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诚龙 《各界》2011,(1):3-3
据说,道光皇帝是个好皇帝,别的不说,他很富有中华民族的节俭美德,“观国史所载,帝节俭之德,亦不可及,至暮年尤甚”。这话说的是道光皇帝之节俭美德是没人可比得上的。“然帝或思食一物,而知其价甚昂,则止而不索”。他想吃东西了,都要先问个价,如果价格很高,他就不吃了。比如他想吃鸡蛋,内务府给的价格是每枚七八两银子,道光皇帝就常常省着不吃。  相似文献   

2.
豺咬杀鱼     
武周时,朝廷严令禁止屠宰杀生,大臣们苦于吃不到荤腥。御史大夫娄师德奉使命至陕州,地方官员设宴款待他。厨夫端上羊肉来,娄师德问道:“皇帝下诏禁止屠宰,为何有此?”厨夫说:“豺咬杀羊。”娄师德说:“豺真懂事!”于是举箸大嚼。厨夫又端来了鱼,娄师德复问  相似文献   

3.
罗杰 《各界》2014,(7):58-60
北魏王朝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晚年时情绪失控,焦躁不安,喜怒无常,多疑暴虐.他甚至“嘿”药,迷上了一种叫做“寒食散”的药物,这种药物类似于后世的兴奋剂.拓跋珪服药之后,情绪异常激动,不吃不睡.这期间,他又疯狂地迷上占卜炼丹.等到丹药炼好,自己也不吃,先给死囚犯吃,用他们来做实验.很多死囚就提前“安乐死”了.即便如此,拓跋珪也没有放弃,他一如既往地求仙访道,寻觅长生丹药.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报上看到一组图文并茂的新闻摄影作品:某文化娱乐公司推出“参与性娱乐项目”:“请您当皇帝”。某公司总经理“财大气粗”,抛出68888元巨款,买来了当“开国皇帝”的权利,他看龙袍、坐龙椅、受朝拜、品御点,着实过了一把皇帝瘾,其夫人也夫荣妻贵过了一把皇后  相似文献   

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看到达官贵人在国家遭受天灾、百姓吃糠咽菜时仍然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便毅然利用皇后寿宴之机办起了“劝廉宴”。此宴非常简单,只有“三菜一汤”。朱元璋以菜劝臣:一劝吃萝卜,二劝吃韭菜,三劝吃青菜,四劝喝葱花豆腐汤。据说,这每一劝都有深刻寓意。就说“葱花青,豆腐白”的第四劝吧,其意在说明:为官者只有“一清二白”,才能保证“吾江山不变色”。由朱元璋的“劝廉宴”,想到了“忆苦饭”。这是过去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常用的一种方式。即吃一顿旧社会穷人咽的糠和菜,长征时红军嚼的草根和皮带,“三年自然灾害”时社员吃的…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1,(24):22-22
任一官半职的人,坐在位子上,总想问一问下属:“和前任比,我怎么样?”其实,他内心早知“人走茶凉”,他的前任“自然不如他”,但他还是要从下属的嘴里听到——得到那点“快感”。这就是为官者的心理。甚至贵为“真龙天子”的皇帝老爷子,也需要类似的“快感”。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个皇上,天天吃一样的山珍海味,吃腻了,一连把两个厨师赶出了皇宫。第三个厨师决定给皇上换换口味:山珍海味是好东西,皇上不能不吃,那么就把红烧改成清炖,把炒改成蒸,把甜改成咸;还将菠菜、豆腐这些寻常百姓家的东西搬上了皇上的餐桌,并给它们起了“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嵌”等美名。皇上一看就觉得新鲜;一尝,味道也大变样了;再读菜名,诗意盎然,顿觉爽心悦目。于是龙颜大开,  相似文献   

8.
王庆顺 《各界》2014,(3):80-84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坐稳皇位后,为了巩固皇权,将权杖顺利地传给儿孙,他开始滥杀被他视为“功高震主”的功臣。但,贵为天子的朱元璋却与乞丐王七结为莫逆并“善始善终”。但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者觉仁 《各界》2011,(2):39-42
作为一个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无疑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成功者,他不仅通过个人奋斗攫取了大唐天子的宝座,而且通过不懈努力缔造了彪炳千秋的开元盛世,所以,就算用“天纵神武”、“雄才伟略”这类溢美之词来形容他,似乎也不算过分。  相似文献   

10.
从两千二百多年前嬴政统一中国封号“始皇”帝算起,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共有二百多位皇帝。其中最有传奇性的,莫过于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那从皇帝、战犯到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的一生,在古今中外的皇帝中,都是绝无仅有的。难怪在他逝世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他仍然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人物之一。不是吗?如今,有五部以中国末代皇帝为题材的影视剧,正在摄制或筹备摄制,而且主持摄制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这五部影视剧是:中国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大陆和香港合拍的故事片《火龙》、中意合拍的故事片《从皇帝到公民》、大陆和香港合资拍的故事片《末代皇后和皇妃》、中美合拍的影片《中国的故事——末代皇帝》。  相似文献   

