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野 《中国保安》2004,(8):38-40
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才能有?效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每个普通人关注的话题.要求法律保护你的合法权益,首先要有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即在履行有关法律行为的过程中,需要依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这样法律才能有效地保护你. ……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去年4月,我的一个做生意的朋友杨某因资金短缺,找我借钱.我有一笔定期存款还没到期,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就介绍他向李某去借钱.李某同意借钱,但提出要我作保.我当即表示同意.于是,李某借给了杨某15000元,约定在半年后还款.杨某给李某打了一张借条,同时我拟了一个保证合同书,内容是“如果杨某到期  相似文献   

3.
张健 《人大建设》2010,(4):56-56
编辑同志:我表哥在我家寄住.他原来借了朋友一笔钱。今年他去外地打工后,他朋友拿着借条来找他要钱。他朋友我也熟识,因为人家急用钱,我也碍于情面,就替表哥把钱还了,借条我收回。现在,我找表哥要钱,他却不乐意还。请问.我能不能要回这笔钱?  相似文献   

4.
杨佳 《人民公安》2006,(23):44-47
19岁的女患者刘晓,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向自己的牙科医生借款多达数万元。为了赖掉这笔巨额债务,她竟伙同朋友,将多次催债的医生麻醉,抢走自己留下的所有借条销毁。就在刘晓庆幸自己不用被追债时,接案的警方却将她抓获归案。2006年11月10日,重庆市南岸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了判决。那么,牙科医生陈良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给自己的病人?而刘晓抢走巨额借条的行为,是否就如同抢劫存折、有价证券和有价票证一样,应该定性为抢劫犯罪呢?  相似文献   

5.
人,不能依靠怜悯而活,残疾人更要自强自立。世界上最能帮自己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我叫汤大华,今年65岁,是令椒县南屏乡一个普通的残疾人,右腿无法站立。 80年代初,我40多岁,打算做点生意。我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没有一个亲戚、朋友敢把钱借给我,他们都认为,把钱借给我就等于是  相似文献   

6.
服务热线     
编辑同志: 2002年4月份,我的一个朋友向我借了2000元钱,我问他借钱的原因,他说和别人赌博输了1000多元,被逼还债无奈找我借钱。我看在老朋友的情谊上将钱借给了他。谁知他拿钱又去赌,被公安机关抓获,没收了全部赌资,并重罚了他们。我知道后,马上向我的朋友要钱,可他说,用于赌博的借款不应该还,拒不还我的钱,请问我朋友的说法正确吗?其法律依据何在?  相似文献   

7.
<正>一、基本案情朱某系个体工商户,经朋友担保,向黄某借款3万元,约定月息4%,借款期限8个月。朱某来到黄某家,谎称还钱,要黄某看看借条上的利息是多少。黄某拿出借条后,朱某一把抢走,黄某要上前夺回,朱某拨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威胁黄某说:"你要过来,就别想活"。黄某没有办法只得让朱某把借条抢走。朱某抢到借条以后,即将其销毁。  相似文献   

8.
几天前有个朋友来北京出差,告诉我这么一件事,他刚从北京站出来时,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向他讨钱,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北京找父亲,可钱用光了,想要我的朋友给她的孩子买点吃的。“这种事我见多了,都是假的,骗人的!”,朋友对于自己的“小气”并没有感到不安。无论是车站还是马路边,总会有人将你叫住,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希望你能够慷慨解囊。面对身边的这些“不幸”,我们该如何去做?人都是有自尊的,既然肯放下尊严向你伸手,能帮就该尽自己的所能帮一些。这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试想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了难处,周围的人对你都漠然视之,你又该…  相似文献   

9.
余婧 《民主与法制》2013,(19):62-64
惊悉真相鬼门关前曾遭弃 那一天,林海突然来到姐姐家,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明来意,原来他和朋友看中了一个投资项目,想跟姐夫借30万做生意。冯志强说:“你现在打工不是挺好嘛?要是还不满意。就到姐夫公司来帮忙吧。不是我不借钱给你,是这个项目不行。钱投下去肯定打水漂儿。生意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要有眼光。”林海的自尊心一向很强,  相似文献   

10.
案例:2006年4月25日,保安员宋志和因为家中有急事,向自己同宿舍的队友叶凯借了1万元,并且当时在口头上约定好了利息,一年之后一定还上。不久,宋志和便离开了保安队,到了一家宾馆工作。一年很快到期,可是等待还钱的叶凯却一直没有宋志和的消息,于是找到了他工作的宾馆,要求其履行当初的承诺。不想,叶凯否认自己欠宋志和钱。情急之下,叶凯找来了当初曾听到宋志和要向他借钱的队员作为证人,见到证人的宋志和并不否认借钱的事实,但告诉证人自己已经还钱了。没有证据的叶凯决定将宋志和告到法院,可是面临举证的难题,他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难道借钱就可以不还吗?  相似文献   

