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方便了行政许可申请人,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也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然其在实践运行中亦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深化该制度的出路在于创新其实践机制,即从建立科学的行政许可权决策管理机制、合理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许可项目监督处罚机制方面加以解决,同时应完善机制创新立法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关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还未正式实践,为实现这项制度的价值目标,需要克服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中凸显的弊端,再造行政许可流程,设置行政许可局,切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行政服务中心到行政审批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组织演化与变迁逻辑主要围绕的是如何降低行政审批跨部门协调的制度成本。行政审批局"夺取"部门行政许可权以降低府际沟通成本的方式具有绝对集权的风险。制度变迁过程中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组织法制与程序规则上的问题并未解决。应当推演设计行政审批局模式"后时代"的法律制度安排以保证制度更新中的理性,确保权力来源正当,权力配置有限,权力的行使受到规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4.
王振艳 《行政论坛》2008,8(2):81-83
执行顺畅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方面,执行顺畅须以执行能力为基础.因执行能力不足造成的我国行政执行中的种种问题,需依靠制度创新来解决.明确行政执行能力内涵及其内部结构体系,有利于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分析制度创新对提升行政执行能力的重要意义.从宏观性上探讨基于提升我国行政执行能力的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基于提升认知能力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基于提升规划能力的计划、调研与咨询制度;基于提升具体实施能力的组织机制、指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创新;基于提升学习、应变、创新能力的评估制度、执行试验制度、环境监测与回应机制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建立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听证制度引入行政许可过程之中,是对行政许可权进行程序控制的一种良好方式.本文论述了建立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行政许可听证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及其对问责程序机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问责并非只是单一的制度,而是一种机制,它涉及行政决策、行政过程、行政结果的问责控制,需要多个方面的行为主体以相应的法定方式予以完成.完善的行政问责机制需要清晰具体的行政问责制度和可以将行政问责制度有效执行的行政问责程序机制.在国内行政问责理论研究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行政问责的制度设计呈现出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决定了行政问责制度还处于不成熟状态,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问责发起程序的缺失导致问责发起存在障碍,问责启动主体的制度缺陷加大了行政问责程序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责任标准的缺乏影响制度严谨性、公正性,等等.  相似文献   

7.
大部制视野下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改革,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而改革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由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在实践中难以实施.因此,必须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从主体制度、程序制度、监督制度、救济制度等方面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改革动力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需要的动力机制创新,对于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变革动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和评价;第二部分立足实践,通过对发达国家当代行政改革动力的考察,佐证理论研究的主要发现;第三部分描述总结我国30年来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及其特征;最后在分析深化改革面临的动力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动力机制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政府的社会治理及创新实践应遵循行政法治理念,行政法治的发展也必须积极回应社会治理创新的需求,为之提供相应的理念和制度保障。当前,政府社会治理在观念、主体、手段、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存在一些与行政法治不相适应的问题。破解之道在于加强行政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强化相关理论的适应性,体现社会治理观念的创新;修正"行政主体"理论,重塑"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反映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完善行政程序制度,构建参与式行政模式,搭建社会治理公众监督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应急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社会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监督体系,保证社会纠纷化解机制的良性运作与衔接。  相似文献   

10.
行政执法责任制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创新的行政法律制度.地方行政执法责任制产生于客观实际的需要,源于我国地方行政执法实践,它是实施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民主政府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为规范和促进行政执法行为的一种全新措施,对于改革中国现行行政管理模式和完善现阶段的行政执法机制,推动和实现各级政府机关依法行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政府治理变革必须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思想意识变化的要求,以国家政策趋向和地方创新实践为基础,实行民主行政。建构中国民主行政模式,需要政府树立民主与公共的价值理念,创新公共服务和协同治理的制度安排,并从技术操作层面加强政府的问责机制与公民的参与机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主行政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的行政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务员制度创新,简言之,就是指公务员制度创新主体在特定行政生态下进行的公务员制度创新活动,是特定行政生态环境与公务员制度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换言之,行政生态环境对公务员制度创新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选择行政生态学作为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研究的方法论工具是极具解释力的。本文从行政生态环境的性质、现状与发展方向三个面向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行政拙行力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的行政执行力,须建立宪政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国家权力分配及约束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强化绩效评估,实行行政问责制度;努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发挥行政执行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切实加强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相似文献   

14.
周伟 《理论探索》2012,(1):119-122
随着区域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诱发了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其有效治理需要区域政府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需要创新区域行政。现有的区域行政体制由于区域行政合作的动力机制缺乏、法制基础薄弱、政策不适及载体不完善,使区域公共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因此,应加强机制创新,使区域行政合作具备强大的动力;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区域行政法制化建设;加强政策创新,致力于以促进区域行政发展为目标的区域公共政策优化建设;加强区域行政载体创新,促进区域合作组织的制度化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场涉及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它离不开现代行政民主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必须让公众更充分表达公共需求和选择公共服务.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众参与有一定的实践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观念和制度等方面的障碍,必须不断推进公众参与的机制与制度创新,引导公众参与到政府公共服务过程中来,从而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4,(2)
中央和中央纪委非常重视通过改革那些容易滋生腐败的体制机制制度来有效防止腐殴,并把其称之为源头治腐。十六大以来,在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三项改革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扩大源头治腐(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促进政府转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提高执政能力,超越历史"周期律"的伟大实践.充分认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坚持机制创新并利用制度保障改革成果,切实加强各级党政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当前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自行政问责制引入我国政府管理实践以来,其产生的实际效果有目共睹,但其局限性也暴露得非常充分。现行行政问责制度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匹配,使大面积整体性游离在责任追究机制之外的情况得以发生。本文提出,完善问责制度首先应该从改变其形态开始,将现有的"行政问责制"升级为"公务问责制",从名称到内涵和外延上对其加以扩展,形成一个涵盖面更广、效能更显强大和接受性更好的新形态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9.
社会合作规制的兴起不仅是合作治理理论的逻辑推演,而且也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实践所验证,理应成为我国规制模式的发展方向.多中心的规制主体、协同合作的规制行为、复合多样的规制责任以及合作高效的规制救济机制等构成了社会合作规制的运作机理.社会合作规制的运作,内在需要行政法治的保障.为此,我国行政法需要从行政法的国家与社会理论的发展、行政法制度根基的重构以及行政法原则和制度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能动的法治回应.  相似文献   

20.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行政决策合法性之所需,也是行政决策目标实现之所求.政府的政策宣示和公众的参与需求的契合,催生了我国丰富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实践.然而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实践的表面繁荣,却难以掩盖其实效的差强人意.我们应当深化行政决策者的公众参与意识,完善参与式行政法律制度,保障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