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中应理清以下几个基本法律要素的性质和效力层次:“自然延伸原则”与“200海里距离标准”是大陆架权属制度;“等距离(中间线)方法”与“公平原则”是大陆划界规则;“等距离(中间线)方法”与“公平原则”的效力层次是不同的,前者是法律规则,后者是法律原则。并在这个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强化“中国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这一权利主张。在划界规则的适用上也应强调“公平原则”对“等距离(中间线)方法”的指导、调整、规范和校正功能.  相似文献   

2.
公平原则作为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的地位是在国际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并且已经成为习惯国际法的一部分.其内涵在于,追求划界结果的公正与合理.自然延伸、等距离、成比例、协商等划界的原则与方法,只有在符合公平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加以适用.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公平原则也应该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海洋划界实践看中日东海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国际海洋划界实践的分析,对中日东海划界中涉及到的公平原则、自然延伸原则、距离标准、等距离方法、成比例原则及冲绳海槽和相关岛屿在中日东海划界中的适用进行了阐述,从国际法的角度提出解决中日东海之争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法上解决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中间线原则和公平原则,随着中日能源竞争升级,东海划界问题愈显得更加严峻.文章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结合各国的争议解决实践,对如何公平解决中日东海划界争端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海洋划界是现今海洋法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而大陆架这一海域由于其地质地貌及资源等因素导致其在相邻或相向国家之间划界更是复杂,在公约和实践中出现的“中间线+特殊情况”规则及“公平原则”成为大陆架划界的主要规则。  相似文献   

6.
大陆架划界一直是海洋法中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各国的国家行为以及国际法院的司法实践证明,公平原则是适用于大陆架划界的国际习惯法规则。在大陆架划界中适用公平原则,只有考虑一切相关情况,才能得到公平的划界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际海洋法法庭就孟加拉和缅甸之间提交的领海、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内外大陆架的划界做出了判决,这是该法庭有关海洋划界做出的第一起判决。中国法官针对法庭多数意见就划界方法、岛屿效力和自然延伸原则提出了个别意见。这起判决在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法律地位、自然延伸原则的解释和单一划界的法律基础方面与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海洋划界是国际海洋法中最富动态的议题.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分别规定了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规则,但这些规定大多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成为导致海洋划界方法论之争的制度性根源.近五年来,常设仲裁法院、国际法院和国际海洋法法庭先后作出了五个有关海洋划界的裁决,首度明确提出了“海洋划界的方法论”这一概念,代表了海洋划界问题的最新发展.文章主要结合国际司法机构新近的判侧,系统剖析了公平原则指导下的海洋划界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洋划界方法论中呈现出的若干规律和趋势,以为中国当前应对复杂的海洋划界问题提供法律层面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1982年4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被誉为“一部综合性的海洋宪章”。其内容全面涉及有关海洋管辖、利用和管理的各方面。在《公约》所规定的各种海洋区域中,关于大陆架的规定占有重要地位。大陆架是沿海国重要的国家管辖海洋区域之一。《公约》所载有关大陆架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是对大陆架法律制度产生以来的总结和发展,其中关于大陆架划界的规定在当前的国际实践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有关大陆架划界规定中的几个原则问题,如自然延伸原则在确定大陆架外部界限中的地位;“公平解决”的运用;争端解决的任意性等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公平责任原则能否适用于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一直是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研究和适用中争议的焦点之一。争议在理论研究、司法实践和地方立法中的对立,实际是民法学界公平责任原则存废争议的延伸,源自对《民法通则》实施以来我国立法、司法解释,特别是《侵权法》相关规定的不同解读。对此所作的分层分析表明,我国法律既没有肯定公平责任原则的法律定位,也不存在公平责任原则适用于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规定。“公平责任原则”只能作为归结法律责任以外社会责任的一项损害分担规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晓亮先生和刘新宜先生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文章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的历史背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晓亮和刘新宜两位先生特别是刘先生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种种误解的辨析等不同的视角说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绝不是不可移易的原则,更不是什么“总方针”和“总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使中日东海大陆架争议越发凸显。双方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东海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冲绳海槽的法律效力、"中间线"标准是否适用以及"自然延伸"原则是否适用等几个关键问题上。虽然2008年6月18日中日两国达成了关于中日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与两国以后在这一海域的划界。但是,中国政府应转变长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消极态度,切实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针对钓鱼岛问题的争议不断,双方均主张对其的主权。本文通过对《日本关于钓鱼岛列屿所有权的基本见解》内容的分析,以国际法为视角,采用归纳、实证与历史分析等方法系统论证,提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及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中国提出的按照"自然延伸"原则进行划分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公平原则即是《证券法》中强调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证券市场中一切证券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它在“三公”原则中居于核心地位。由于股权分置这一历史原因,公平原则无法在证券市场中得以体现。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历史性捕鱼权在专属经济区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性捕鱼权是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在原先是公海的一部分,现在成为沿海国领海、专属渔区或专属经济区的海域享有历史性权利。它是专属经济区划界中应该考虑的“相关因素”之一,也是评价专属经济区划界结果是否公平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国际海洋法通过瑞典-挪威北海大陆架案奠定了海洋边界划分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制度。中日东海油气争端从根本上说源于中日东海边界争端,只有明确钓鱼岛等岛屿的划界效力问题和冲绳海槽在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使中日东海边界争端和中日东海油气争端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以和平方式创造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哈尼族《苦扎扎》等民间传说的现代解读,我们便能窥知,哈尼族传统自然权利观主要体现为一种动物权利观,换言之,哈尼族是“动物权利论者”,认为动物与人类一样具备权利主体资格,享有与人类类似的权利。哈尼族传统自然权利观奉行的是一种“基于差异性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还是有关合同的国际示范立法 (在这里特指《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欧洲合同法原则》)都确立了“合同必须信守”的原则 ,原因在于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甚至在美国人的观念中 :“正义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就在于对合法契约加以维护。”基于上述原则和观念似乎很难有情事变更原则的生存空间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社会的剧烈动荡给契约必须严守的原则提出了挑战 :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固守绝对契约的观念会给当事人造成极其不公正的后果。而法律的价值不仅仅是维持信用和契约自由 ,它还要追求公平。大陆法系的学者为此提出了情事变更原则 ,他们的理论各不相同 ,但是都反映了在信用 (契约必须严守 )与公平之间进行选择时的谨慎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情事变更原则或合同履行受挫原则作为合同必须信守的例外。因此理论和实践都对情事变更原则适用条件及法律效果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基础、使用条件及法律效果 ,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士红 《理论前沿》2005,(15):38-39
协调利益关系是党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内容。党协调利益关系应遵循绝大多数人受益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共同富裕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 ,调节信用证法律关系的规则主要是国际商会制定的信用证统一惯例 ,而该规则因其在内容上的局限性和特殊性 ,使得有必要合理解释其与各国民法体系的关系。信用证开证银行在其已经按照信用证付款之后当有行使代位权的机会 ,这是基于民法的公平原则及理念之普遍性而必然要求的 ,而且在开证银行已经按照信用证付款之后赋予开证银行此种权利本身也未损害信用证受益人或其他方基于“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合理预期” ,而只会促进诚信交易和各方利益之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