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认知脑电测谎一般采用案件图片刺激或者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字词句来研究。对汉字和图片的ERP相关研究发现了二者都存在新旧效应,但也发现了二者诱发的特异性ERPs成分在潜伏期、波幅、频率等上不同,存在"图片优势效应"。这可能是由于大脑对两种性质不同的刺激材料的认知加工过程差异造成的。本文通过对二种刺激材料的差异研究探讨了在民事和刑事案件中面对不同情况下选择何种刺激材料才能更好地引发目标刺激的反应,有效地提取、识别出特异性目标脑电特征,从而提高检测被测人大脑中是否具有案件相关信息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ERP脑电测试作为一种前沿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以在相对缺乏物证或已经获得物证但难以推进时发挥一定作用,帮助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等进行排查。与目前应用的多导仪心理测试技术相比.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两抢”案件一直是困扰公安侦查破案的棘手案件类型,ERP脑电测试可以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辅助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洪湖水 ,浪打浪》著作权纠纷案中所反映出的一系列程序问题 ,如法律漏洞问题、诉讼标的对诉讼地位的影响、推定与自由裁量权的关系问题、处分权与法律规避问题等等 ,是中国民事诉讼法五十年历程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贿赂犯罪特点是犯罪过程预谋化、犯罪手段隐秘化、犯罪心理复杂化。研究认为贿赂涉案者的犯罪准备周期长、过程复杂增加了认知负载,有利于诱发案件相关信息特征性的脑电位;贿赂犯罪行为隐秘、涉及人—钱—物等记忆强度大使监控脑电变得相对困难,但有利于将特定的与案件相关特征性的脑电位和特定犯罪人相联系;贿赂涉案者被测谎时涉案认知预备增强、对贿赂行为的警觉性增高,使比对欺骗脑电更加容易。认知脑电测谎以其无法回避科学性强、准确率高、难以伪装等特点,为贿赂犯罪侦查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在着手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基本原则是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历史演变与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的变革是一同展开的.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虽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在立法体例、立法技术、基本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缺陷.在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进行修改的过程中,必须考察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演变并对其现状进行恰当的评析.  相似文献   

6.
ERP脑电测试作为一种前沿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以在相对缺乏物证或已经获得物证但难以推进时发挥一定作用,帮助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等进行排查。与目前应用的多导仪心理测试技术相比,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两抢"案件一直是困扰公安侦查破案的棘手案件类型,ERP脑电测试可以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辅助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竞价排名是一种搜索引擎商业化产物。我国法律对其没有相应的定性与规范,这导致搜索引擎商在竞价排名活动中利用法律漏洞滥用技术优势地位,恣意侵害网络用户权利,严重扰乱网络信息秩序,直接或者间接成为民事侵权的始作俑者和帮凶,竞价排名所引发的民事侵权行为有点击欺诈、强迫消费、帮助侵权,对此必须明确竞价排名的性质,从技术及法律上杜绝由于不规范使用竞价排名规则所产生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首次明确了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中的调查核实权,为该项权力的行使提供了法律支撑和发展契机。但是,民事诉讼法对该项权力的规制不足,存在较大的空白地带,为该项权力的非规范化运行埋下了伏笔。因此,亟待对该项权力进行规制,明确其行使的限制条件,以减少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包括权力滥用在内的各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仍需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则。就民事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而言,宜将其中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团体”具体化为检察机关和民间公益组织。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主体具有宪法和法律依据,是其法律监督机关职责所在,且具有其他主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以及相关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尝试。民间公益组织的成立具有公益目的,且具有专业性,根据诉讼信托理论,亦是民事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设立之初,不宜将公民个人纳入到提起主体之中。  相似文献   

10.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过程中,针对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和作出的错误裁判,建议其自行纠正的法律文书。在民事、行政检察中采用检察建议很有必要,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作为一种非诉讼的法律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现今中国的多元秩序结构、民诉费用体制与和谐政治理念等因素为我国家事调解制度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但真正催发中国家事调解制度生命力的内在起因则在于家事纠纷的特性注定了调解制度是解决家事纠纷的最优机制,也在于家事调解制度能够适应家事纠纷的特性从而有效地解决家事纠纷。同时家事调解制度之节约成本、调整人际关系、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符合司法专业化发展等优势又保证了其在中国能够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已久,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也很多。我国应完善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因刑事案件犯罪严重程度不同适用不同的审判程序;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修改其与民事法律相冲突以及法律原则相悖的部分;规定允许被害人在特殊情形下可以不必须进行刑事诉讼,或不待刑事案件审结先行提起民事诉讼,改变“刑事优先”的传统模式以平行诉讼来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3.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在一并消解相关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中优势显著,碍于其受案范围久未确定,在实践中对实质性化解争议的成效造成影响。基于对重庆市试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审判实例的考察,通过对划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具体标准的分析,以逻辑性为重点、客观性为辅助,系统地论证了行政诉讼附带的关联性,明确了其受案范围的边界,以期为实践提供有效指引,辅助构建高效完善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诉权是当事人请求法院运用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回溯民事诉权理论的历史源流,有助于分析我国民事诉权内涵的发展并提出新的认识。考察我国民事诉权立法缺陷和司法运行的偏离现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建设途径。在诉权保障体系构建之后。应着眼当事人滥用诉权的社会现实,探讨对民事诉权滥用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调解"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当代的调解制度已形成了由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构成的社会纠纷调解机制和体系。当前,边防派出所承担着部分治安案件和大量民事纠纷的调解任务,个别民警群众观念淡薄,调解能力不强,有畏难厌战情绪,调解工作中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边防派出所应顺应群众需求,力所能及地参与到民间纠纷的调解工作中,通过民警兼任人民调解员等方法,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下,法治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在纠纷解决方面则表现为强调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运用。文章以构建和谐司法为视角,从理论上探讨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农村社会的语境下的存在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的废存与改革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无疑有其合理性,其解决纠纷的高效性是有目共睹的,而这正是纠纷日益膨胀的今天所必须的,但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中实行的调审合一制度不仅没有发挥调解的优势,反而在扭曲调解制度的同时破坏了审判的公正性.因而应寻求一种既能充分发挥调解优势,又能保证审判的公正性的新制度,即调审分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农村民事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困扰与影响 ,诉讼及行政处理等强制解决争议的方式在民事纠纷的解决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并不理想 ,更多的民事纠纷是通过诉讼外的方式解决。因此 ,研究农村中这些诉讼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对于维护农村的稳定以及促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各地检察机关正积极开展民事和解工作,检察官在其中发挥了疏导情绪、信息沟通、辅助选择的重要作用,推进了社会纠纷化解。从民事诉讼目的、调解原则、检察监督原则以及检察机关是否存在角色冲突等角度来分析,检察机关主持民事和解具有合法性。限于目前条件,检察机关主持和解应侧重于影响巨大的案件、当事人间有特殊关系的案件,应坚持自愿、合法、中立、诚信的基本原则,构建保障当事人基本权利的和解程序。  相似文献   

20.
缺席判决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从古罗马到近代,它不断发展、完善。缺席判决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实现着在特定情况下,解决纠纷、简化诉讼程序、经济诉讼的目的。缺席判决制度从其确立,历经缺席判决主义——一方辩论主义的变迁,其价值取向也从惩罚主义走向追求制度的正当性。而我国的缺席判决制度法律规定粗疏,存在忽视程序独立价值的缺陷,需要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