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共行政:政府行政与非政府行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行政学将公共行政等同于政府行政。近百年来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突出了非政府主体公共行政的作用与意义。本文认为,当代公共行政应包含政府行政与非政府主体公共行政两大部分。与政府行政相比,非政府主体公共行政具有行政内容的服务性、行政性质的非权力性、行政方式的非集中性、行政组织的多样性等特征。当代中国的非政府主体公共行政由基层自治行政、公共事业行政、志愿组织行政、社会中介行政构成。  相似文献   

2.
以往各国政府都采用了官僚制组织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其弊端不断显现。时至今日,公共行政应该弘扬一种以合作理念为主导价值的服务行政治理模式。这种合作理念是诚信、平等、谈判与监督诸理念于一体的综合价值体系。对传统公共行政价值取向及其官僚制反思与扬弃,弘扬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理念是通向未来服务行政社会治理模式的现实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行政主体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我国的公共行政中,政府行政依然是最重要的、居于主体地位的公共行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政府公共组织作为政府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已经在拓展公共行政领域,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行政的效率与品质方面越发表现出其优越性。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公共行政是公共行政主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也将大大推动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治理理念的盛行和实践,非政府组织已成为重要的治理主体,已成为政府发挥经济调控、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帮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与监管,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我国,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既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非政府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和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公共事务面前,政府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无能、腐败和缺乏回应性等缺陷逐步显现,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垄断供给公共产品的正当性和有效性。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公共行政、提供公共产品,是合作治理模式下的必然趋势。然而,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存在易脱离控制与监督、追求自身利益、偏离行政目的和公共利益的风险。通过正当法律程序的建构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公共产品供给行为的监督,确保非政府组织公共产品供给的公益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高效优质以有效达致行政目的是行政法律规制的重心。  相似文献   

6.
在西部农村实现"管理民主",有赖于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通过西部八省(市)长达一年时间的新农村治理调查研究,发现治理模式的核心是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农村非政府组织及村民的关系协调。针对当前西部农村治理现状,建议构建多元合作治理模式,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积极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综合素质,建立多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网吧问题的产生并非只是网吧自身的问题,它还反映了政府失灵和非政府主体参与治理不足的问题。要解决网吧问题,政府部门和非政府主体就必须构建多中心的合作治理网络。通过构建合作网络中的制度框架,优化公共行动者的互动环境,改善网吧治理的合作互动方式等途径,来实现共同治理机制在合作与竞争、开放与封闭、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和适当的张力,以期达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治理的传统模式认为政府等公共部门负责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而市民是消极等待的消费者。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掌舵而不划桨”,重组了公共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安排,但仍没有改变公共部门与市民间的关系。而合作生产理念将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过程看作是公共部门等供给单位与市民合作互动的过程,双方之间是合作互赖的关系。这一理念突破了公共服务治理的传统模式,对于改善公共服务治理绩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非政府组织对公共管理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传统的政府管理正在向“公共管理”转变,发展为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元管理”格局。我国应将培养与发展非政府组织上升到行政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对待。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创新成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治理理论倡导多元、民主与合作的公共行政,在公共管理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治理理论的视角下,应该从决策理念、决策主体、决策组织、决策方式和决策监督等方面探索对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