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当前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现状的分析,明确应结合基层工作的实践,从提高基层痕检技术人员素质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基层痕迹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2.
痕迹学的研究应以法律科学、逻辑科学为基础,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自然科学理论,先进技术不断发现痕迹检验的新方法,开辟痕迹检验的新领域,发挥痕检工作揭露证实犯罪的作用。以往痕迹学的研究只注重了对现场单个痕迹的研究利用,忽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010枚样本弹壳的观测统计,八五式轻冲在射击10100发枪弹范围内,各类痕迹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击针头痕较为稳定,痕底特征反映好,初期和后期之间仍有同一认定价值;击针头次生痕、拉壳钩在棱边的刮擦痕、抛壳挺次生痕具有较高的对接比对价值。另外,各类痕迹的位置、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检验鉴定时不能轻易作出否定,应综合加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射击弹头上线条痕迹的检验要点,谈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深入研讨。 一、广泛利用射击弹头上的线条痕迹 枪弹击发后,弹头从弹壳中拔出,瞬间挤进坡膛、线膛区域。在射经长约十多个到上百个厘米的枪管内膛时,弹头导引部表面便与枪管内壁(含膛线内表面)发生挤压、剪切、摩擦等多种作用,因而在弹头颈部表层留下了坡膛、线膛等初生的膛线线条痕迹。这种线痕的面积,要占到弹头痕迹总量的90%以上。在弹头上所有的线条痕迹中,有的是坡膛线痕,有的是线膛线痕,有的是拔弹线痕;也有的是与发射无关  相似文献   

5.
健卫— 8小口径运动步枪属于小口径标准步枪 ,其枪弹为步枪长弹 ,在现场上时有出现。通过实验表明 ,该种步枪可致弹壳遗留较为清晰的痕迹主要有击针痕、拉壳钩痕、抛壳挺痕、弹底窝痕和枪机下表面痕 ,这些痕迹出现率也相对较高 ,为侦察检验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刑事案件的侦破在于证据,牙齿咬痕可作为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人的证据之一,在刑侦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牙咬痕迹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牙痕进行比对、检验,以排除或认定同一,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为审判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工具作案在当前的刑事犯罪中是很常见的,但由于工痕样本不能象手印样本、枪弹痕迹样本那样通过查档获取,致使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对工具痕迹的应用很少,甚至对于现场的工具痕迹不提取。本文仅就几例成功应用工痕遗留样本破获刑事案件谈一下痕遗留样本在侦破农村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锯痕的特征对锯痕和嫌疑人进行分析,并利用伤、缺齿痕、歪齿痕、被折断的锯痕,以及断面附着物等痕迹特征,对嫌疑锯进行鉴定的方法对于锯痕检验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排弹子锁开锁器的制造材料有一定的硬度,用它开锁时,锁芯、锁体受抽动力和旋转力的作用遗留下相应痕迹,主要是:在锁芯外边缘留下圆形擦带痕;在弹子槽内壁及圆头弹子柱面留下刮擦痕迹;在平弹子柱面径向遗留下线条状擦痕;锁芯内常遗留有填充物或其碎屑。这些痕迹有别于采用普通钩状、梳状工具和套筒式扳手以及增配钥匙等方法开锁形成的痕迹。公安机关应强化相关的管理、研究、搜缴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
鞋底整体分离痕的检验是刑事技术领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鞋底整体分离痕的形成机理不同于一般足迹,不同种类的鞋底整体分离其形成的痕迹特征亦各有特点。刑事技术人员在应用鞋底整体分离痕时,要重点做好案件现场分离体的发现、提取、保存和分离痕的分析、比对检验工作,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服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锯痕的特征对锯痕和嫌疑人进行分析,并利用伤、缺齿痕、歪齿痕、被折断的锯痕,以及断面附着物等痕迹特征,对嫌疑锯进行鉴定的方法对于锯痕检验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工痕分类体系将工具痕迹分为“动态痕迹”和“静态痕迹”是不科学的。通过引用力学理论可对痕迹形成的机理作出科学的解释 ,从而对工具痕迹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人体擦划痕迹是现场痕迹的一种,它在犯罪现场出现的频率很高,对现场的定性、犯罪现场的重建有独特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侦查和证据价值。同时,人体擦划痕迹是在客体上划动接触形成的痕迹,其变化较大,既有线条痕数量多少的变化、线条痕间距的变化,也有单一线痕有无的变化、单一线痕形状上的变化,所以对它在现场上的判定很难把握,需要对人体擦划痕迹的表现形式、发现、分析和判定等进行理性的剖析。  相似文献   

14.
弹膛后切口刮擦痕迹属于弹膛的使用、擦拭痕迹中的一种,是退壳过程中射击弹壳壳体与弹膛后切口棱边发生轴向切划而形成,具有成痕面积大、成痕深、反映稳定等特点,在认定发射枪支中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5.
罪犯遗留在现场上的足迹,是痕迹检验工作的重点。足迹的形成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具有足迹造痕客体;二是具有足迹承痕客体;三是造痕客体与承痕客体之间发生直接相互作用。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分析案件性质;提供侦查线索和审判的证据。现场勘查时,可以根据足迹的种类、数量、分布、新旧程度等,对案件的性质加以分析、推断,判断现场进出口、案犯的来去路线、案犯在现场的活动过程、作案人数、作案时间;推断鞋、袜的类型及与穿着人的关系;推断案犯的性别、身高、体态、年龄、职业等。以往对足迹的反映方式主要有立体…  相似文献   

16.
由于刑事犯罪活动的智能化、技术化不断升级,作案手段狡猾多变,犯罪分子极力对现场进行伪装和破坏,造成犯罪直接证据越来越少,现场勘查也不易获得直接证据。这就要求在认真细致地勘查现场的同时,进行痕迹物证综合利用,把作案现场搜集到的一切痕迹物证和现场变化情况作为犯罪信息"资源",利用多种刑事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全面、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侦查破案发挥多功能作用,通过一物多证、同痕多检、心理"痕迹"证明等手段,为侦查破案提供新的线索和证据。利用痕迹物证的对应关系、远近关系、分离关系及犯罪心理"痕迹"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认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因素,达到揭露和证实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79式微型冲锋枪击针痕迹的三个方面的相似性,分别是击针痕迹的底部痕迹特征、痕侧壁痕迹特征与外缘凸轮及外边缘痕迹状态。通过数据整理、统计研究,总结出击针痕迹中内部各痕迹细节特征及比重,得出鉴定中可使用特征的稳定性和检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一起引发国人围观的交通事故为例证,通过涉案摩托车和死者衣服的痕迹检验,探讨询问对痕检材料运用和对鉴定意见印证的关系。通过组织这起案件的证据体系,探讨对尸检报告、侦查实验、心理测试报告、证人证言、死者家属陈述等证据的审查判断。在物证与人证相互印证和补充中,窥斑见豹地考察闭合证据体系的逻辑环节。  相似文献   

19.
管子钳破坏圆柱形客体形成的痕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钳的结构比较特殊 ,其成痕原理、受力情况及痕迹特征都不同于一般的钳类或扳手类工具。管子钳破坏圆柱形客体形成的痕迹 ,通常是线条状痕迹伴随凹陷状痕迹同时出现。其痕迹特征可用来分析作案工具种类与规格、作案人职业特点等 ,也可用来进行比对检验 ,确定作案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工具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对现场上的每一处工具痕迹,以及对每一处工痕的多种特征都要进行认真细致地提取和检验。对工具痕迹多种特征的形成、同一工具形成多种痕迹特征的变化规律都要进行研究分析。尤其在并案侦查中,工具痕迹多种特征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