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语教材建设相对滞后问题在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改革中尤为突出。其中,民办高校俄罗斯文学教材建设很不完善。应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我国民办高校俄语专业的师资和生源状况,加快民办高校俄罗斯文学教材的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基于日本战略文化和战略意愿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战略文化与现实和长远利益需求结合,催生了日本人的战略意愿,成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基础.随着日本国家身份定位问题的解决,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变得越来越清晰.但日本战略文化的特性与一些特殊因素结合,也导致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方向存在着某些模糊性,需保持高度的关注.本文从日本战略文化和战略意愿视角,对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问题进行一些战略性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武装冲突刚刚结束后的国家容易出现安全缺口,普通民众依然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主要有前战斗人员和缺乏管控的武器、不断上升的犯罪率、与选举相关的暴力及针对妇女儿童的犯罪等。此时,国家尚缺乏有效的国内治安治理机制和能力,警察机构亟须改革乃至重建。当今联合国维和行动越来越注重协助冲突后国家警察部门的改革与能力建设。改革应力求标本兼治,既缓解冲突后民众安全需求的燃眉之急,又注重警察部门中、长期的机构建设和发展。改革应以民众的安全为首要目标,重点是警察民主警务观念及技能的培养、组织架构及管理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有效执行。此外,还应注意本土化问题。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如当地警力资源的匮乏、警察的公共形象差、民众的弱势地位、国际援助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等。该文亦对增强冲突后国家警察队伍能力建设及民众保护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战略是俄罗斯整体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变迁和地区局势的动荡,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军事安全形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均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俄罗斯正面临着自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安全压力.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提出的背景,对比了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本文认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更新和升级是对当前困境的重新认知和有力回应,未来俄将会根据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战略进行调整,以谋求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系列战略的调整决定了未来俄罗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也将对欧亚地缘政治环境和国际关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各国相互依存更加密切但全球治理能力显著不足的时代背景下,全球治理机制变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广受关注的重大议题。政党特别是执政党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行为体,其与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关系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讨论,作为执政党开展内外行动基础的认知与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关系尤为如此。本文认为,执政党特别是主要大国的执政党对某一社会实践领域认知的形成与转化,在对本国的国家治理产生直接而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会通过国家的对外行为在相关领域直接甚至显著地引发全球治理机制的变化。本文选取中国共产党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认知变迁对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影响的案例进行检验,发现执政党的学习过程及所在国家的政治结构、政治过程、政府过程等因素,对执政党认知变迁、执政党认知上升为国家意志和转化为国家战略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主要大国的执政党领导本国政府实施的积极外交行为,则会引发全球治理机制多方面、多层次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转型国家,俄罗斯国家治理模式在20世纪发生了两次截然相反的变化。其决定性原因,一是受制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二是受制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政治经济思潮。历史证明,俄产业结构安排不但映照了其国家治理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治理模式的调整,即产业结构与国家治理模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耦合关系。只有将政治经济思潮理性地与国家现实约束条件动态结合,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与产业结构间高度正向耦合,从而保证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盟国家服务外包的发展对广西的启示——以菲律宾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联盟的蓬勃发展。竞争优势的缔造要求企业学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讲求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于是以服务业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兴起。国际服务外包伴随着发达国家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进入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中国战略角色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这在美国政府所发布的多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得到直接体现。推动美国对中国战略角色认知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来自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变化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因素,来自美国自身国家战略调整和国内政治生态发展的内部因素,以及中美之间力量对比变化的直接推动。美国对华战略角色认知呈现出延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单边主义理念和多边主义理念相互塑造的鲜明特点,也体现了美国一贯坚持的对话接触与防范遏制并用的两面性对华战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用政治学理论,以冷战时期的新加坡、印尼和缅甸等国为例,从移民政治认同、移民政治认同的建构入手,探讨移民政治认同对国家关系的影响。笔者认为,移民的政治认同,如同移民的文化认同一样,如果处理得不好,不能顺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迁,不仅会给移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困难,而且也会引起国家之间的紧张,以致国家关系的破裂。 相似文献
10.
独立后至20世纪30年代巴西经济实行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西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使巴西摆脱"外围国家"(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至70年代巴西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同样也没有缩小与"中心国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处于第三世界。而同时期的美国在独立后开始实行保护主义进口替代,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工业,美国也由此在20世纪初期迅速成为"中心国家";至20世纪70年代全面自由对外贸易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中心国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东北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东北一直作为国家重量级的战略区域,与其他方位意义上的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不同区域价值,目前很需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来加以承托.然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一轮开发开放中,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必须全方位透视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评估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分析现存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战略对策创意: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构建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克服企业资金瓶颈,积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业壁垒;拓展创新产业路径,扩大新兴产业中的民营分量;推进海洋经济发展,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促进民营经济对接国际市场.只有这样,东北区域民营经济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发挥出市场主体作用,支撑东北作为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为出发点,提出网络化治理兴起的必然性,并基于网络化治理视角从多元化合作、公共利益导向、政府与民众互信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等方面对新加坡的公共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网络化治理视角下新加坡公共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