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 《农村青年》2007,(11):37-40
一个打工妹与人民文学大奖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但在前不久,—位相貌平平、如邻家小保姆的郑小琼,却登上了这个国家文坛权威大奖的领奖台。继而,她的《铁》《黄麻岭》《人行天桥》等诗作在网上广为传播。她还以嘉宾身份出现在《鲁豫有约》节目中,一时间竟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诗坛超女! 郑小琼是怎样成名的?成名后的郑小琼为何拒绝东莞市作协收编?她为何宁愿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目前,记者对这位传奇女孩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丁思成做“村官”2年6个月了。2009年4月,她在全区114名大学生村官中率先自主创业,承包5亩地.建起了“小村官葡萄园”。之所以没有“安分”地等到3年期满报考公务员,而甘愿在似火的骄阳下挥汗如雨地“折腾”,是因为两年多积累的问题触动了她:“为什么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一是村民的信息渠道不畅通,二是他们的品牌意识不强。建一个生态葡萄种植园,用品牌为村民打开销路,帮助他们致富,这正是自己第一天做村官时的梦想啊!”  相似文献   

3.
慧心  若兰 《农村青年》2010,(4):27-29
7年前,总理帮她讨薪使她一夜成名; 成名后不到半年,她接待了600多个上门求助者,不得已,她只得外出打工讨清静;  相似文献   

4.
雪峰 《农村青年》2010,(2):34-37
今年43岁的蒋玉莲是江苏省南京市人,她创办的“南京平山梅花鹿养殖中心”是该市职工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然而,当地人在提起这位“女鹿王”时,说到的往往不是她的财富,而是她经历的一场重大人生变故。也正是这场灾难,将她逼上梁山,让她的人生包含着苦难与艰辛,使得她创业的每一步,都承载了超越财富之外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视点     
《工友》2004,(12)
前些日子宣称要同家养猪的“讨薪农妇”熊德明,最近又干起了替民工维权的差事。重庆市云阳县几十名农民工在温州打工患上职业病“矽肺”,生活陷入困境,而厂里却始终不给予赔偿。得知此事后,曾因对温总  相似文献   

6.
薇薇 《时代风采》2007,(5):19-20
小夏开了一家毛绒玩具店,辛劳一年有余,最终却以关门大吉惨败而归。她虽没有创富成功,但总结开店这些风风雨雨的日子,希望自己的投资经历,对于那些已经或是正想有创业经历的人来讲,可以有一点点的启发与警醒。交过“学费”的小夏,仍然觉得有钱还要去投资:“如果发现好的项目,我还会再次创业……”  相似文献   

7.
安妮 《农村青年》2006,(3):19-21
打工尽受老板的气。自己创业又没本钱。咋办?那阵子。刘欣头疼死了。 刘欣是辽宁省朝阳市的一个农村女孩。从小勤奋好学.不甘落后。她曾考上一所民办大学。可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暂时到号称“酒吧一条街”的沈阳市文艺路打工。 日子过得不开心。后来。刘欣阴差阳错地干了另外一件事。没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件事让她每月挣到一万多元钱,火啦!  相似文献   

8.
心慧 《农村青年》2010,(9):33-36
15年前,她的世界和偏僻、封闭的河北东栅子村一样大,15年后,她置身美国,感悟着异域的多元文化;15年前,她是土得掉渣,满口方言的山村小姑娘,15年后,她操着流利的美式英语主持大型节目;15年前,她是意外入选一夜成名的“谋女郎”,15年后,她在大洋彼岸学有所成,从摄像机前的业余演员变为精视器后喊停的人。  相似文献   

9.
朱婴 《农村青年》2007,(8):17-18
基层人大代表的生存状态怎样?他们如何行使权利推进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本刊曾经连续报道。 方信娟是浙江省上虞市章镇镇人大代表,今年47岁。几年来,为了帮助农民反映问题,她“花费数万元,被抓好几次”。尽管历经艰难,可她依然不懈奔走。 她失望过,甚至绝望过。但她仍然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有结果。 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让方信娟这样“拼命”呢?从她身上是否可以看出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工作还存在着怎样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2008,(6):42-42
“她还活着吗?她在哪,我想见她?”昨日凌晨6时许,当官兵们花费无数心血刨掉了压在她身上的一片片钢筋水泥残垣将她救出时,初二二班的女生蒋德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念念不忘初三一班的女生廖丽。  相似文献   

