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生命培育出的种子──农民小麦育种专家徐才智张梅芝第一次见到徐才智,是在他们村的麦田里。虽然这里的人们都说徐才智是个了不起的小麦育种专家,可在我看来,他那黑黑瘦瘦的样子与当地的农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一说起小麦,他的一双眼睛里顿时飞扬出激动的神...  相似文献   

2.
镜像     
《小康》2021,(17)
正麦田里的节俭课2021年5月25日,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西校区学生走进麦田,听老师和农民讲解有关小麦种植的知识。眼下,小麦即将进入收获期,该校把课堂搬到田间,让学生了解种粮的艰辛,分享丰收的喜悦,培养爱护粮食、节约粮食的美德。中新社发翟慧勇/摄  相似文献   

3.
叶谦 《中国减灾》2012,(4X):14-15
<正>对于一个现代社会,能源已经和食物一样成为维持其稳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2011年以索马里为中心,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非洲之角国家所经历的大饥荒,又将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推到国际社会面前。由于玉米在国际粮食和饲料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它作为发达国家生产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更是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三大谷物,在过去的1万多年里,它们在全球不同地区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虽然玉米在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上,次于小麦、水稻而  相似文献   

4.
薛洋 《两岸关系》2014,(5):53-54
<正>没到台中之前,一直认为台湾是不产小麦的。4月初,当笔者来到台中市大雅区,不禁被这里绿油油的小麦所惊呆,更让人诧异的是,这里的居民大发"小麦财",打造独特的小麦旅游文化,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来这里逛麦田、品面食。在大陆平平凡凡的小麦,在海峡的另一端却成为香饽饽。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粮食价格飞速上涨,几乎达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根据统计,同期大米价格上升107%,而小麦、大豆和玉米等其它粮食价格则分别上升了69%、61%和48%。由干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关系到每一个民众的生存,因此,国际粮价的上涨将会产生严重的国际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6.
正地处豫北黄河故道区的延津县在优质高筋小麦的种植上,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第一家注册小麦原粮商标、第一家制定小麦生产地方标准、第一家实现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第一家创立小麦中介服务组织、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首家建成全国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20 1 5年荣获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仅"延津强筋小麦"区域品牌评估就高达17.6亿元。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24)
正这个重庆大山里的古镇,诞生于茶马古道,在青山绿水之间闪烁着迷人的灵气,再多看一眼,就想在此虚度时光。走在濯水古镇上,就像走进一幅古画儿。黛山碧水,云雾缭绕,石板老街上商贩们吆喝叫卖,茶铺里"咕咚咕咚"地煮着老鹰茶,或中式或西式的糕点散发着糯米或小麦的香气,行人熙熙攘攘,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技艺穿插其间……像极了简缩版的"清明上河图"。这画面,在静静的阿蓬江边,已经存在了千百年。  相似文献   

8.
互动平台     
《观察与思考》2007,(10):4-4
<正>农民的黄金周编辑同志:你好,我老家的家门口不远处是条省道,远方就是千岛湖。前些天,路上车子极多。父亲说,过马路也不方便了,那车啊,开得太快了。我说这几天是黄金周,大家都开着车出门旅游了。父亲恍然大悟。黄金周对于农民来说,是没有任何概念的。“五一”期间,农民大都忙着这些事:春蚕籽到了,需要在温室里培育;油莱结籽了,地里的水不能积得太深;小麦也结穗了,麦地里同样需要排水。这些活计,是千万不能耽搁的。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物资信息交流中心人士介绍,今年小麦产量约在10800~11000万吨,约比去年同期下降4.5%-2.7%,下降幅度不算太大,对小麦市场的供需格局不会造成大的冲击。 近年来,祖国大陆小麦需求基本上每年以1%-1.5%的速度刚性增长。近几年来,小麦需求量每年都在11000万吨以上。今年小麦的需求仍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消费量可望达到11800万吨,比去年同期约增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计划,我省一九五五年要求生产二十二亿二千万斤小麦,比一九五四年小麦产量增加百分之十三点五六。以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是我省农业生产战线上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在目前,做好小麦播种准备工作,正是保证实现这一增产任务的前提条件。现在已过处暑,再有半个月,晋东南和晋南地区就要播种小麦了。但是。小麦播种准备工作做的如何呢?还做得很差,尚有几个问题急待解决。首先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按照国家计划种植小麦。根据省人民政府的要求,一九五五年全省麦田播种面积基本上稳定在一九五四年种植小麦面积的基础上,这就是说,在晋南等产棉区保持原有  相似文献   

