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8,(23)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4日,2018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正式投票、开票,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24日晚间,蔡英文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职务,以示对该党在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的表现负责。国台办发言人:团结广大台湾同胞,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4,(12):32-45
<正>"六都":国民党六都":国民党1席,民进党4席,无党籍席,无党籍1席1616县市:国民党5席,民进党9席,无党籍2席请辞:江宜桦辞去台行政机构负责人曾永权辞去国民党秘书长11月29日,台湾地区历来规模最大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即"九合一"正式进行投票、开票。据台湾当局选举事务部门统计,结果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籍参选人获得6席,民进党籍参选人获得13席,另有3席为无党籍人士当选。据台湾媒体报道,29日晚间,中国国民党方面承认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23)
正今年,台湾"九合一"选举首次与"公投"合并,2018年选举为台湾"地方自治"实施以来的第18届"县市长"选举。选举职位和范围根据台湾地区选举事务部门早前发布的公告,此次"九合一"选举的合资格投票人数为19102502人,他们将从近21000名候选人中,选举出11047位各级地方公职人员。而在此次选举中,最受外界瞩目的无疑当属"六都"市长和16位县市长。依据台湾地区选举事务部门公告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落下围幕,国民党遭遇重大挫败,在"六都"市长选举中只保有新北市长一席,在全台22席县市长中国民党只剩下6席。败选之后,台"行政院长"江宜桦率"内阁"辞职以示负责,但是各界纷纷把批评矛头指向国民党主席马英九,12月2日马英九不得不辞去党主席职务。在国民党上下的强烈呼唤之下,12月12日,刚当选连任的新北市长朱立伦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并表态"不角逐  相似文献   

5.
<正>到今年5月20日,民进党执政已满3年。3年来,台湾民众吃尽了民进党执政带来的苦头,经济下滑,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使得"讨厌民进党"成为台湾最大党。直接导致民进党在2018年11月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惨败。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反映了广大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好起来,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8月27日选举登记日后,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正式打响。基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方政治生态,中台湾向来被视为决定地方选举胜负的关键。近来,受东亚青运会取消、"反空污公投"运动以及雨灾等事件的冲击,中部地区的选情持续升温;而蓝绿高层皆奔赴中部助选,则意味着两党在中南部展开全面正面对决。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3)
<正>1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福建平潭出席了海峡两岸农渔业交流座谈会。会后,张志军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被问及对1月19日朱立伦正式接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一事看法时,张志军表示,国共两党的交往不会停止。张志军指出,两党关系从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局面。去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之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9,(1)
<正>"九合一"地方选举后,多位国民党籍县市长纷纷表示支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城市交流,但"饮头啖汤"的却是无党籍台北市长柯文哲。2018年12月20日,"2018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在台北举行,规模盛大。两市与会代表就公共住宅与都市更新、大健康产业、文化、环保与市民服务等四个方面展开分论坛交流,并签署三份合作文件。这次虽是上海与台北第九次举办双城论坛,也是2018年"九合一"选举后台湾政治气候变化下两岸城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4,(12)
<正>尘埃落定的台湾"九合一"选举,使得无数人要么欣喜若狂、兴奋不已,要么悲观失望、悲天悯人,要么五味杂陈、事不关己。但不论怎么,选举只是政治,生活仍得照常。据台湾媒体报道,选举后,一些落选者或当选者都能够从选举中走出来,坦然面对选举和生活。胡志强含泪吞败女儿胡婷婷感性告白"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原本的台中市市长胡志强输给了竞争对手林佳龙20万票,最终提前出面含泪认败结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2)
正台湾《旺报》2017年12月27日社评指出,2018年台湾县市选举热战提前开打,岛内"反中"势力又告抬头,意图重演2014年"太阳花"老戏码,扭曲两岸关系,获取选举利益。社论指出,2014年县市长等"九合一"公职全面改选时,民进党和"白色力量"挟"太阳花运动""反中"声势,卯足劲丑化两岸关系、抹黑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机制,居然大获全胜。3年过去,2018年又是这项大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8,(23)
正11月24日晚,台湾的"九合一"选举以民进党惨败、国民党狂胜宣告落幕。至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各界自有不同解读,但笔者认为,追根溯源,这次选举结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胜利。回首往事,自2014年"九合一"选举、2016年"大选"、下野后被民进党清算,国民党一路都疲于应付,只能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最后甚至连喊痛的力气都没有了。至于此次"九合一"选举,当初根本鲜有人想过  相似文献   