11.
周远清 《时代风采》2009,(21):49-50
我把母亲轻轻抱起,感觉她的身子一下子轻了许多,我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把她放到了床上,我的泪水一下涌出了眼眶,我不想让她老人家看见,把头歪向一边。想不到,母亲还是看见了,她说:“儿啊,你怎么了?”我说:“没有啊,眼睛里有沙子。”母亲说:“你别哄我,妈没事,好好的。”  相似文献   

12.
罗东成 《农村青年》2006,(11):43-43
在如梦初醒的今天,我茫然中感到与“她”的相识就是有缘。感谢那次生日聚会给了我与“她”相识的机会。如果不是认识了“她”,我今天怎么会拿起手中的笔呢?说不定我还是那老样子:悲观消极、整日昏沉、自甘堕落。  相似文献   

13.
万卿 《农村青年》2006,(8):18-21
12年前,河南女孩儿郜艳敏被人贩子拐卖到河北,她多次自杀、逃跑。受尽屈辱; 6年前,她不忍心眼睁睁看着那里的孩子们长大后再当羊倌、再买媳妇儿。于是,她成了这个给她屈辱与绝望的山村里的一所“微型学校”唯一的一名教师。从此,小山村再次响起了朗朗书声。 不幸的人生怎样因她的善良而演绎为传奇?郜艳敏的故事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4.
高洁  昆兰 《农村青年》2007,(1):27-30
你知道吗—— 白纸是怎么变成钱的? 印钞人的生活是个什么样? 每天经手几百上千万钞票的人,会得什么“职业病”? 在印钞厂工作,缺钱花时可以“抓一把”吗? 为什么印钞工把钱看成“大白菜”跟“西红柿”?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印钞厂工作?他们如何识别“真币”和“假币”? 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眼光,去认识一个“她”吧。  相似文献   

15.
刀柄之爱     
一位美丽的女孩决意和男友分手。她终于告诉了男友,男友久久无语。沉默中,她拿出小剪刀修指甲,可她的小剪刀有点儿钝了,不大好用。“把你的剪刀给我用用,好吗?”她说。男友把剪刀默默地递给她。她忽然发现,男友递给她剪刀的时候,刀柄的方向是朝着她的。“你怎么这么递剪刀呢?”她有点奇怪。“我一直都是这么给你递剪刀的。”男友说,“这样就是万一有什么意外,我也不会刺伤你。”一向拙言讷语的男友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我对你的爱也是这样的。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把最大的自由给你,就像刚才递剪刀时把刀…  相似文献   

16.
分米 《时代风采》2010,(4):11-11
回首17年创业之路,赵卓芬语气平淡:“只要人勤快,能吃苦,肯动脑,就能干出个样子。” 初中毕业后,赵卓芬就成了勐腊县勐满农场的一名女职工,那年她才18岁。初到农场,她内心充满了喜悦,自己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端上了同龄人艳羡的“铁饭碗”。  相似文献   

17.
西门 《时代风采》2010,(4):9-10
1993年,时任十四冶四公司预算员的何志芳成了第一批下岗女工。 为了养家糊口,她毅然决定自己创业。她从亲戚朋友处借钱开了一家小餐馆“家常小吃”,1名服务员,3张小桌子。看她再也没钱买设备,这家支援了一个盆,那家赞助了一口锅,小餐馆终于摇摇晃晃地开张了。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4,(4):51-51
下面是小朋友写的作文摘录和老师的评语:题目:今天下雨小朋友:“今天下雨了,我看见丽丽没带伞,就把娜娜的伞拿给她,然后和她一起开心地回家了。”老师评:“娜娜是怎么回家的?”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初,从陕北土窑洞走出的“民歌女王”王二妮迎来了丰收年,就在她主演的西部爱情电影《哭恋》在全国上映不久,女孩又成功登陆央视春晚,与阿宝合唱的《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在舞台上大放异彩!鲜为人知的是,凭借嘹亮嗓音“打天下”的二妮,如今不仅成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独唱歌手,还是陕西省政协委员。从灰姑娘到大明星,她经历了一场怎样的人生蜕变?这位草根女孩又是如何“从政”的?  相似文献   

20.
刑鹏 《农村青年》2007,(8):10-12
1997年,山东省临沂市毛毯厂职工朱呈镕下岗了,这个昔日曾经由市委书记亲自戴红花的临沂市“销售大王”风光不再,心底的灰暗让她陷入一片迷茫之中。然而,仅仅是七天之后,让亲人们暗自担心的朱呈镕却开始了她的“惹事儿”之旅。她先从南方购买了50辆人力三轮车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征程,不想后来这些车子差点成为一堆废铁。不久后,她又因一个善念一举买下几乎被人弃之荒野的9吨山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