11.
春分品春     
《台声》2017,(7)
正"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在二十四节气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春分了。一个春分的时令,犹如一纸暖暖的宣言,告诉大千世界和这个世界里的人们,新的希望已经开始孕育,新的征程又要铺展和延伸。欧阳修对春分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放眼瞧去,旷野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田野里,小麦拔节、  相似文献   

12.
青政办〔2007〕111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进入5月份以来,由于全省农业区降水充沛,加之入暑后,气温上升,温湿度条件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从近期农牧部门监测情况看,小麦条锈病在东部农业区川水地区普遍发生,病田率达到100%,田间病株率达到60%以上,小麦条锈病在我省大流行的趋势十分明显。对此,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为夺取今年小麦丰收,确保农村粮食安全奠定基础。一、强化病害监测,确保信息畅通。按照我省小麦条锈病…  相似文献   

13.
延津,历史悠久,周置廪延邑,因境内多棘,秦赢政五年置酸枣县。宋政和七年,以县北原有黄河渡口故改为延津县。境内多盐碱、沙丘。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近年,延津小麦已成为该县的亮点,"优质麦经济"、"延津模式"享誉海内外。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县、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一个个荣誉称号是对延津小麦的肯定。在全国,已形成"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的初步共识和良好印象。在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延津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为打造"中国第一麦"付出了大量心血和  相似文献   

14.
日前,滕州市农机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滕州市人大代表董续增的责任田里,察看免耕播种的小麦长势情况。 在近日闭幕的滕州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龙阳镇代表团的董续增代表提出了“加大农机补贴资金力度,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的建议,市农机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到龙阳镇进行调研,并就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推广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村民杜某按照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的规定到粮站缴公粮。该粮站临时工李某未进行验收即收下杜某缴来的小麦。几天后 ,粮站开包验收时 ,发现杜某出售的小麦里搀杂有谷壳、碎石、沙子等物。粮站找到杜某 ,要求杜某重新更换。杜某以粮站已接受交货为理由 ,拒绝更换 ,请问 ,粮站能否退回杜某所缴的公粮 ?李欣李欣读者 :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是我国农村中带有特殊性的一类合同 ,但作为经济合同 ,双方当事人仍受其约束。在农副产品购销合同中 ,当事人通常会对产品的品种、等级和质量 ,按照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及当地人民政府颁布的标准予以明确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广角     
《政策》2000,(6)
1.小麦 起源于亚洲西部,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 2.水稻 俗称大米。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目前世界上水稻的栽种面积仅次于小麦,位居第二,产量在小麦和玉米之后,居第三。 3.烟草 人类利用烟草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目  相似文献   

17.
正"真没想到手机还能干庄稼活,刚刚在微信群里打了一辆收割机,一亩地还少花了5块钱,这要多感谢镇人大代表束新星帮了忙!"本该是忙得团团转的麦收时节,汶上县苑庄镇东演马村村民翟明亮却没有太着急,悠闲地玩起了手机。进入麦收季,苑庄镇4.6万亩小麦相继成熟。往年这个时候,收割机总是抢手货,乡亲们都排队收麦子,  相似文献   

18.
一、努力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全省共有小麦1,900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总产量仅及全省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这一情况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不能大量的提高,而是由于我们没有彻底地改变了在小麦生产方面粗放的耕作方法。对此,最近几年以来,已经引起各级  相似文献   

19.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白居易《观刈麦》)”。北方乡野的春风刚刚送走了冬日里最后一片不肯隐退的枯黄,随即就迎来了“乡村处处晴收麦,邻人家家备钩镰”的麦收时节。北方五月的阳光涨潮似的泼满了大地,映入眼帘的全是等待收割的麦子。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殷实的麦穗闪烁着一种高贵的光芒。麦浪滚滚映晴川,风舒云翻卷碧空。风吹麦田,如滚滚波涛千层涌动,粼光四射,遍野生辉,乡村染尽金黄。成群的燕雀也一路载歌载舞,徘徊流连于田间地头,在沙沙作响的麦浪声里从厢巢落入一波波金黄耀眼的弥漫中。清风翩若飞鸿掠过,微…  相似文献   

20.
视野     
三千大学生收麦是一堂好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千名师生共同在田间收小麦”的视频近日冲上热搜,却被网友质疑了。有人怀疑校方有作秀之嫌,还批评部分同学不懂常识,把小麦连根拔起。真相到底如何呢?据媒体证实,这并不是普通的麦收活动,而是一项关系选种质量的科学工作。同时,这也是该校学生“三训”(即工训、农训和军训)的一部分。今年的农训为期三天,每个学生轮流参与半天。至于把小麦连根拔起,一是为了观察小麦根系,二是测量小麦的杆高及穗量,用于科学对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