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和南联盟领导人接受了西方与俄罗斯提出的科索沃和平协议后,美国作出了比较谨慎的反应,一方面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则强调仍然坚持轰炸,称只有在南联盟开始执行协议后,北约才会停止轰炸。此间分析家们认为,美国之所以表态“谨慎”,一方面是因为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困窘后,美国终于找到了台阶下,可以‘体面”结束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了;另一方面美国也担心执行和平协议仍将面临重重困难,解决巴尔干问题的道路曲折,美国恐怕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谓科索沃和平协议事实上完全是北约用炸弹和导弹强加给南…  相似文献   

2.
全球要闻     
《瞭望》1999,(16)
北约轰炸南联盟动态●4月6日,南联盟单方面宣布,在东正教复活节来临之际,停止在科索沃地区“对科索沃解放军”的一切军事行动,但北约并未改变5日作出的扩大轰炸规模的决定。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6日宣称,北约在21世纪将承担超出19个成员国领土以外的使命,在...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南联盟一个主权国家悍然发动持续的大规模空袭,这是对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粗暴践踏,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严重政治事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步步升级,不仅由轰炸军事目标发展到轰炸非军事目标,肆意屠杀无辜平...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武力干涉南联盟,据说是有“理论根据”的。什么“理论”呢?曰:“我们不是为土地而战,而是为价值观而战。”说得多么动听啊!“价值观”,这是属于我的专业研究范围。据我所知,在美国仅仅是以书立论的价值观不下几十种。能入流的价值观也有好多种。我不知道他们如今轰炸南联盟是为了他们的哪一种  相似文献   

5.
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幌子,对南联盟这个独立主权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已持续了一个月。在数千架次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重的损失。北约的这种野蛮行径在欧洲制造了一场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轰炸把南联盟1200万人民置于战火中,六七十万在科索沃的阿族居民为躲避战火,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向邻国。滚滚难民潮已成为欧洲的棘手难题,欧洲国家也为此背上了沉重包袱。本来,解决科索沃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北约应立即悬崖勒马,停止轰炸,坐下来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长达两个多月的空中打击,特别是对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轰炸,引起人们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关注和思考。和平与发展是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政治格局是单极化还是多极化?美国的霸权主义扩张意味着什么?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发展,我国如何进行战略调整? 一、全球化与美国的全球战略 南联盟战火虽然令世人关注,但并非美国的重点所在。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特别是渗透于、隐含于不可抗拒的全球化浪潮中的美国的经济霸权。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二战以来,随着新…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大动干戈的理由和借口,是所谓“维护人权”、“防止人道主义灾难”。但是,北约对南联盟历时50多天的狂轰滥炸,使全世界都清楚地看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的所作所为不是“维护人权”、“防止人道主义灾难”,而是粗暴地践踏人权,制造...  相似文献   

8.
北约轰炸南联盟结束4个多月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转用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南联盟进行破坏和封杀,企图颠覆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政权,将南联盟搞垮,将整个前南地区纳入西方轨道,最终完全控制整个巴尔干地区,从而达到靠军事手段未能达到的目的。然而,面对重重压力的南联盟当局,克服困难,采取措施稳定政局,加快步伐重建经济,并积极开展外交,坚决捍卫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克服经济困难是头号任务在北约78天的狂轰滥炸之后,西方继之经济封杀,从而造成南联盟物资短缺,物价攀升,通货膨胀。经济困难成为南联盟当局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已60多天,然而,逼迫南就范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美国处境困窘。在坚持继续轰炸的同时,美国也加紧了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方案,为自己寻找“体面”收场的台阶。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能否成功对于美国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冷战结束后,美国自封为世界“领袖”,制订了建立单极世界新秩序的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美国企图将北约作为其控制欧洲乃至全球的最佳工具,因此美国一再强调北约在科索沃的军事行动必须成功,美国的轰炸政策一定会达到目的。但美国过高估计了轰炸威力,从目前情况来看,空…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的 3月,北约打着“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发动了以强凌弱的“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这个巴尔干主权国家开始了长达 78天的野蛮轰炸。两年后的 3月,阿尔巴尼亚族非法武装不仅在北约维和部队控制下的南联盟科索沃为非作歹,而且又将南联盟弱小邻邦马其顿搅得动荡不安。国际问题观察家们注意到,硝烟缭绕的巴尔干,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又出现了新的痛点。 狼烟四起   2月 16日,马南两国政府为了减少隐患,划定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边界,即南联盟科索沃与马其顿北部地区之间的边界。但是,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认为,…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空袭日益加剧和升级,给南联盟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和灾难。但是,北约却千方百计地辩解说,它们这种军事干涉是为了迫使南联盟接受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防止“发生人道主义灾难”。这种以“人权”取代主权的北约干涉主义“新原则”,在北...  相似文献   