12.
张逊 《两岸关系》2015,(1):49-50
<正>2014两岸企业家台北峰会于12月15-16日在台北举办。这是台湾"九合一"选举后两岸第一次大型经贸交流活动。由于积极推动两岸交流的中国国民党在此次选举中失利,这次峰会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两岸经济合作模式要升级2014两岸企业家台北峰会以"深化企业合作,推动转型升级"为主题。开幕式上,两岸企业家峰会理事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9,(11)
<正>爱河源于台湾高雄县仁武乡的八卦寮埤潭,是农田灌溉渠道;爱河流经左营、三民、鼓山、盐埕、前金、苓雅等区而注入高雄港第一港口,主流全长约12公里,流经高雄市区约10.5公里,为高雄市的生命之河。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后,国民党籍的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高雄爱河"成为其重点打造的名片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九合一"选举改变了台湾"蓝大于绿"、"北蓝南绿"的政治生态,跨越浊水溪向北扩展的绿营士气大振。挟胜选余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对觊觎已久的2016年大选志在必得。马英九12月3日辞去党主席为败选负责。"九合一"选举被视为2016年大选前哨战。因而,虽尘埃落定,但选后之蓝绿动态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仍备受关注。国民党能否在重挫中深刻反省,找到方向,明智抉择,走上正确道路,海外华侨华人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3)
<正>新媒体(New Media)在台湾政治场域起大规模的作用,可以追溯到2012年"反媒体垄断运动",其后在2013年因"洪仲丘事件"而起的"白衫军运动"发挥关键的动员作用。新媒体对于台湾青年所发挥的政治动员效果,最为明显的是2014年3月18日"太阳花学运"及当年底的"九合一选举",此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由于这几场运动与选举结果都涉及两岸关系发展,因此新媒体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开始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遭遇惨败。这次选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结果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一、此次"九合一"选举反映出台湾政治和民意发展新趋势政治动员主轴从意识形态向经济民生、治理能力偏移,统"独"认同牌效用大幅削弱,选民更关注治理能力、民生问题。此次选举民进党之所以大败,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大输,民进党首次占据压倒性优势,成功逆袭多年来由国民党垄断的北蓝南绿政治格局。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果,证明美国人开始对马英九不信任了。实际上,台湾问题一直有美国因素,美国的策略是:不独不统、不战不和、以台制中,牵制中国经济发展,压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马英九执政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美国人是不愿看到的,有碍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目标。由于海峡两岸全方位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4日,被视为国民党2016年"大选"热门人选的台湾新北市长朱立伦宣布竞选连任,引发岛内各界高度关注。朱立伦这一决定是在国民党今年11月底"九合一"选举胜选前景不确定性加剧,考量到"必须先打赢2014才有2016"的情况下做出的。台湾舆论认为,此举将有助于国民党稳住"九合一"选情,有利于朱立伦积累未来更上一层楼的政治能量。但有媒体指出,由于朱立伦宣布"不中途参选总统",这将给蓝营2016年"总统"选举布局增添变数。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3)
正2016年台湾地区选举开票当晚也是台湾"变天"之夜,大陆国台办发表谈话表示,"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因台湾地区选举结果而改变。我们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蔡英文在当选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向国际社会及台湾人民指出,"我会秉持超越党派的立场,遵循台湾最新  相似文献   

20.
3月20 日晚9 点多,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陈水扁以微弱优势当选。然而,台湾社会乃至国际社会都暂时没有接受这个结果,陈水扁当选的“合法性”受到广泛质疑,泛蓝军更是提出“选举无效之诉”。岛内媒体和法新社等国际媒体忧心忡忡地表示,由于“大选”揭晓却未落幕,蓝绿对抗加剧,台军军心不稳,族群严重分裂,“台湾岛已陷入一场无法确定的空前危机”,“台湾动乱危机一触即发”。选举不公,抗争浪潮逐日升级3 月20 日,选举开票不久,国亲联盟候选人连战和宋楚瑜就提出“这是一次不公平的选举”,并提出“选举无效和当选无效之诉”。连宋同时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