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教之首,德为先”,我国自古就重视道德教育,对于为官者的道德修养,更有许多卓见。从商汤总结夏亡教训,为百官制定不要沾染“三风十惩”(即巫风、淫风、乱风和十种罪过),到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再到李世民“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的官德思想,被历代明君贤臣借鉴,一些清官廉吏的官德修  相似文献   

2.
赵爽 《新长征》2006,(9):64-64
俗话说:“人有人品,官有官德。”如果说,“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人人品的评价坐标,那么,“八荣八耻”就是为官者官德的最低底线。  相似文献   

3.
修养官德     
官德的内涵非常丰富。从个体道德意义上讲,官德是为官者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的总和;从群体意义上讲,官德是指领导集团、领导体制以及领导干部所代表的党政机关在从事领导、管理、协调、服务等事务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与公共管理道德。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人人有责,为官者更要讲“官德”。官之有德,德隆民安,国则兴也;官之无德,祸起民怨,国则伤矣。   讲“官德”,须讲勤正为民之德。为国为民,官之责;尽职尽责,官之德。如若在其位不谋其政,任职而不为民,掌权却不从公,浑浑噩噩做懒官,碌碌无为当庸官,迟早会官坐不稳,以垮台告终。   讲“官德”,更须讲廉洁奉公之德。“黄金非为主,道德鬼神钦”“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为官者,要淡泊于名利,要守得住寂寞,不戚戚于清贫,不汲汲于富贵。时时克己奉公,毕生疏于谋身。如是也,官有威,民有信,政也通之,令…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上行下效是道德运行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特殊重要的位置 ,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和“以德治国”目标的实现都要求我们在道德建设中要树立“官德”重于“民德”的思想 ,将官德建设作为“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  一、官德建设在“以德治国”中的特殊作用官德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 ,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指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德行素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官德…  相似文献   

6.
官德即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行素质,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官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和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本文就官德建设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不是政治口号,不是谋利工具,而是前进的旗帜和行动纲领。解放思想应守住道德底线,这是一个为官者思想修养、法纪观念、自控能力、工作业绩的综合反映“解”而清正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做一个正直的好官,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官德,公  相似文献   

8.
反腐倡廉话官德杨桂成这里说的“官德”,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施政行为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官能否分清公与私,不贪钱财与女色,是对领导干部道德品行良莠的试金石,也是善政与恶政的分水岭。现在,有些为官者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经不住市场经济条件下金...  相似文献   

9.
张进运 《奋斗》2001,(12):5-6
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领导干部来说,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官德”修养。一个领导者的“官德”如何,对社会及干部、群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人常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甚。“官德”的核心是政治修养,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刘德伟 《党课》2012,(12):78-79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从政的基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德尚德,千年传承中,形成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绳墨的道德准则。老百姓历来十分看重为官者的道德素养,“自古人正千夫敬,从来官清万民服”“官德正,则民风淳;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腐败与官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官德"乃为官者之道德、品行、品质,亦可说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固有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曹宇光 《新长征》2006,(6):21-2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处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各种文化及观念发生激烈碰撞的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公民特别是国家干部的基本道德标准,既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更涉及为官者的人生态度、公共行为以及社会责任,具有社会主义“官德”的鲜明特色。抓好新时期“官德”建设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这需要从“育”、“评”、“彰”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有好的医术,更应有好的医德。有了好的医德,就有了自觉为病人服务的善心,病人就会记着你、感激你。同样,一名好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高人一筹的领导能力,更要有使人折服的好的“官德”。有了好的“官德”,就有了甘心做人民公仆的诚心,想天下忧,解群众困,群众才会拥护你,百姓才能信任你。何谓“官德”?简言之,就是为官者应具备的道德,是与领导者所掌握的  相似文献   

14.
今古相通,古代官德文化中至今仍然闪耀着历史光辉的为官者的"勤政务实"、"清廉从政"、"为民亲民"、"谏诤敢言"、"修身立德"等精华内容,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和珍品,穿越历史时空,于数千年后仍有助于党政干部了解现代官德规范与古代官德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从古代官德文化精典中汲取思想营养,为当今的官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继承和创新,它既植根于中国传统道德沃土之中,又完全不同于古代的“德治”;它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其本质是“以德治人”,其途径是通过加强干部道德即“官德”建设,影响、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平;其关键在于加强“官德”建设。一、新形势下强调加强“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各级干部来贯彻执行,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与党同心同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16):49-57
“官德如风,民德如草,官风正则民风纯。”中国古代讲求“以吏为师”,中共执政更是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提到同一高度。然而,在全社会道德体系正受到市场经济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近来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疏漏、换届选举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群体性事件中的“雷人雷语”,无不让新时期的“官德”蒙尘。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官之德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古人一直很注重官德问题,并有许多精彩论断。从“为政九德”到“十思”,从《待漏院记》到《阅江楼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针对官德的评说早已自成体系,而这个体系又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会抓住任何机会提醒皇帝和各级官员修“官德”,督促他们经  相似文献   

18.
按照“八荣八耻”要求大力推进官德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环节。自古以来,“官德”重于“民德”,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为官者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都是身处高位的权威人物,官德优劣往往会对其部属甚至一方群众起到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从而影响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党风、政风甚至民风向积极或消极方面转化。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和关键期,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价值多元化趋势和主流价值边缘化趋势。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开始被打乱,社会在很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基本的荣辱感。一些干部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他们不以“八荣”为荣,不以“八耻”为耻。甚至荣辱颠倒,以耻为荣,进而理想信念淡漠、思想道德滑坡。这种现象虽非主流,但它败坏了党和官员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若任其发展,必将严重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要把推进为官当政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和实践“八荣八耻”的要求,作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9.
说“廉”     
说“廉”张述华为政之要,廉洁为本。不贪为廉,不污曰洁。既是为官者的官德,也是做人的品格和德行。廉的原意,比喻有棱角、锋利。引申为方正、高洁、清白、俭约、公平、不苟、明察等含义。《周礼·天官篆宰·小宰》记载了古代评价"廉吏"的六条标准:"一曰廉善,二曰...  相似文献   

20.
传统官德是传统持盈论中一份有价值的政治道德理想。贯乎传统官德的主旋律是内圣外王、是持盈保泰。“天道—义务—德性之中”的持盈架构维系住传统官德中的持盈意识,官德,已经在存在论意义上,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但是这一官德持盈观究竟何以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