12.
布莱尔和英国工党政府在科索沃危机中扮演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角色:对南联盟采取异常强硬的态度,是美国最积极忠实的伙伴,甚至在某些方面扮演着“推动者”有‘滞头人”的角色。在推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策划军事干预科索沃危机的过程中,布莱尔不仅幕前十分卖力,而且还通过幕后操纵,争取法德以及其他持怀疑态度的欧洲领导人站到自己一边来。英国在争取派遣和使用地面部队方面表现得最为积极和坚决,在反对停止轰炸和空袭方面则最为顽固不化。布莱尔和英国工党政府何以表现得如此“积极”和“强硬”呢?所谓“道义”和人权原则是布莱尔外…  相似文献   

13.
王坚红 《求知》2000,(8):20-22
20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由于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欲构筑单极世界的图谋越来越强烈,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越来越有恃无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推行其“新干涉主义”,置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于不颐,抛开联合国和安理会,在海湾地区和南联盟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和武装侵略。战争的硝烟至今还未散尽,给新世纪初期的世界和平带来了威胁,也给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带来了不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索沃战火的升级,始终鼓吹动武的英国日益成为北约中叫得最响的“鹰”。从一开始,英国在“妖魔化”南联盟和将侵略战争“神圣化”方面就是调门最高的。英国不仅一再强调轰炸是出于“人道”的“崇高目标”,而且总毫不脸红地称南总统米洛舍维奇要为北约袭击造成的一切伤亡和损失“负全部责任”。目前,一些北约国家主张停火,向政治解决的方向努力,更多的欧洲盟国不赞成发动地面战。英国虽然口头上也讲谋求政治解决的途径,但它一方面竭力强调要继续轰炸,直到北约的要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提出在空袭摧毁驻科索沃的南斯拉夫军队后,…  相似文献   

15.
黄泳 《瞭望》1999,(11)
“回飞镖(boomerang)”,是澳大利亚土著人狩猎使用的武器。如果没有击中目标,该飞镖会自动返回。不善使用者,有可能没有击中猎物,反倒击伤自己。因此,西方人常用“被回飞镖击中”来形容那种做事不慎、自食其果的行为。“回飞嫖”效应在国与国的关系中并不罕见,美国及北约威胁对南联盟动武的所作所为就是最新一例。去年2月下旬,阿族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袭击政府警察事件,使南联盟科索沃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对南联盟政府发出军事威胁,扬言除非南联盟军警停止“镇压”阿族非法武装,否则,北约将对南进行空…  相似文献   

16.
北约应该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狂 轰滥炸的硝烟虽消散已久, 但“科索沃战争后遗症”仍严重存在。国际社会认为,对这场发生在世纪之交的战争,北约应该进行反思并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这对于把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带入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侵略战争不得人心 美国和北约宣称,发动空袭是为了“制止南联盟对阿族的种族清洗和维护巴尔干地区的稳定”。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尽管南联盟的民族政策有失当之处,如一度取消科索沃省的大部分自治权,但并不存在对阿族进行“种族清洗”的现象,国际调查已证明了这一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24日,德国的4架“旋风”式战斗轰炸机参加了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狂轰滥炸,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国首次参与对北约以外的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攻击。4月3日北约轰炸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妇产医院、医疗中心及民宅等建筑受到破坏,一大批...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总理斯捷帕申7月25日至27日对美国进行了工作访问。俄政府首脑访美计划最终得以实施,表明近几个月因科索沃危机而冷淡的俄美关系已经升温,并开始朝正常的轨道发展。俄总理这次访问本应在今春举行。当时的普里马科夫总理在赴美途中,得知北约将开始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的消息后,立即在大西洋上空掉转机头返回莫斯科,中断了这次访问。北约对南联盟停止轰炸后在德国科隆举行的8国集团首脑会议为缓解俄美紧张关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使俄总理访美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斯捷帕申赴美前曾表示,此行是为了在南斯拉夫危机后重新开始与华盛顿进…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25)
联合国安理会10日以14票赞成,l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南联盟科索沃危机的决议。中国投了弃权票。这个决议草案是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外长经过两天激烈争论于8日达成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审议的。安理会在北约宣布暂停轰炸、南联盟接受有关和平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审议。由于草案只字未提北约轰炸南联盟所造成的灾难等问题,因此中国代表团投了弃权票。用自认*担回回国短民_-_--_拉封口俄留队团驳回来既____6月9日,南联盟和北约代表签署了关于南军警部队撤出科索沃安排的协议。南在10日开始撤离行动,11天内将从科索沃撤出…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9,(24)
美国会议员控克林顿违宪美国联邦地区法院6月3日开始就26名国会议员控告克林顿总统“违反宪法”一案展开辩论。作为原告的26名议员认为,宪法没有赋予美国总统对外宣布战争的权力,因此,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行为是非法的。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与北约军方会谈千破裂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6月3日决定,接受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及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提出的和平协议,南联盟政府当天开会后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上述决定。5日开始,北约代表和南联盟军事代表开始就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问题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