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罗荣桓与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张业赏罗荣桓(左三)与罗生特(左二)等合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人民军队中,活跃着一位名叫罗生特的奥地利医生。他在革命军队工作长达九年,为许多中共高层领导和高级军事将领看过病,有过交往。尤与罗荣桓的友谊非同寻常。一193...  相似文献   

2.
罗荣桓元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一贯与战士同甘共苦,受到战士们的衷心爱戴与尊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1 红军时期,罗帅的勤务兵王东保是个孤儿,没有读过书.有一天,罗荣桓同志亲切地问他想不想学文化,小王回答想学.罗荣桓同志高兴地说:“学了文化,可以懂得很多道理,更好地干革命.”从此之后,他无论工作多忙,总是挤出时间手把手地教小王写字;并且边写边给小王讲解.他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述农民为什么穷,地主为什么富,革命就是要推翻人剥削人的旧制度.这些循循善诱的教导,就象把小王的心打开了一扇窗户,照进了真理的阳光.罗帅还对小王的学习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有一点进步,就表扬鼓励;作业本上有错字就耐心地给予纠正.在罗荣桓同志的悉心教育下,王东保进步很快,逐渐能够写标语,并学会了油印文件和宣传材料.当罗帅看到小王写的标语的时候,非常高兴地说:“小鬼,进步不小啊!”  相似文献   

3.
顾保孜 《湘潮》2015,(7):95-98
从1990年起,我一直从事红色纪实文学的写作,但选题大多定位在领袖们建国后的岁月,解放前的革命历史接触的比较少。2000年,我接受了创作电视剧《罗荣桓元帅》的任务,在选择写他哪一段革命经历时,有过一些周折,原想选择罗荣桓解放后当总政主任时期,如何落实军衔制,在确定授衔人选时他的谦让与公平。尽管这段时期,我们在塑造罗荣桓的人物性格上有较大的空间,但剧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却不适合用影视手法来表现,  相似文献   

4.
罗荣桓是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在他的一生中,始终坚决拥护和贯彻毛泽东思想,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为军队政治工作的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5.
艾波 《党史纵横》2002,(2):26-27
1939年在山东微山湖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肃托"事件,300多名革命干部遭到杀害.罗荣桓同志闻讯,飞马急奔湖西,制止事态蔓延,解救数百名同志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纪环 《党史纵横》2001,(11):17-18
罗荣桓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我军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正如毛主席所评价的那样,"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事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一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7.
孟红 《党史文汇》2009,(2):48-53
罗荣桓在他如歌的革命生涯中,曾经三次踏入三晋热土,在汾河两岸、吕梁山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为三晋大地播下了革命火种,领导抗日军民英勇抗击日军侵略,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山西人民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8.
正"起义鄂南即治军,忠诚革命贯平生。身经百战摧强敌,留得丰功万古存。"这是朱德在1963年12月19日为逝世不久的罗荣桓写下的一首悼念诗。作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治军立下的汗马功劳家喻户晓。但是,罗荣桓元帅之路的第一功——参与领导通城起义及其随后担任农民自卫军党代表、汇入湘赣秋收起义洪流的史实,却由于种种原因,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闻论 《新湘评论》2006,(3):51-52
贺龙、罗荣桓、左权,从三湘大地走出的一代革命将帅.共和国的奠基者。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寻访了这几位湘籍革命将帅的后代,从他们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这三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萧华和罗荣桓,一个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帅,他们最初相识在中央苏区的红土地上.虽然在年龄上相差14岁,但在30多年的并肩战斗生活中,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可以说既是良师益友,又亲如兄弟手足.萧华对于罗荣桓怀有深厚的感情,生前常常说他是在罗荣桓同志亲自教育下长大的,罗荣桓同志手把手地教会他怎样做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罗荣桓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他一生恪尽职守,被誉为"政工巨匠"。在家庭生活中,身为党的高级干部的罗荣桓更是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同时也教育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要做老实人、干老实事,对党绝对忠诚,时刻为人民服务,抵制特权思想。"永远做老实人"罗荣桓自从投身革命,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1937年秋,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临别前,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林月琴叮嘱道,要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永远做老实人"不仅是罗  相似文献   

