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问题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垄断问题。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一国有权对发生在境内外的并购行为进行反垄断规制,而在反垄断规制中,应该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和维护国家利益原则。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现行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规定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资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一些领域也出现了垄断问题。本文以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关于企业并购中所涉及的反垄断问题的规定,并结合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从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两个方面对完善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反垄断规制进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入世与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中的反垄断规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建立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中反垄断规则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我国反垄断规则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反垄断规则的价值取向并具体研究了我国外资并购监管所要规制的垄断。  相似文献   

4.
刘丽  陈彬 《时代法学》2010,8(5):73-78
随着我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建设加速。而建立一个权威、独立的执法机构是发挥反垄断法功效的关键。因此,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科学设置及其职责的合理确定是中国反垄断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反垄断法》为我国设计了三家联合执法的机制,权威性和独立性尤为不足。加之目前我国反垄断执法体制缺乏具体的分级设计,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人员素质与结构不合理等等。诸多问题势必影响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因此,探讨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完善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论关键设施规则在知识产权拒绝许可反垄断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荣 《科技与法律》2007,(5):39-43,54
目前在跨国公司掌控我国高科技市场,利用知识产权垄断地位进行拒绝许可的情形下,构建我国的知识产权反垄断制度,对知识产权人滥用权利拒绝许可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规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觜迫。本文在对美国和欧盟知识产权拒绝许可反垄断中普遍适用的关键设施规则的构成要件进行详细分析后。指出我国在知识产权拒绝许可反垄断中亦应引进关键设施规则,并对我国在使用该规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好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经济垄断和反垄断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市场上显得较为突出的价格战、白回扣、企业兼并、市场支配地位和垄断化问题为重点 ,结合发达国家百年反垄断的经验进行论述 ,旨在完善我国的竞争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龚红兵 《河北法学》2004,22(11):151-155
反垄断法律制度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入世后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以及垄断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愈来愈严峻的挑战 ,完善与发展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立足我国具体国情 ,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层面和具体法律制度层面上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适世”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反垄断法》颁行较晚,目前我国法院受理的反垄断民事纠纷案件尚不多见,相关司法审判实践工作仍处于探索积累阶段。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民事纠纷作出的一审判决为切入点,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反垄断民事纠纷中当事双方的诉争焦点及法院的相应立场,并结合国内外反垄断法律政策对未来我国反垄断司法审判中的法律适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反垄断立法追程的原因和制肘因素,指出:改革呼唤着反垄断立法,其进程又制约着立法。随着国内各种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井考虑到市场国际化因素,如今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已经具备。我国反垄断立法应当体现改革精神,正视和务求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重视法律实施机制。针对当前立法追展情况,在立法的一些重要制度设计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艾清 《法商研究》2006,23(4):146-153
公共政策一直是衡量争议事项是否具有可仲裁性的决定性标准。反垄断争议因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性而一直属于不可仲裁事项。近年来,在欧美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公共政策已不在争议的仲裁性问题上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反垄断争议也可纳入仲裁事项的范畴。我国的法律对于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未作明确规定,这既不利于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也不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在法律中对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