11.
卢松松 《乡音》2012,(1):50-50
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就想做水手,向往外  相似文献   

12.
不变的善良     
黄艺宁 《当代广西》2006,(18):59-59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那些亲戚和朋友欺骗他,都来向他借钱,但借出去的钱如同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这让他很伤心。记得有次他花钱请戏班唱一场戏,让周围的人去看,结果,那天晚上他的家让人给盗了。他凭经验就知道是周围人干的。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为什么这样?从此,他变得孤僻,变得越来越不快乐。直到有一天,门前来了一位化缘的和尚,见到他满面愁云的,便问其缘由,他就把自己的苦闷说了。和尚听罢笑了,说我有一个快乐的秘方,放在山上的庙中,施主你愿意跟我去拿吗?他想了想,反正自己在家也很烦闷,跟你去…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4.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为后人传颂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蔡(?)的人,他向自己的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有打下借条或合同。不多年,他的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金子还给朋友的儿子。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接受,笑着说:“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曾口头告诉我这回事。”蔡(?)说:“借条在我心里存在着,不在纸上,心中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保安员,最近我遇到了一些麻烦,想向您请教。一年以前我还在另一个行业,我向一位同事借了840元钱,几天以前我已经把钱还给他了,因为都是朋友,碍于情面,所以没有写下还钱的字据,并且当时并没有人看见我还他钱。几天后他反而又向我要钱,就在我们争吵起来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他有证人,说是要起诉我。的确当时我向他借钱的时候有个人站在我们的旁边,可以给他作证,当时也没有写欠条,可是他有证人。如果我被起诉的话,我会不会输呢?会不会像他说得那样把钱再还给他一遍呢?编辑老师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给我解答一下,期…  相似文献   

16.
1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全景出发给他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的自我.可惜的是很多人的这个内在的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  相似文献   

17.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保安员,经常阅读《中国保安》,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但现在我自己也有了一个“小问题”,希望编辑老师可以为我解答。几年前,我老家的一个朋友向我借了700元钱,定的是一年以后还,并且写了欠条,按了手印。过了一年,我向他讨要,他以手头紧张为由,要我再给他些时间。就这样,断断续续好几次,前几天,当我再次催要时,他说已经过期了,法律上说可以不用再还了。我现在好糊涂,怎么我的钱就不给还了呢?保安员 何庆军小何:你好!类似你这种情况的信件我们也收到过一些。其实,朋友之间相互借钱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但很多人因碍于…  相似文献   

18.
律师信箱     
NO.1  借钱,多几个心眼! 老师: 您好! 在我们队里,队员经常会有用钱周转不开的时候,所以 时常会相互借些钱用,可是一到还钱的时候,麻烦就来了, 不是忘了借了,就是借了多少,什么时候还两边各说各的, 希望您可以给我们些建议。 保安员  王冰 王冰: 你好! 中国人借钱很多时候习惯找朋友,不愿找银行,常言 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但人们经常能听到因为借钱的 事,昔日交往甚密的朋友、来往密切的亲戚反目,闹上法 庭。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们在他人向你借钱时,不妨多 留个心眼,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避免纠纷,防范风险。 …  相似文献   

19.
前几日,一个建筑商朋友到律师事务所,请我给他出主意。五年前,他垫款三百多万元给某市某基层法院修建办公楼,这些年陆陆续续只收回了百八十万,到现在,上一届法院院长已经换届高升,新院长来了忙于搞其他基建,他的欠款回收愈加艰难。前段时间聘请律师准备提起诉讼,好不容易准备好了诉讼资料,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拿到欠他钱的法院要求立案,法院立案庭的法官说先缴纳诉讼费再说,诉讼费大约七八万。我的朋友想不通:“我本来是要钱的,凭什么钱没要到,反而要先拿一笔给债务人?又不是别人欠我的钱,是你法院欠我钱,况且这几年因为这个工程款拖欠都快破产了,哪还有钱?”法院立案庭的法官说:“有钱没钱我们不管,你既然是通过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诉讼,我们就只有按照法律规定办,诉讼费是法定收取。不交钱反正我这儿不能立案,不服你可以告。”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的一位老乡借了我2000元钱,当时借钱的时候都说好了还款期限,但现在还款期限已经过去半年有余了,他也不说还钱的事。我打电话、写信给他,他都置之不理。我让家人找他去要,他都不给,还扬言要打人。我现在在广东打工,如果为此事专门回去打官司,得花上不少差旅费不说,还得耽误很多时间。所以我想问一下,我能在广东起诉他吗?如果不能,我该怎么办?读者小国小国读者:根据你信中所讲的情况,你想“在广东起诉你的老乡是不行的,这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