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应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新"国学".只有这样的新"国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国广大群众的心中,才能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质上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革命.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从主客观四方面努力.要高度重视实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的科学态度;构建创新性文化环境,建立理论创新的外部保障;提高创新主体的理论自觉,深入发掘理论创新的主体因素.只有这几方面相互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曾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与创新活动紧密联系,是一对孪生姐妹,创先争优必然要求创新,创新是创先争优的关键途径,下面仅就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理论视角谈几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4.
理论创新是人们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将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理论形态的认识成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遵循认识规律,才能实现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走了一条相对曲折的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足够的经验积累,需要丰富的知识,需要民主和勇气.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实现其理论创新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环境和时代发展的变迁,同时也离不开批判性地主观改造和主体适应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一部批判史,也是一部自我批判史。批判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层面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学校结合学生学习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是工科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实现从学校向社会跨越的必要环节。文章从战略生态位管理(SNM)理论出发,通过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调查中发现,学校在构建创新实践网络环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教师指导创新实践活动,都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在理论分析与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及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层面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学校结合学生学习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是工科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实现从学校向社会跨越的必要环节。文章从战略生态位管理(SNM)理论出发,通过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调查中发现,学校在构建创新实践网络环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教师指导创新实践活动,都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在理论分析与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及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之一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选择了改革开放战略举措,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两个统一: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立足基本国情和坚持基本路线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尊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促使认识与实践实现辩证统一;二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引领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人民利益和人的发展是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王晓刚  贾静 《实践》2003,(5):39-41
理论创新是指人们运用符号、概念进行思维,同时把规律用抽象的语言形式储存起来,在表象中构建新的世界图景的行为方式.它以理论进步为主导,以改进现实世界为目的,是引导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西方,理论创新的概念与我国基本一致,它有时又被称作“理论实践“.理论创新作为一种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和其它创新一样,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方能形成.理论创新的形成条件,大体分为三种: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10.
张国宏 《探索》2008,2(1):15-20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系统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求真性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的辩证统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辩证统一等十大辩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