11.
一张 《瞭望》1995,(35)
皇帝“驾崩”,称为大行皇帝.在电视剧中,灵牌上却题“大明嘉靖皇帝之灵位”;给皇帝奏事,用一个大信封装着奏折;写“杨家将”的影视作品中,杨府正门匾额大书“大宋敕建天波府”——全是可笑的“假古董”.很有名的影视作品《红楼梦》中,贾府正门匾额“敕造荣国府”五个字,不知如何排列为是?有的从左  相似文献   

12.
眼下吃风大盛,城里盛,乡下也盛。“城乡差别”当然还是有的,比起城里的什么“满汉全席”,进口“生猛海鲜”,乡下吃的要简单得多了。被标榜为“上档次”象征的澳洲龙虾。阿拉斯加生蠔之类,绝大多数乡下的“美食家”们无缘得见,甚至闻所未闻,不知道人世间还有那些美味。吃的花费也菲薄得多,城里那些所谓上档次“豪宴”上一个人的消费,就够乡下“美食家”们吵吵哄哄闹他几桌了。所以有评家曰:乡下的那种吃只能算是“穷吃”。  相似文献   

13.
据朱熹的《宋名臣言行录》中记载:宋人吕希哲,其父任过哲宗朝宰相,自己又从师于王安石,要说在官场上的关系,可谓相当多、相当硬。然而,吕希哲不靠这些关系。他说:“我自少年做官以来,谨守官箴,没有求人推荐过我,这一点可以为后生晚辈警戒。”他靠自己的实干和才华,最终被任用为崇政殿说书,即为皇帝讲解历史,当上了“皇帝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皇帝怕什么?     
李兴濂 《各界》2011,(4):35-35
不知从何时起,皇帝身边有个起居舍人,专门负责“起居注”的工作,也就是专门记载皇帝每天的一言一行,包括皇帝的“幸”事等隐私,也要如实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5.
蒋醺 《党政论坛》2012,(14):22-22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的赏识时,他的书法很漂亮、工整、华丽而且雅致。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王碧蓉 《各界》2013,(9):6-8
复辟帝制失败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怀仁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众人按文东武西的排列,向他行三鞠躬礼。袁世凯用河南口音发表如下演说:“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目。故皇帝实为忧勤惕厉之地位,决不可以安富尊荣视之。且历代皇帝子孙鲜有善果,平时一切学问职业皆不得自由,故皇室难期发达,予为救国救民计,牺牲子孙,亦不敢避。”难道袁世凯已经预测到他的登基对于“子孙鲜有善果”,是一种悔意吗?还是对于子孙的叮嘱:远离政治,切莫步他后尘?  相似文献   

17.
保命要紧,不顾光彩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突厥人奉干(也作宰干)因无力偿还官府债务而跑路,跑到北边的奚族地区时,被一向排外的奚族人捉住.眼看性命不保,他心生一计:“我是大唐王朝派来与奚王和亲的使者,你们要是杀了我,恐怕没好果子吃.” 奚王看他气度非凡,还真把他当成了大唐派来的使者,赶紧命人松绑,以贵宾之礼相待,并派100人跟着他去大唐朝拜皇帝.这么一来,不是要露馅了吗?奉干思前想后,定出了一个“三步走计划”.他先对奚王说:“这100人虽然不少,但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怎能见大唐皇帝呢?听说你手下有一个才华超群的琐高(将领称号),不如让他去吧.”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与金钱     
孩子是纯洁的天使,这是人们对孩子由衷的赞美。但最近听到一些有关孩子的怪事,却令我瞪目心惊。 怪事之一: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每带新颖玩具到学校,都能赚到一笔钱。同学想沾光玩一下,他就收费一二角,当起了“大老板”。 怪事之二:有客自东北来,谈到有些学校学生给班主任老师送礼成风。过年送挂历,生日送礼物,而且东西要送得多才“光荣”。 听到这些怪现象之余,忽然想到“中国小皇帝”之说。以“中国牌”的“小皇帝”形象地概括当今独生子女一代的特色,极有见地。  相似文献   

19.
华丁 《瞭望》1991,(33)
一位养护、管理下水道的青年工人,利用他人“有求于我”的“服务窗口”,吃遍了附近的餐馆,一时在群众中播下恶名。后来,他痛改前非,群众又给他送了两顶“桂冠”:文明服务标兵,区“十佳青年星座”之一,还被推举为区政协委员。 这个反差鲜明的故事,发生在天津市和平区排水管理所。这个管理所不久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想出新招,组织职工展开了一场“假如我被吃、拿、要”的讨论,设身处地为不堪负担之苦  相似文献   

20.
刘秉光 《各界》2013,(12):74-75
唐太宗李世民说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被逼的,赵匡胤笑了;宋太祖赵匡胤说“黄袍加身”是被逼的,曹丕笑了;魏文帝曹丕说接受汉帝禅让是被逼的,司马炎笑了;晋武帝司马炎说以晋代魏是被大臣们逼的,石敬瑭笑了;后晋高祖石敬瑭说给契丹人当“儿皇帝”是被逼的,张邦昌笑了;伪楚皇帝张邦昌说替金人统治中原是被逼的,刘协笑了;汉献帝刘协说当傀儡皇帝是被逼的,石弘笑了,不过他哭得更难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