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晓红 《检察风云》2012,(1):29-31
妻子瘫痪,丈夫默默兑现当初的承诺 “我妻子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嫁给我,跟着我吃了很多苦,因此落下许多病根。我33岁那年,妻子瘫痪在床,生活完全需要人照顾。她病了,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我,我曾答应过她,一定会治好她的病,让她重新站起来?——摘自王开健的“悔过书”。  相似文献   

2.
他曾有两个承诺:一个是给村民的,他说,穷村不翻身,我就不回城;一个是给妻子的,他说,只做一任村支书,我就回城里陪家人。给村民的承诺,他做到了——昔日的穷村,变成了海岛上的“明星村”。但给妻子的承诺,却再也不能实现——2013年2月22日,他的生命因患肝癌走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3.
望月 《西部法苑》2003,(1):53-55
一间漆黑简陋的小屋里,一对苦难情侣甘守贫寒相濡以沫.男主人名叫侯学山,是一名人民警察。从与妻子刘振湘相恋那天起,他就恪守着爱的承诺,当发现恋人身染绝症后,他毅然选择了真爱,用伟大的情怀延续着绝症爱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重婚的代价     
为了换取妻子不告发自己的重婚行为,江苏省淮安市一名男子作出了把夫妻共有房屋划归妻子一人所有的承诺。然而,愤怒不已的妻子最终还是把他送上了被告人席,送进了大牢。在随后的离婚诉讼中,该男子以承诺书系当时"受到心理压力被迫书写"为由否认了自己所作的承诺,要求法院对该房以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对他的这个要求,法院不仅坚决说"不",还判决他赔偿妻子精神抚慰金5000元,从而让重婚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与台湾艺人大S(徐熙媛)举行轰动性婚礼的京城富商汪小菲,最近一提起“慈善”二字就有点烦,原因是他和新婚妻子在2011年3月22日举行的婚礼上曾承诺说,将把婚礼上收到的礼金作为善款捐献给日本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6.
那慧 《人民调解》2009,(4):43-43
问:2005年我与妻子宋某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女儿圆圆由宋某抚养.共同财产全部归她所有。可是现在女儿起诉要求我支付抚养费。我认为.离婚时我之所以放弃财产.就是因为妻子承诺自行抚养女儿.而且这些财产足够支付女儿的抚养费。离婚后全部财产归妻子.我还需支付抚养费吗?  相似文献   

7.
破镜重圆     
程安营 《江淮法治》2010,(20):21-21
认识锁柱,是因为一起离婚案件。 由于怀疑妻子有第三者。他打了妻子,那是他结婚十年来第一次动手,妻子夺门而出,从此没有了下落,锁柱急了,到处寻找.却没有影踪。  相似文献   

8.
砀山县人尉兴云,今年56岁,20多年前和妻子袁某结婚成家。有过两个孩子之后,尉兴云开始在外地打工,只在年节时候才回家住几天,夫妻两人的感情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几年前,他就听到传言说妻子有外遇,对此他也问过妻子.但妻子一口否定。  相似文献   

9.
韩一民 《江淮法治》2013,(22):38-38
俄亥俄州法律规定.一个新婚男人乘飞机时必须携带自己的妻子。但如果他结婚超过12个月就不必了。堪萨斯法律规定.禁止在机场上打嗝.大概是怕打嗝喷出的气息太大.将飞机“吹跑”。而特拉华州法律规定,禁止在飞机上打喷嚏,估计是怕将飞机给“震下来”。  相似文献   

10.
“你们就是我的亲人……”11月8日,伊金霍洛监狱煤矿职工白金龙捧着1.6万元捐款激动不已。白金龙的妻子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肾病,为给妻子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积蓄,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07,(9):45-45
问:我妻子在2003年应聘于陕西省西安市某私营企业做销售工作,同年年底被派往天津分公司工作。其间,公司一直没有和我妻子签订劳动合同。现在我妻子怀孕6个月了,公司还要求其加夜班。我妻子多次要求公司调换工作岗位,但被拒绝。后几经商量,公司答应给妻子3个月产假,并承诺休假后再按照每月350元标准补3个月的产假工资,我妻子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请问,女职工可以休多长时间的产假?产假期间的工资如何计算?  相似文献   

