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06,(14):46-47
最近去绍兴采访人才工作,了解到去年该市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引进的到市属党政机关挂职的7名博士后,已有3人悄悄地把家属调来了绍兴,决定在这里扎根发展。据知情人士透露,另4名中还会有人把家安在绍兴。6月24日举行的2006年绍兴(上海)人才招聘会再一次印证了绍兴的魅力。绍兴市的14家上市公司,11家博士后工作站,5所院校,11家列绍兴民营企业50强的企业,共1007个职位到上海招聘,当天就有博士17人、硕士及高级职称257人、本科及中级职称552人达成了意向。7月5日,以“深化人才科技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题的绍兴市—…  相似文献   

2.
大学本科毕业生找到工作就可入广州户口,大学本科或中级职称以上者落户深圳免收城市增容费;博士后入穗可获10万元安家费,到深圳则可每年获5万元补贴…… 求贤若渴的广东每年都在不断地“刷新”自己的人才政策,人才群聚效应正在爆发。据统计,广东仅“九五”期间就引进了14万名专业人才,其中包括4名院士、360多名博士和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始皇过山阴,慨叹于山川草木之丰泽;康王入会稽,惊异于鸟兽万物之葳蕤.绍兴,这个文化历史久远的古城,有着令旁人艳羡的自然环境资本. 今天的绍兴,已经进入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所有人都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破坏的负面效应时,绍兴在环保工作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经济观察报》撰文称:"绍兴被低估了."  相似文献   

4.
绍兴县     
陈策 《政策瞭望》2007,(2):54-55
绍兴县位于绍兴市北部,北濒杭州湾。地域面积1130平方公里,辖15个镇、4个街道,户籍人口70.5万,外来人口30万。绍兴历史文化悠久。县名由来于南宋建炎五年(1131)宋高宗赵杨大赦改元,赦书称:“绍万世之宏林,兴百王之丕绪。……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当年10月,升绍兴所在的越州为绍兴府.由此得名。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秦始皇统一全国,  相似文献   

5.
许昌,“三国时期”的魏都,曾是群英荟萃之地,一代风流,叱咤风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过辉煌的一页。如今的许昌,人口总数438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中小城市。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教兴市、科技强市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把培养、引进、开发和利用人才作为“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从1998年到2000年,两年多时间内相继在许继集团、黄河旋风集团建成两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博士后10名,并先后引进博士生导师6名、博士32名、硕士研究生200余人。“蝶凤翩翩争春晖”,许昌“小市做出了大文章”,成为令河…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为加强对"枫桥经验"的研究和宣传,促进"枫桥经验"的传承和发展,2月22日,绍兴市委政法委、绍兴市委党校、绍兴市"枫桥经验"研究会在绍兴联合举办了"枫桥经验"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研讨会上,聘请了21名全国知名专家为绍兴市"枫桥经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23,(15):I0004-I0005
近年来,绍兴市柯桥区紧扣“四个千亿”目标,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双招双引”,以“老绍兴回归工程”为载体,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信息回传、人才回乡,为柯桥打造“国际纺都杭绍星城”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老绍兴回归工程”已签约引进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3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超840亿元。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召开"枫桥经验"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在这里,我代表中共绍兴市委、绍兴市人民政府,向远道而来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绍兴地处长三角南翼,7000多年前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中心区域,是古越民族的生息之地.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在此选址兴建都城.  相似文献   

