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公诉条件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必需要件 ,是衡量追诉合法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文章论述了公诉条件与诉讼条件的区别 ,并对其关系作出了界定。实体性和程序性两类条件构成了公诉条件。审查公诉条件的程序主要有审查起诉和预审程序 ,并辅之以审查式和抗辩式的审查方式。最后 ,文章对我国公诉条件及审查程序进行了检讨。  相似文献   

2.
行政公诉权运行制度设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运行原则、运行条件和运行程序等方面加以探讨。除此以外,行政公诉权运行制度还与行政公诉权主体的诉讼地位、被告资格的认定、举证责任分配、管辖等制度密切相关。惟其如此,才能推进行政公诉权运行制度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代表人诉讼不能有效保护公共利益时,赋予检察院民事公诉权十分必要,公诉权不是刑事领域独有的,检察院提起民事公诉既符合公诉权的本质,又具有民事诉权的基本内涵,检察院应该具有民事公诉的诉权。  相似文献   

4.
公诉和自诉虽然在追诉主体和客体、追诉性质与原则以及诉讼程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但为了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这一共同目标,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共同构成现代刑事起诉制度的完整体系.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创设的被害人制约公诉权制度,即公诉转自诉,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建立被害人司法审查申请制度,对于建立完善我国公诉权的制约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公诉审查制度存在弊端,以比较法的视角对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刑事预审程序进行考察,借鉴这些国家刑事预审程序的合理之处,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公诉审查制度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民事公诉制度作为一种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当事人追究民事责任的诉讼机制,体现了"公"与"私"的高度融合,考虑到民事公诉制度的这种特殊属性,其建立应当基于一定的法律平衡观,既要体现国家公权力的权威性,同时也要妥当地照顾私权利主体的权利,对公法主体和私法主体的利益、意志、行为等予以权衡.文章从公法与私法、公权与私权、实体与程序三个方面论述了民事公诉制度,以求对民事公诉制度予以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修改使公诉权在理念上产生了明显进步。一是强调了人权保障理念。二是强化了程序正义理念。三是增强公诉权的诉讼监督功能,加强其对侦查权和审判权的制约力度。四是加强对公诉权的监督制约,体现监督者也要接受监督的理念。新形势下行使好公诉权,应当对理念层面的进步有深刻的认识而不能单纯关注条文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缺位,不仅导致我国侦查程序中非法侦查行为屡禁不止,权利救济机制处于空白状态,侦查程序不具诉讼形态,也使得公诉权缺乏应有的控制,公诉方式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庭前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落实,证据展示程序难以运行,庭审法官的预断不能排除。加强权力制约与保障人权,必须建立司法审查制度、设立刑事审前法官.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职务犯罪侦查权、公诉权的权力组合,检察权的定位论争不已,运行弊端丛生.笔者认为,根据权力分立的法治原理及诉讼职能等程序原理,对检察院进行机构调整和权力重新配置成立专司法律监督的新检察院、专司职务犯罪侦查的监察院和专司一般刑事案件之公诉与民行公益诉讼的控诉院.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更加规范、合理,符合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权理论是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基础。其内涵表现为它是向国家审判机关请求的权利,是宪法性基本权利,是程序涵义和实体涵义的统一。其外延在程序上表现为公诉机关的公诉权、刑事自诉人的自诉权和被告人的应诉权,在实体上表现为控辩双方的期待胜诉权。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它是由宪法保障、国民平等享有的权利,对审判权具有制约性,自身具有程序性。刑事诉权理论为当事人主义审判机制的存在和发展及侦查权的刑事诉权属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权利的合理配置、公诉案件中被害人诉讼主体地位及一些新型刑事诉讼制度和原则的引进和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刑事庭前审查程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庭前审查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审判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 ,起到抑制公诉权和保障审判顺利进行的作用。文章性质和特征、原则以及功能三个方面对庭前审查程序进行法理阐释 ,并对英、美、法德四国的庭前审查程序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庭前审查程序只重视排除预断 ,而忽视了该程序的抑制公诉和庭审服务功能的缺陷 ,并提出重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论公诉职能中的刑事诉讼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监督职能是公诉职能的应有之义。刑事诉讼监督的方法主要有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开展侦查监督、运用刑事抗诉权进行刑事审判监督以及通过初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开展刑事诉讼监督。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包括公诉一体化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工作情况报告和通报机制、职务犯罪案件侦查起诉的内部制约机制等刑事诉讼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的隐蔽性、复杂性凸显出经济犯罪侦查初查的重要地位,经济犯罪侦查初查折射出我国受案、立案制度的缺陷:立案规定与侦查实践的不协调“、立案前审查”的规定与初查实践的不协调、秘密侦查规定的缺无与司法实践的不协调。应当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现实,客观把握侦查工作的规律,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的受案、立案制度:立足实践需要,使秘密侦查有法可依;反映客观规律,科学确定启动侦查程序的条件;适应时代要求,完善对侦查权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公诉权与自诉权关系的做法是:应在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当中,适当的引入公诉权,国家机关不能被完全排除在这类案件的追诉程序之外;被害人在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中,国家对犯罪的追诉权并没有让渡给被害人个人,公诉权始终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公诉转自诉案件应从自诉案件范围中剔除,针对公检不予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决定,可通过建立司法审查机制,来达到制约公权力、保护被害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诉讼中,立法一直将提起公诉作为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而把审查起诉仅作为提起公诉的准备程序,这实际上是对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误读,审查起诉应是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他不以提起公诉为唯一目标,而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司法独立原则的确立,公诉权制度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对于公诉权本身的属性界定存在较大分歧,往往在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存在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因此,结合对集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于一体的司法实践的考察,在对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非一致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分而设置的构想,以保证司法公正价值目标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公诉审查对防止不必要的审判、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节省司法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中都设有公诉审查制度。公诉审查分为程序性审查和实体性审查。我国的公诉审查是一种程序性审查,这种审查具有诸多缺陷,应从审查范围、审查主体、审查标准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对复印件主义公诉方式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印件主义公诉方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尚未根除法官的预断与偏见 ;侵害被告方全面获悉被控证据权 ;滋生“埋伏审判”等弊端。建构科学的符合诉讼规律和公正价值的公诉程序势在必行。为阻断侦查与审判的承继关系 ,强化审判中心地位和辩方的防御能力 ,需要改造公诉方式 ,确立起诉书一本主义和证据展示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诉变更是控审分离的刑事诉讼结构下检察机关公诉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公诉变更制度,实践中检察机关长期以来一直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行使公诉变更权。司法解释存在着过于简单的缺陷,使得实践中公诉变更缺乏严格的操作规范,应尽快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我国的公诉变更制度。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判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支持完成公诉和实施刑事审判监督,检察机关兼行刑事审判监督权和公诉权(此处的公诉权仅指庭审中支持完成公诉的权力,或可称其为狭义的公诉权).这两种权力是否能够并存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问题,确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与公诉权进行详细的剖析,并对今后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与公诉权的重构提出建议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