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并不重视,在2006年开始施行的公司法中明确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但是限于体制,对于公司司法解散的主题和解散的原因并没有明确。本文就从我国目前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现状入手,探寻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缺陷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司清算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桂艳 《世纪桥》2007,(9):69-70
公司清算制度是公司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公司法人资格存续的最后阶段,公司清算组肩负着维护公司债权人、公司股东等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平衡,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重任。一般情况下,公司清算包括破产清算和解散清算(非破产清算)两种。本文仅以公司解散清算为中心,试图对中外公司解散清算若干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新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对公司清算制度的分析,全面解读这一制度,并尝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大会决议是公司权力机关进行公司意思表示的方式.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程序性瑕疵和实质性瑕疵,它们具有不同的法律后果.对股东大会决议的瑕疵可以通过瑕疵决议的撤销之诉、无效确认之诉、异议股东的直接侵权诉讼、异议股东派生诉讼、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进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4.
宋惠兰 《理论导报》2005,(1):32-32,43
随着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日益分离,公司决策机关及其他经营管理人员的权限越来越膨胀.为及时强化股东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制衡,周全地保护公司利益免受各种不正当行为的侵害,从而最终使股东获得最佳实益,股东派生诉讼便应运而生.世界各国无不在其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股东的派生诉讼提起权及程序制度.我国<公司法>虽然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作为重要目标,但未规定包括派生诉讼在内的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实践中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案件已经开始出现,而且大有蔓延之势.因此,设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不仅属于我国<公司法>完善的范畴,还涉及到<民事诉讼法>在程序上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5.
建立我国公司人格否定制度意义是在充分地注重股东有限责任的价值基础上,尽量地避免股东有限责任的不利影响,要求股东与公司保持界限分明的分离状态,约束股东不去损害公司之独立人格、独立资产乃至独立之责任,尽可能限制股东凭借有限责任的保护而肆意妄为的损害社会。正是由于该制度把握了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有利与不利的双重性,在鼓励积极投资的同时约束了消极的投资行为,真正做到了兴其利而避其害,从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6.
赵许明 《理论学刊》2005,1(8):59-61
在当代公司多边治理理论中,公司股东应当是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力量。发挥股东对经营者监督作用有多种途径,但利用诉讼手段进行监督是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为发挥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应当增设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7.
韩梅 《唯实》2012,(2):74-77
股东表决权代理征集制度对于有效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有效保护公司和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侵犯等具有积极功效,因而其在征集主体资格的规定上应以充分发挥征集制度的积极功能为宗旨。为改变我国广大的中小股东弱小无奈、无法形成自己声音的被动状态,有力地推动中小股东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觉醒,我国法律应当明确规定表决权代理征集主体不受股东身份或公司管理层身份的限制,依法赋予非关联的第三方征集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8.
公司清算是公司解散必须进行的事项,其更多地与债权人利益相关。我国现阶段的公司清算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制度,来保护债权人利益。本文从清算主体、强制清算制度、清算责任等几方面入手,对清算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公司清算是公司解散必须进行的事项,其更多地与债权人利益相关我国现阶段的公司清算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制度,来保护债权人利益.本文从清算主体、强制清算制度、清算责任等几方面入手,对清算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公司僵局是在公司运作机制失灵无法完全在公司内部解决时,出现的公司运作瘫痪现象。提出司法介入公司僵局,介入一个私法自治的领域,不仅不与我们在私法中所提倡的权利本位背道而驰,恰恰是保护股东、第三人以及公共利益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手段,也是公司社会责任司法辅助和司法承担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入手,以公司社会责任承担的司法辅助这个法律分析为突破,基于公司僵局形成的不同原因对司法介入以内部力量平衡为标准做一个总的介入分类法则,并区分形式僵局和实质僵局对司法介入的情形做一个二级分类是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要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