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立足本职、敬业爱岗,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技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本文从分析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的角度出发,辨析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联系与本质区别,探寻"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为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好五个方面的"统筹发展",是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论断的贯彻和深化,集中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全新的发展观.今后在理论上要进一步深化对"第一要务"的认识;实践上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对"以人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得到发展.费尔巴哈继承了人文主义的传统.以人为出发点,揭示了人的本质及宗教的秘密.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分析了人的异化问题,提出了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人道主义,即人对人的拳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之后,一些西方学者对"以人为本"问题继续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当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近十多年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大讨论中,究竟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我国理论界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无论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要想真正超越"走入"与"走出"之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类本质"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帮助我们理解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人的价值需要、人生的意义和人对自由幸福追求的一把钥匙.从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出发,对"以人为本"进行人学解读,认识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严治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党方针.我们党的状况、面临的挑战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从严治党.从严治党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从严治党必须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在治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原有的优势的合法性资源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这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作者的认识,阐述了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每一项改革的措施出台前后,都会遇到重重阻力.无论是在改革中暂时失去某些利益的人们,还是在改革中已经得到和将要得到更多利益的人们,都会在某些问题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不大适应的问题.我们姑且把这种现象,叫做"心理过敏"现象. 在对待改革上常见的"心理过敏"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自我吃亏感".一项改革措施出台,本来是合情合理的,可是由于各人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往往容易得出  相似文献   

11.
李铁牛 《理论探索》2007,2(1):53-55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舆论监督仍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再一次给我们全面认识舆论监督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条件,在当今社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让舆论监督成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动力,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周新辉 《学理论》2010,(1):15-17
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二者都是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又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它在坚持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三老"精神,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从"三老"精神中,认识到我们党是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此,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个体系的核心点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说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党在新世纪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锐利思想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源 《理论探讨》2005,(1):108-111
面对世纪之交的风云,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面临着新挑战,不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重要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党在新世纪增强合法性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永志  杨辉 《理论探讨》2005,(5):144-146
党内现已存在一股"低俗风",其内因是封建残余思想影响、社会转型及经济市场化,外因是对外开放及思想自由化和文化多元化;其本质上是某些错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综合反映,表现为不良党风;它与其他不良党风是相互助长的关系,与良好党风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其"弥漫度"是党先进性的重要"风向标";它所遮蔽的是对无产阶级理想和信念的挑战,要害在于涣散党心党智党力,使党内生活非正常化,最大风险是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治理的根本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觉悟、加强党内的先进文化建设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党内"低俗风"影响是负面的和潜移默化的,任其蔓延最终将使我们党失去凝聚力和销蚀我们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意义重大。这里,着重就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其对人权建设的意义,谈点想法,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深刻认识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 发展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1.党中央现在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不是偶然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各项建设和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得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的人权状况总体上也得到了根本改善。现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8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从根本上回答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我们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纲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和回答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是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戴怀苏 《各界》2009,18(12)
根据新形势下高职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新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社会若干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践上,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我们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的发展倾向。在战略意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