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闷”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十分流行的口头禅。“郁闷”心理主要表现在学习动力、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和各类身心疾病上。其产生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大学生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适,确保身心愉悦,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2.
开展大学生"生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形势下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当代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相对缺乏,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生涯教育”和辅导已日渐成为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前,我国高校“两课”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找出问题的根源,建构高校“两课”教育的科学性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 ,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特征和标志 ,并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 ,深刻阐述了先进文化是一个政党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的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大学生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 ,大学生肩负着生力军的作用。本文试就大学生如何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些探索。1.正确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是实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对大学生提出的“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指明了道路,是对毛泽东、邓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就业能力"论   总被引:115,自引:0,他引:115  
“就业能力”概念是根据大学生就业竞争市场提出来的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 ,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 ,是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这一概念的提出 ,正体现了当前社会求才、大学生个人成才、高校育才多方面的特点和需要。这一概念有其充分的生存依据和发展空间 ,有其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问题不容忽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是公民道德建设教育的重点对象,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而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工作。读完《意见》之后,笔者不由联想起年初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近一年后,重温这一案件,当时的莫名惊诧、群情激昂已被冷静周密的思考取代,人们这才发现,这场在种种合力的推动下变得错综复杂的悲剧,透射出种种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一案件一发生,便迅速成为各类媒体的焦点,报纸期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纷纷开通采访机器,相关报道扑天盖地让人应接不暇。“大学生”、“连续杀人”、“全国通缉”,…  相似文献   

9.
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认真分折和研究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现实思想情况的基础上,坚持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于学校育人工作之中,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探索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引领青年大学生走成才之路,以期能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视角。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教育实际、贴近学生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