9.
李竟 《前进》2013,(11):48-48
近年来,洪洞县坚持人才强县战略,重点实施"槐乡英才"计划。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做强产业园区,对接项目引进人才。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以项目对接产业人才、以人才推动园区发展。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性的项目推介、引进和洽谈活动,积极推进项目签约及投产、达效。目前,全县12个产业园区已有36家企业入驻、41个项目落地,共引进外籍专家23名、博士生导师及博士研究生42名、硕士研究生54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残疾人》2007,(12):20-21
"你行我行大家同行——首届中国残疾人自强创业论坛"于11月7日在浙江绍兴举行。此次论坛针对残疾人就业政策、个体创业模式、如何扩大残疾人就业等论题进行主旨发言和交流讨论,表彰了10名"自强创业之星"及22名"自强创业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1.
贾薇 《今日浙江》2021,(13):72-73
踞卧宁绍之原,北濒杭州湾,南贯金与台,东西接杭甬,绍兴是长三角南翼的瑰宝.近年来,绍兴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坚实迈进,描绘出一幅靓丽的风景图. 经济综合实力步步攀升.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660亿元,连续迈过4、5、6千亿三个大关,2020年达到6001亿元;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构建,数字经济、新兴金融、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三新经济增加值1307亿元,占GDP比重21.8%;在"2020年全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100名排行榜"中列第14名,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列"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29位.  相似文献   

12.
马一浮(1883—1967),浙江绍兴人。16岁县试榜首,同试者周氏兄弟周树人(鲁迅)第三圈第三十七名、周作人第十圈第三十四名。("圈"者,县试发案书以圆式,谓之圈,亦称图、团,取50名为第一圈,以此类推,这次县试至少有五百童生参考。)后游学欧、美、日诸国,博览西哲名著,潜心考据义理之学,首创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之名论,着有《马一浮全集》十卷。  相似文献   

13.
5月20日,绍兴市将在首都北京举办“绍兴文化周”活动。为了让读者了解绍兴,本刊对绍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作一报道。这仅是绍兴市之一瞥、更精彩的绍头需要你去那里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4.
悠悠水道,绿波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畅行。初到绍兴,你会不由得为这江南水乡的雅致所打动。然而,绍兴之美却不仅仅在于山水,"黄酒之乡"、"名士故里"、"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绍兴以其独有的魅力,在长江三角洲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而绍兴的残疾人事业也同样让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5.
叶辉 《今日浙江》2006,(16):55-57
觅有识之士易寻有识之官难2006年5月16日,绍兴市召开古城保护座谈会,专家们对绍兴在古城保护上取得的独特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们指出,绍兴的古城保护已被业界誉为“绍兴模式”,“绍兴模式”适合我国古城保护的国情,值得向全国推广。专家们认为,在古城保护上“有识之士易得,有识之官难觅”。绍兴古城保护迹彰业显,关键是领导重视。在古城保护上,绍兴领导保护意识强,措施得力。市委书记王永昌对古城保护尤为重视,他第一次提出“全城保护”的概念,要求各级领导“做保护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要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建设、保护也是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9,(7):47-48
近日,南宁绍兴商会妇女委员会成为南宁市妇联直属管理的基层妇委会,至此,广西首个异地商会妇委会在南宁正式成立。为进一步推动绍兴南宁两市多渠道、多层次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绍兴商会于2008年8月16日在南宁成立。该商会现有会员95名,其中女性会员15名,女性会员占会员总数的15.8%,她们在商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素有“鱼米之乡、文化之邦、丝绸之府、旅游胜地”美称的浙江省绍兴县,自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使经济建设突飞猛进.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5.06亿元,率先脐身于全国十大“财神县”之行列,成为闪烁在江南水乡的一颗璀璨明珠.绍兴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时至南宋以越州为临时首都,后改年号为“绍兴”.境内名胜古迹遍地,人文荟萃,风光独好.有舜王庙、禹王庙、禹陵及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遗迹越王  相似文献   

18.
朱军教授     
《浙江人事》2006,(8):29-29
李兰娟,1947年9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73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1973年7月起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9.
2013年.绍兴市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嘉绍大桥、杭甬高铁建成通车,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实施,大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为破解绍兴发展“城市之痛”、“产业之痛”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五水共治”加快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绍兴大城市建设的开局之年,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关键之年,  相似文献   

20.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8,(3):47-48
2007年,嘉兴市各级人事部门深入开展“人才集聚工程”,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6880名,同比增长27.7%,其中高层次人才491名,紧缺专业人才2560名,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0000名,其中高层次创新和紧缺人才达到1000名”的目标任务,创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