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仙霞社区青年中心整合社区资源,服务一群即将走上红地毯的新娘,推出“美丽新娘“培训计划,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讲座、家庭相处艺术专家讲座、法制专题讲座、婚庆礼仪、新娘化妆技巧等课程,并与青年中心加盟单位旅行社联手开设“玫瑰专线“--婚纱购买苏州一日游,真诚为青年中心的准新娘会员服务.……  相似文献   

2.
"易中天现象"的核心是学术大众化的问题,而学术大众化的核心则是以什么方式、内容、目的走向大众的问题.从"易中天现象"中我们发现,学术要走向大众,必须具有大众化的传播和阐释方式、大众化的现实诉求和精神狂欢、大众化的价值多元和"海纳百川".具体到易中天讲座,则主要在于如何把握历史.易中天是通过灵动语言的当代阐释和以小寓大的文化批判来把握三国历史的.这是"易中天现象"火爆的真正原因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场   2005年5月20日,江苏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二楼上了一堂特殊的“课“:来自江苏、周桥、新华、华阳、新泾镇等社区的11名家长,在2个半小时内,由两位国家心理咨询师陈临、朱敏华引导,分别结开了心中的疙瘩--孩子和我不愿意讲话,老是和我发脾气;孩子现在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平时只有吃饭时才说说话;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涌…………  相似文献   

4.
找不到工作,不用读书,连家务劳动都不需要,不上网干什么呢?社区青少年承受着“失学、失业“的煎熬,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自身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状况和社会声望都不尽如人意,他们中的许多人回避现实,沉迷网络,难以自拔.不过,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桃浦工作点日前通过网络开展了一项“筑巢计划“,帮助多名社区青少年摆脱“双贫“,也就是学历贫和经济贫.……  相似文献   

5.
文史上有“江郎才尽”之说,江郎即指南北朝时的江淹。此说首见于钟嵘《诗品》,《诗品》云:“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之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从江淹现存文集来看,自齐武帝时起到淹暮年,江淹的确少有佳作,这也印证了其“才尽”之说。那么江淹何以才尽呢?笔者认为“江郎才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文学思潮的影响从当时的诗歌思潮来看,江淹对永明时期形成的、被沈约等人推崇的“永明体”是有看法的。他不满过分讲…  相似文献   

6.
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综艺满天星栏目继江西卫视大唱红歌之后,在山东全省推开唱响主旋律、歌颂新时代的新节目,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各个层面的众多的电视观众的关注和好评。观众喜欢唱红歌听红歌,不仅仅是欣赏选手的唱功,更多的是在感受一种激情,汲取一种力量。唱红歌不仅仅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缅怀,更是一种红色精神的回归!为研讨这一新的文化现象和时代思潮,我们邀请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温州大学法政学院的有关专家联合举办了红歌与现时代的笔谈会,就红歌与历史、红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红歌与构建和谐社会、红歌与当代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在此发表四篇文章,希望能够促进大家对红歌现象进一步的理性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实际上波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从而形成蔚为壮观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以及文化全球化的三维立体格局,进一步,在这三种全球化当中又分别形成三个具体层面,这些具体层面因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三者间的紧密联系又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共同价值观念、人文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对城市价值目标和市民人文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同时也是该城市凝聚人心、引领风气、展示形象、彰显目标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精神的概括提炼,一般应体现和坚持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从纵向上看,要承袭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注重传统文化、现代意识、发展理念的结合,体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二是从横向上看,要关照经济、关注社会、映照自然,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三是从内容上看,要紧扣民族精神的主题,兼顾一般城市精神的要求,突出本市的特点,做到兼收…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行政处罚法、民法上的"没收、收缴或追缴"各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但均应当以充分保护第三人的合法财产权利为适用原则,防止滥用,否则就会背离立法精神,侵害人们正当的财产权益,给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中的重要一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有古老历史的道德规范,是珍贵遗产,孔、墨、荀等诸家均有论述批判地继承这一遗产,在新世纪中发扬光大,将有助于以德治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者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12.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3.
厘清了村委会"海选"与"直选"的定义,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联系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践,分析"海选"与"直选"的利弊.总体而言,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发展前景,但实行"海选"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要加强引导,避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电子"与"政务"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电子政务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本质,摆正"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改革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语境中的"世界文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歌德这个“世界文学”的肇始者并没有对“世界文学”进行界定,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没有对“世界文学”的具体内涵做出说明,从而导致后世研究者关于“世界文学”提出了各种看法和主张。在一个“世界性”与“民族性”分别都需要重视的“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拥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抓住机遇,努力建设“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学生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公安司法实践中的逻辑问题的能力,我们应对现行法律逻辑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增加一部分数理逻辑知识,把"范式"纳入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陈伟 《理论前沿》2006,(8):13-14
“青春创业行动”是一项以激励青年创业、帮助青年就业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文章对“青春创业行动”的“四轮马车”模式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都不是刑事证明标准。“客观真实论”与“法律真实论”之争是关于诉讼认识的观念之争 ,而不是关于刑事证明的标准之争。两者虽然在表面上就刑事证明标准展开了争论 ,但其基本观点却是一致的 ,学界将两者之争视为刑事证明标准之争的看法是一种误解。我国传统证据理论对刑事证明标准的错误概括以及对证明标准的主观性的忽视甚至否定 ,是这场讨论并没有真正涉及刑事证明标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吉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摹仿说”,认为艺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摹仿,文艺是摹仿的产物,摹仿是艺术的特征。我国古代哲学经典《易传》提出“观物取象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观物取象”,两者在关于艺术起源、艺术构造和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有着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