12.
王明贵 《新湘评论》2023,(23):56-57
<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戎马倥偬,同甘共苦,并肩战斗,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罗荣桓就是他的得力干将和挚爱战友。1902年11月26日,罗荣桓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随部队来到文家市,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  相似文献   

13.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荣桓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他那崇高的战士形象、智勇卓绝的军事才华、身先士卒的革命精神至今还浮现  相似文献   

14.
谭春兰 《新湘评论》2014,(13):25-26
罗荣桓元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创始人之一。罗荣桓在长期的政治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工作风格,他创造的《群众工作七部曲》和在山东抗战时期提出的“争、插、挤、打、统、反”六字方针,为山东的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政治工作“巨匠”,“群众工作的典范”。关心爱护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和长征途中,罗荣桓作为一名政治工作领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党内同志中,进入毛泽东诗词中的有3人,一是黄公略,二是彭德怀,三是罗荣桓,而为党内一位离世者写诗悼念则惟有罗荣桓.诗为《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鹦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相似文献   

16.
何立波  宋凤英 《湘潮》2005,(2):12-17
在邓小平交往过的领导人和将帅、社会名流中,罗荣桓元帅是比较特殊的一位。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我一辈子共事的人,只有罗荣桓。再还有邓小平。"可见邓小平和罗荣桓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邓小平和罗荣桓有着深厚的友谊,亲密交往数十年,两人相知甚深。邓小平这样评价罗荣桓:"为人朴实、诚恳和厚道,在干部中很有威信。"在罗荣桓去世后的多年里,邓小平始终怀念着这位老战友,关怀着他的家属和后人。邓小平曾三次为有关罗荣桓的图书题词,这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是非常少见的。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7,(6)
<正>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为进一步挖掘整理丰富荣桓元帅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元帅的革命精神,助推衡东"五县五化"战略协调发展,衡东县罗荣桓故居管理处特举办"缅怀荣桓元帅"暨纪念建军90周年征文大赛。现面向全国征集参赛文章,具体事项如下:一、征文主题本次征文的主题是:围绕罗荣桓元帅,客观真实地挖掘、充实、整理、丰富史料,缅怀元帅丰功伟绩,讴歌元帅精神风范,唱响时代主旋律。二、组织机构主办:衡东县罗荣桓故居管理处协办:湘潮杂志社  相似文献   

18.
孟红 《党史文苑》2012,(23):32-35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是1963年底罗荣桓病逝后毛泽东于悲意甚浓、痛惜万分中挥笔写出的上乘悼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足见罗荣桓是备受毛泽东器重的元帅之一,罗荣桓横刀立马军中运筹而叱咤风云、战绩非凡之处从中略见一斑。"无情未必真豪杰。"那么,关于战火纷飞之外的儿女情长,开国元帅又是如何为人  相似文献   

19.
罗荣桓从1927年任自卫队党代表始,40余年军旅生涯中,有36年主要从事军中党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主帅和巨匠. 红军队伍里的模范党代表 1927年罗荣桓参加毛泽东在湘赣边领导的秋收起义.起义军受挫,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  相似文献   

20.
罗荣桓元帅,早年曾在青岛度过大学生涯.在这段时光,他实现了人生旅途上的重大转折.11924年8月中旬,22岁的罗荣桓与张沈川等同学从北京来到青岛,考取了私立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坐落在海边.这里林木葱郁,山海怀抱.高高的红瓦楼房掩映在参差不齐的白杨、刺槐和紫藤架间.平坦的草坪、操场伏卧在静静的校园中.面对着幽雅和谐的环境,罗荣桓感到十分庆幸.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