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第一次见到薄一波时,遇上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当我们走进会客室时,只见薄一波手扶着洗手间的门框,两眼盯着地下,不知在看什么。循着他的视线寻去,更使我大惑不解了:他穿着一双青布帮、千层底的崭新圆口布鞋,在泼了一层浅水的水磨  相似文献   

2.
1937年秋,山西军阀阎锡山在中共影响和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又称山西新军),1938年总兵力发展到26个团,编为四个纵队;共产党员薄一波为第一纵队队长兼政治委员,活动在太岳地区。新军名义上届阎锡山领导。1939年秋,阎锡山让薄一波参加他的“秋林会议”(陕西宜川县秋林镇)。一天早晨,阎锡山正在房中洗脸,薄一波走了进去。“你那个地方有没有共产党?”阎锡山一面洗脸一面问。薄一波很敏感地意识到,这是阎老西对他不放心,有意出个难题试探他。他很巧妙地答:“我怀疑我那个地方一定有共产党,对这个…  相似文献   

3.
1月15日20时30分,一代元勋薄一波在京逝世,享年99岁。薄一波于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奋斗了80年,堪称我党德高望重的一位资深元老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2月生于山西定襄一个贫穷家庭。薄老曾回忆往事感慨道:“那时我父亲并不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知道儿子读了书,懂得了道理就不会走错路。”1925年5月,太原发生了反房税运动,在山西国民师范学校读书的薄一波积极参加了学生运动,支持抗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支部书记,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2007年岁初,百岁老人薄一波安详地走了:60年前,薄一波主持华北局工作,在太行山、在西柏坡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和坚定的足迹,也留下了他永远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35):65-65
薄一波1908年2月6日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蒋村,2007年1月1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薄一波一生都在读书学习,他晚年在《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中写道:“我的七十年革命生涯是同不倦的学习始终结合在一起的。如今虽已垂垂老矣,但仍在学习。”  相似文献   

6.
薄一波是从山西成长起来的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任何伟大人物一样,薄一波的思想也有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他7岁入蒋村小学读书,11岁进入定襄第一高小学习。1922年,薄一波只身来到省城太原,考进了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1925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期间,经过勤奋学习、艰苦探索和革命斗争的千锤百炼,他树立了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07,(5)
薄一波与毛泽东在薄一波的革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初,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央。第二天,毛泽东便找他谈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薄一波同志100周年诞辰,也是他去世一周年纪念,我深深地怀念他。薄老和我可以说是同乡。我们的家乡虽然分属于山西定襄和五台两个县,但他的家乡定襄县蒋村离我家却只有30多里路。薄老1925年加入中同共产党,是老一代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9.
如今96岁高龄的薄一波是我党一位老资格的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开幕式及闭幕式上,薄一波作为老同志代表,是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中共“七大”选出的44位中央委员中,薄一波是唯一健在的一位。他与我党许多领导人都有很深的交往,与几位老帅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0.
1月15日20时30分,一代元勋薄一波同志在京逝世,享年99岁。薄一波同志的简历中有这样一句引人注目的话:薄一波同志于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至今已为党奋斗了80年。他是党的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中最后逝世的一位,也是党的八届一中全会选出的政治局成员中最后逝世的一位,堪称我党德高望重的一位资深元老。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薄一波同志在山西战斗生活了十多个春秋,从滹沱河畔到太岳山麓,从太行山上到汾河两岸,到处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依然情系家乡,数次回山西视察工作,多方关心老区发展。他在山西的光辉足迹,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2.
在共和国元帅中,薄一波同刘伯承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工作关系。抗日战争时期,薄一波领导的决死一纵队与一二九师三六八旅组建为太岳纵队,划归八路军一二九师建制,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他仍在刘伯承的领导下工作过一段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伯承长薄一波15岁,在薄一波的心目中,刘伯承是师长,是战友,也是忘年交。1对于刘伯承,薄一波心仪久矣,知道他长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精通韬略,足智多谋。他很早就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最会打仗的参谋长只有“两个半”。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薄一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15日2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惊闻噩耗,我们悲痛万分,心痛不已。自《党史纵横》创刊以来,薄一波同志就担任杂志的顾问,直至他离世,已经陪伴杂志走过十九年的风雨历程。多年来,薄老一直默默关注着《党史纵横》,给予了它莫大的支持和勉励。薄老的高风亮节、无私奉献、实事求是的精神深深教育、影响着我们。这位有着传  相似文献   

14.
我对薄一波同志仰慕已久,与许多同志一样习惯地尊称他为薄老。我第一次见到薄老是在1992年,那时中央刚刚决定把我从煤炭部调往山西工作。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我有幸多次见到薄老,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亲身感受他对山西及我本人的热情关怀。薄老那深邃的思想观点、不懈的人生追求、科学的工作方法、深厚的家乡情怀、可亲可敬的长者风范,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15.
薄一波同志谢世已一年了,但往事仍历历在目,我时时想起薄老领导中顾委的那段岁月。10年前,1997年3月3日,他写信给我,要我帮他写中顾委的回忆录。信中说:“《七十年奋斗与思考》的下卷(改革年代),是全书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写的一卷。其中‘中央顾问委员会的10年’(1982—1992)一章,你情况最为熟悉,请你多费心了。山上的工作班子选派曹雁行同志(中央档案馆研究员)全力协助你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96年3月18日,薄一波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切怀念荣臻同志》,深情回忆他与聂荣臻的最初交往:“我与聂荣臻同志初次相识是在1930年初。那一年,我见到他时,党中央刚撤掉了顺直省委书记张金刃,另调贺昌同志主持省委工作。贺昌带来了一大批同志,有阮啸仙、陈复、聂荣臻等。荣臻任组织部长并参加北方军委的领导工作。那时我任  相似文献   

17.
1979年9月23日,北京。当时负责中共中央军委工作的邓小平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写的,内容是有关山西牺盟会和新军落实政策的问题。薄一波是当年山西牺盟会和新军的主要领导,他在回顾了牺盟会和新军的历史后,说:“这个问题本来是清楚的,却被林彪  相似文献   

18.
薄一波与彭德怀的友谊,是长期并肩战斗的战友之情,是可以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一薄一波与彭德怀初次见面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不过,在此之前,长期在白区工作的薄一波对彭德怀就有一种仰慕之情,知道他能征善战,是红军的著名将领。因为国民党的报纸经常有他的名字,并把他同朱德、毛泽东以及黄公略一起称为“朱毛彭黄”,这说明彭德怀是令敌人胆战心惊的英雄。  相似文献   

19.
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人们传颂着一位 54岁的民兵老战士用一根扁担活捉 25个美伪兵的故事。他就是抗美援朝首批中国人民志愿赴朝担架队的辑安 (今吉林省集安市 )第三担架队队长曲洪一同志。   1950年 11月的一天傍晚,曲洪一率领担架队赶赴前线抢救伤员。当走到朝鲜楚山郡“下水洞”的半山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田野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他们摸索着向前行进。突然,左岔道不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叽哩嘟噜的说话声,曲洪一立即停住了脚步,命令大家就地隐蔽。   生活在鸭绿江边的曲洪一精通朝鲜语,他根据敌人之间的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的一个春节,王光美在看望年已九旬的薄一波时说:“您对少奇同志是很有感情的。”薄一波答道:“不对,我和少奇同志是思想上的相通。”这道出一个事实:他与刘少奇在思想上高度一致,心心相印,肝胆相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