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云龙  钱镇 《人权》2012,(5):22-23
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算起,儒家思想在中国已经流传72500年。在如此漫长的时期,儒家思想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性力量。它规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制度的基本方向,影响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塑造了中国社会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念。它深深地沉淀在中国人民思想意识的深处,代表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儒家思想精华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超越了时代与国界的局限,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东方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儒家思想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面对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儒家思想如何为现实社会、为未来社会服务是当代儒家思想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儒家思想运用于罪犯矫正.有助于提高监狱行刑成效,降低服刑罪犯重新犯罪率,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监狱行刑中,应吸纳儒家思想中教育的各种主张.尤其是注重儒家思想中身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任何军队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圈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给予一支军队的影响较之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更具有潜在性和恒久性。中国曾是“儒家之国”,儒家思想影响至今不竭。一个生活于当代的中国军人,尽管他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家思想的教育,但深层意识中常常带有儒家思想的基因,他的情感气质、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特定的历史时期,儒家思想是具有国际性的特殊文化现象。它源自中国,并直接辐射至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在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对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并在规范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面发挥着持续效力。  相似文献   

6.
书法与儒家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流派之一,孔子肇其始,孟荀衍其枝。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样,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我们从书法发展史上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书法艺术及其理论、气质、风格的全面渗透。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滋生的传统诉讼文化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其对现代社会诉讼制度建设和司法改革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在当前司法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传统的诉讼文化进行梳理和解读,因为任何一种文化包括诉讼文化都具有强大的传承性。传统诉讼文化的和谐和无诉的价值追求是如何建立的?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传统诉讼文化对现代司法活动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其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学派,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自从汉武帝提出了"独尊儒术",在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之下,儒家思想逐渐取得了中国思想界的"唯我独尊"的位置,儒家文化在统一人民思想,推进道德观建设方面功不可没,但真正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进程者却多为道家人物。尤其是每当国家动荡处于不安之际,道家人物在力挽狂澜、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堪称居功甚伟。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对中国人,尤其是救世济民的知识分子中的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9.
黄新宇 《传承》2009,(18):140-141
自古以来,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深入人心,华夏子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前赴后继。进入夏、商、西周奴隶制和战国封建制以来,中华民族深受农业文化及儒家思想影响,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一脉相承,根深蒂固,传播不止,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民族精神之一,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深入人心,华夏子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前赴后继.进入夏、商、西周奴隶制和战国封建制以来,中华民族深受农业文化及儒家思想影响,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一脉相承,根深蒂固,传播不止,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民族精神之一,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1.
论儒家的忠恕之道——兼对普遍伦理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 ,被概括为忠恕之道。儒学经典著述也极力倡导忠怒之道。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思想的发展 ,各个历史时期的儒学代表人物都对忠恕之道的内在合理性根据和外在价值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探讨和论证。在倡行普遍伦理的当今世界 ,儒家忠恕之道及其理论论述 ,既作为一种道德认识和伦理反思 ,又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为我们关于普遍伦理的思考提供具有认识价值和启迪意义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12.
闫韶华 《传承》2014,(4):120-125
佛教在中国传播相对成功不是偶然的,其原因除了社会历史因素、地缘关系、传播时机以及中国本土文化的包容性等因素之外,还与佛教的非人格神论密切相关。佛教的非人格神论表现在本体论和境界论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主体部分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具有相似、相通之处,正是这种非人格神论使佛教找到了在中国传播发展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简称儒学,自先秦时期创立以来,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王朝更迭和文化浩劫而不断发展,繁荣—衰落—复兴,至今不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它具有宗教的一些属性,但并非宗教,其在当下的复兴出路便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儒家人本思想、仁爱思想、修身思想、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医存废"之争中出现的否定中医的言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知和漠视,也是无视儒家思想、中医伦理道德对构建正统社会秩序的作用,实质反映了西方中心论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玺 《中国保安》2007,(7):22-24
广袤的鲁西南平原有一座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文化名城——济宁,这里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其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开启了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先河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就诞生在这里。在这座具有7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一支肩负保一方平安的保安队伍,他们坚守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干出了不平凡的业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与科技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映红 《前沿》2002,(12):151-152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流的文化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过积极作用 ,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论述了儒家文化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是否还具有影响力 ;儒家文化是否有利于现代化建设 ;儒家文化是否与科学精神相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儒家思想对我国封建司法的影响周宝峰儒家思想发端于先秦。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接受汉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它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相适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对中国封建法律及...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生产方式下,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直接现实而存在,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以及思维方式。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凝聚和调动全民族的力量,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总目标,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从历史上看,儒家思想就  相似文献   

19.
王宁 《青年论坛》2006,(3):142-144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有根深蒂固的消极因子.其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深处,并对行政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如果能在施政过程中明辨其利弊得失,将使我们在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可喜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