12.
“我既是县人大代表.又是党支部书记,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我都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时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涡阳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涡北街道涡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马如意的这句话.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这是他当选涡阳县人大代表时,对选民的承诺。5年来,他一直信守着这份承诺.把一桩桩群众的烦心事,当做自家的事儿,尽心尽责,积极呼吁。无愧于选民的期盼。  相似文献   

13.
河南80后小伙子阿强,爱上公司的一个美女小会计,可惜,他有妻室。虽然和妻子没有多少感情,但是,阿强还是因为自己要离婚感到负疚,为了补偿妻子,阿强策划了一起绑架案,他从网上招募了两个绑匪来到郑州,供其吃住,让他们绑架与他的家庭有积怨的一个女老板,并意欲将绑架所得都当做“离婚补偿”给妻子……  相似文献   

14.
潘家永 《江淮法治》2011,(10):56-56
编辑同志:王某是有妇之夫。3年前.我虽然知道王某有妻子.但由于无知.加之王某用物质利诱,我成为他的情人,经常同居。最近,王某提出要和我分手,我要他给10万元的青春损失费,遭他拒绝。我很气愤,想告他重婚。请问,我能告他重婚吗?  相似文献   

15.
老王是一位退休老军医,与妻子一直相濡以沫,不幸的是,晚年妻子瘫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老王没有退却,他十多年如一日地默默照顾妻子。然而,妻子终究还是先他而去,他悲痛欲绝。  相似文献   

16.
张谨  青山  毛剑 《检察风云》2005,(17):13-15
为兑现给爱妻的承诺,他奋力打拼成为“劳模”经理;灯红酒绿中,他迷失在赌场,挥霍公款3950万元,亡命国外;为救夫出苦海,妻子把丈夫从国外“钓”回,立功赎命,无奈回天无力……  相似文献   

17.
《江淮法治》2011,(20):53-53
胡某一家人离开家乡到省城打工,他在一家工厂打工.妻子刘某在当地一家超市干收银员,4岁的女儿就读于街道幼儿园。今年年底.胡某所在工厂决定将厂址搬迁至离省城车程近2个小时的郊区,这涉及厂里100多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对胡某来说,意味着到郊区后不能再每天回家,要再租房子居住,而且妻子上晚班时,年幼的女儿无人看管。厂里很多职工也面临这个问题.于是大家提出不同意搬迁工厂。工厂提出,你们愿干就干,不干就走人,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名硕士.他的妻子是一名博士。他在杀妻后自杀,让年仅半岁的女儿成了遗孤。在他们身后,遗孤的抚养权和遗产争夺纠纷正在激烈上演。  相似文献   

19.
洛风 《公民与法治》2010,(15):11-12
一场飞来车祸后,妻子失去右腿,女儿被撞身亡,面对渺茫的民事索赔,身为农民的他陷入绝境。后来经人牵线,一热心律师“雪中送炭”,付出22.5万巨款。将这起交通事故的“赔偿权”买下,双方并立下协议不准反悔。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江淮法治》2011,(14):40-41
35年前,武汉市西马路中学高一(5)班男生王双财在参加班级组织的学农劳动时,因车祸而高位截瘫。班上53名同学共同承诺:不管以后岁月如何变迁,也绝不让王双财一人落单。高中毕业后.班上同学天南海北各奔东西。但谁也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每个人就像迁徙的候鸟.每年中总有一天会齐聚到王双财身边。35年中,大家轮流看护他,帮着王双财成家.让他像个男人一样用残缺的身体担起家庭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