之中。"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于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新兴政权模式。"三三制"民主政权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政治形态,是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初步实践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创造性地实行了一种新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三三制”政权。它是由共产党和各派进步实力共同参政的民主政权,并且这一政权形式被明确规定在宪法性文件《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三三制”的原则在根据地得到了彻底的贯彻执行,共产党按照“三三制”在边区进行了选举,组建了新的政府和参议会,并重新构建了政党制度。这样做的结果是调动了各方抗日的积极性,不仅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并且也提高了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对中国日后的民主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奉行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际上包含了凝聚中华民族最广泛力量共求振兴的目标,这与五十年前的“三三制”原则精神实质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是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以新民主主义政权为基本体现的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日益完善的必然结晶。它把在根据地已经实行的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司法制度、经济文化政策等,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基本模式,是宪法性的文献;它又是抗战胜利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产物。它树起了与国民党对立的宪政旗帜,为新民主主义宪政在全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由于贯彻和执行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推动了抗日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顺利发展。通过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知识分子政策的分析和考察,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在改革及建设大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三三制”民主政权与政党制度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为了顺应民主的潮流,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是以民主为轴心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其政权结构以共产党领导为前提,并包容多党多派的多元成分。“三三制”政权开拓了政党制度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各根据地均开展了大规模的选举运动。分析其政治功能,在民众方面,它促进了根据地民众的政治动员,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培养了公民的民主观念,加强了民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监督;在共产党自身方面,选举运动使中共宣扬的民主理念和民主价值得到落实,它是根据地政权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且对外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18.
政权人员的组成,表明了政权的性质,也表明了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抗日根据地政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1940年开始实行“三三制”,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对于“三三制”,一般都把它理解为抗日根据地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问题。从狭义上看,这种理解并没有错,而且明确这种人员的分配比例是重要的。但又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人员的分配比例问题,实际上它包括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一系列原则问题,即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性质、成员分配、组织形式、中共的领…  相似文献   

19.
从民主制度的角度来理解抗日根据地推行的"三三制",它是一种"新民主",讲求多方协商;它不同于苏维埃制,作为策略的统一战线与政治民主相得益彰;它表达的是共产党人的自我约束。它不仅表现在当时的政权实践中,也在当时根据地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初步表现。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民主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中共所建立的“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推进民主进程的杰作。因为这种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革命的专政”。并且在人员的安排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这方面相关的研究不少,本文仅就抗战时期中共民主建政问题提出三点粗浅的认识。一、“三三制”民主建政的实质是党和非党的联合民主政治作为一种制度性设施,必然要落实到政权上,离开了政权,民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