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帅中,谈起萧华,最为人熟知的还是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39岁的他成为开国上将,就"最年轻上将"而言,迄今尚无出其右者。实际上,在漫长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岁月里,萧华曾数度出任重要职务,展现出他不平凡的人生。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1916年1月,萧华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苦工人的家庭。他从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1928年12月,年方12岁,正在兴国县平川中  相似文献   

2.
萧华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名的儒将,因创作音乐史诗《长征组歌》而名声斐然,成为妇孺皆知的将军。这部史诗在中华大地广为传诵,周恩来在弥留之际还在吟唱着《长征组歌》和《国际歌》。萧华17岁就成为少共国际师政委,抗战时期是有名的“娃娃司令”。1955年授上将军衔时年仅39岁,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上将。1950年,34岁的萧华担任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起继罗荣桓、谭政之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直至被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而身陷囹圄。《儒将萧华在总政治部》一文着重叙述了萧华在总政治部工作期间的主要业绩及遭林彪、四人帮迫害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3.
萧华(1916-1985),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时已是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被誉为“娃娃司令”. 智斗沈鸿烈 1938年,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冀鲁边区坚持抗日.  相似文献   

4.
余玮 《党史纵览》2008,(5):38-43
工新兰,原名心兰,萧华将军夫人,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女红军。1924年6月出生于四川宣汉,6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中央军委三局五十五分队报务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新闻电台台长、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处机要秘书、  相似文献   

5.
正萧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他25岁任红八军军长,27岁任红六军团军团长,29岁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30岁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戎马一生,战功卓著;他的妻子蹇先佛是一位知识女性,在哥哥姐姐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1935年,萧克与蹇先佛在湘西结为夫妇。自此,这对革命伴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濡以沫74个春秋。萧克102岁时仙逝,蹇先佛如今也已102岁,依然健在。  相似文献   

6.
正王新兰,原名心兰,萧华将军夫人,长征路上最小的女红军。1924年6月出生于四川宣汉,6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中央军委三局五十五分队报务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新闻电台台长、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处机要秘书、东北南满司令部秘书兼电台台长、第四野  相似文献   

7.
宋磊 《党史纵横》2011,(8):32-33
1945年7月11日,时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萧华,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一年来山东的对敌政治攻势——为纪念抗战八周年而作》的文章,盛誉敌后武工队是——  相似文献   

8.
贺龙元帅是一位“百战沙场驱虎豹”的骁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多次为同志和战友撮合婚姻的“热心红娘”,周士第将军与张健的美满姻缘,就是贺龙任八路军120师师长时巧搭鹊桥促成的。1937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并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3个师。原红二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合编为八路军120师,贺龙为师长,关向应任政委,周士第为参谋长,甘汹淇任政治部主任。当年9月贺龙率部东渡黄河,开赴晋西北。一天,周士第参谋长被贺龙师长请了过来。周士第是贺…  相似文献   

9.
正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授衔中,39岁的萧华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也是迄今为止人民解放军中最年轻的上将。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萧华一直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爱和提携。本文着重披露毛泽东和萧华上将在漫长岁月中的密切交往情况。你就是那个很能干的萧华?1929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来到了兴国,萧华第一次见到了他。毛泽东来到兴国后,住在  相似文献   

10.
水新营 《党史文苑》2013,(12):28-32
萧华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的开国上将,年仅39岁。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苏区,17岁的萧华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成为红军和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铸就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段非凡传奇。萧华在中央苏区的的成长进步.自然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苏区领导人的关心和提携。当时。被誉为中央苏区红军四大领袖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对萧华的成长进步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正钟期光:推广群众性"立功创模"运动钟期光是湘鄂赣红军在开国上将中仅有的两位代表之一,另一位是傅秋涛。钟期光从1931年初任湘鄂赣红军总指挥部宣传科科长,到1934年初秋任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同年初冬任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再到钟期光上将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苑》2012,(1):26-27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共党员。1931年后,历任红四军特务营政委,红十师第三十团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参加了长征。遵义会议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35年6月,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委。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第三四  相似文献   

13.
正百岁将军裴周玉,自15岁参加秋收起义、18岁参加红军,历经三次"反围剿"、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平津战役与抗美援朝战争,戎马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还与刘志丹共同战斗了四个月——1913年1月4日,裴周玉出生于湖南平江县龙门镇枫树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28年参加龙门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红军。参加过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斗。1932年7月,任红三军团保卫局检查科科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历任红二十八军特派员,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锄奸科科长、师政治部锄奸部代理部长等职。随后,他带领工作队在汾阳扩兵,参与指挥击退日军的进攻,护送上万人次大  相似文献   

14.
苏振兰 《党史文汇》2017,(12):37-42
正开国上将陈士榘(1909-1995),曾是聂荣臻、罗荣桓等元帅的得力助手。抗日战场上他披坚执锐,有勇有谋,谱写过烈火春秋。"平型关那一仗,你陈士榘是能参善谋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8月25日,根据国共合作抗战协议,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陈士榘所在部队被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陈光任旅长,陈士榘任参谋长。为挽救华北危局,八路军改编尚未就绪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当一一五师向晋东北挺进时,日军华北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在开国中将的行列中,吴法宪是一位前后半生反差明显的将领。他15岁参加红军,当过红军团、师青年干事,担任过红军主力团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吴法宪从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副主任做起,最后升至新四军第3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吴法宪作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后改编为第  相似文献   

16.
资料卡片     
伟人足迹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四)1937年8月,随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赴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区开辟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9月至11月,参加在延安召开的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作关于地方工作的报告。1939年9月,同卓琳结婚,后一起回到太行山。  相似文献   

17.
欧阳文(1913—),平江县爽口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三师政治部宣传员,第一师政治部油印股股长,一团宣传队队长,二团俱乐部主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十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  相似文献   

18.
正在开国中将名册中,欧阳文是我军一位卓越的政治工作者。他在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从红军基层干部做起,担任过宣传员、文书、油印股长、宣传队长、俱乐部主任等职,逐渐成长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团职干部和旅级干部,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秘书长、山东纵队第5旅政治部主任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欧阳文成长为一位军级指挥员,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政委、四野第41军政委等。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说话,向来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核心,一语中的。邓榕在传记《我的父亲邓小平》里说,她曾问父亲:“长征的时候你都千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当孩子们问起他在太行山时期都做了些什么事?邓小平只回答了两个字——“吃苦”。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和师长刘伯承一起深入,  相似文献   

20.
成立少共国际师,周恩来力荐萧华出任师政委 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失败后,又调兵遣将,积极部署第五次“围剿”。为了保卫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军参战的热情,发挥青少年在革命战争中的突出作用,经周恩来提议,总政治部向少共中央局提出成立“少共国际师”的建议。少共中央局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